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时指出,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是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关键所在。作为西部重要省份,陕西的发展事关全局,陕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建设。
一是以用地结构调整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各类发展用地结构,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沿江河湖库地区、城镇人口密集区的生产布局,建立健全产业准入正负面清单,划出生态缓冲带,更好防范化解环境风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是以更精准举措提升重点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严格落实“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条例》,逐步建立黄河流域省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相关地区、流域建立多种方式横向补偿关系。统筹抓好减沙控沙、治水治污、优能优产、利民惠民;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动态排查整治“五乱”问题,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完善智慧监管体系,坚决防范森林火灾,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
三是以更严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抓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秋冬季治污降霾攻坚;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提升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深化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塑造新优势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着力培育特色优势生态产业。以商洛市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聚焦构建特色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办法及其应用等方向、领域,率先在秦岭区域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大做强茶叶、木耳、菌菇、瓜果等优势特色农业,持续壮大“养、游、体、药、食、医”大健康产业,促进林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推动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响秦岭中药材“秦药”品牌。
二是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化工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提高石油采收率、煤炭回采率,坚持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推进就地深度转化,拓展油气多元化利用途径,延伸发展下游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汲取山西、内蒙古、甘肃等传统能源大省及江苏、浙江、广东等新能源强省发展经验,以传统能源现代化、新型能源创新化、数字赋能智慧化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西部地区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路径的新模式。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锚定陕西有色、冶金、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聚焦多能互补、智慧用能、能效管理等重点方向,统筹协调推进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产业链提升等工程。引导数控机床、金属深加工、半导体、白酒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产品换代,围绕龙头企业构建“一企一链”集群模式,精准对接上下游、产供销需求。
培育新动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汇聚绿色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锚定西安“双中心”建设“黄金窗口”,加强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项目与生产、研发与收益的对接力度,强化秦创原示范带动效应,建立健全陕西实验室科技体系。更好发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聚焦绿色产业、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领域,靶向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通过“校招共用”模式打造人才“蓄水池”。
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聚力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坚持推行绿色减碳措施,推进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大抓链式创新、链式招商、链式服务,围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智能电网、低空经济、信息技术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争取更多产业步入国家级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
三是前瞻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积极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聚焦新兴数字产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光子、氢能、低碳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基于秦创原总窗口,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扩大已有的“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集群规模,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
关注延安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