旅游的确"好玩”,各级地方大员可能感觉旅游“好说”“好搞”“好看”,事实果然如此吗?“不分管不知旅游难”,表面文章都会说,实际文章却不好做,表面数字很好看,旺丁不旺财却是基本常态,热闹总是有的,但空有投入、鲜有产出却是令人尴尬的。谁都能说,说得出口,说出来都有脸面。最搞笑的场景是,每当各地政府召开文旅方面的研讨会议,往往是各类相关和不相关的部门都滔滔不绝,都对文旅指手画脚,唯有文旅部门领导惜字如金,沉默寡言,因为他们还稍微知道文旅的难处。其实,每个人都是旅游消费者,都有资格对文旅评头论足,这也是对文旅最大的全民监督力量与全员推动作用。人气旺盛,拉动其他产业,数字特别诱人,三年的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压力巨大,各地都把文旅产业当成了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但事实上,文旅从来就没那么温顺,更没那么好搞,搞不好会让你很难看。毫无疑问,全国各地,已经死掉的和半死不活的文旅项目比重,肯定是最高的。所以要慎重决策、稳慎推进,避免掉坑、不能自拔。建议要三思而后行:在认识方面:领导显得都对旅游重视,但对旅游业特性普遍认识不足,旅游的长期性与不稳定性,气候、疫情、舆情的微弱影响,都可能导致旅游的动荡,文旅虽无处不在,但文旅也是最脆弱易碎的。在产业方面:做旅游容易但做好很难,文旅很难创新,甚至很难守正。管理者和投资者很难避免从众心理,因为消费者从众,投资者也都想挣快钱,于是山寨、重复项目越来越多,生命周期极短。另一方面,文旅旺丁不旺财,打卡不刷卡,近年来,经济低迷、消费降级,穷游族、旅游特种兵猛增,比如号称年千万流量的夜市街区很可能人均消费不足10元,火爆全球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更是面临破产的边缘。在用地方面:旅游业涉及产业类型多,用地适应性强、弹性大,但要真正解决旅游用地、尤其是建设用地,一直是大难题。各地都出台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大多不落地,甚至是自然资源部门有意设置的馅饼或陷阱,本来就不想给文旅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因为文旅“太穷”了,基本没有土地财政,税收更可怜。政策大多是摆设,有的因为不符合现行法律,有的都是抄来的,也有的早就过时了。虽然文旅产业存在诸多优势,但是政府想要做好文旅产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源整合难度大。要将文旅涉及的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比如,一个地区可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但周边的交通设施不完善,或者餐饮住宿配套跟不上,就会影响游客的整体体验。而且不同资源所属的管理部门往往不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综合性和多元性使得文旅产业的运营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潜力。运营比投资更重要。文旅产业与传统的依靠赚差价、低买高卖模式运作的商业类型有着本质区别,其难点在于不是说政府拉来多少投资、建多少项目就行,看看全国各地烂尾的古城、特色小镇、游乐园项目就知道了,其核心在于持续且精细化的运营,但是运营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检验。当前各地政府在重视文旅发展的同时也要清楚,文旅产业发展并非短期之功,不是说建了几个景点、造了几个热点就能了事,它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品牌建设、旅游产品的创新等。同时,文旅产业的收益也往往呈现出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需要持续的运营和维护来保持其吸引力和竞争力。-文章来源:文旅产业热点观察
-免责声明: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