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e评】跳出有事找基层“舒适圈”

政务   2024-10-12 19:08   江苏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一系列实招硬招,推动为基层减负不断从“治标”向“治本”深化。为基层减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跳出有事找基层“舒适圈”,对照规定纠治“大水漫灌”“层层加码”“痕迹主义”等官僚作风,在明晰权责、厘清边界基础上,自觉把“应尽之责”担起来。

“听言必审其本,观事必校其实,观行必考其迹。”追求舒适无可非议,但倘若“舒适圈”是由“有事找基层”换来的,那“舒适圈”便异化为需高度警惕的“舒适陷阱”,背后折射出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舒适陷阱”带来的“舒适感”,本质上是逃避岗位责任后的窃喜与侥幸,是典型的“为官不为”现象。为基层减负就是要准确把握“舒适陷阱”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找准抓实铲除着力点,上下同心、协同发力,把为基层减负的过程转化为提升本领、赋能增效的过程,让各级领导干部有作为、愿作为、善作为,从而更好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跳出有事找基层“舒适圈”,须主客观协同,从思想根源、能力素质、责任落实等方面,认真分析、对症下药,实现想跳出、跳得出、立得住。思想根源须正本固元。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带头自查自纠,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根源挖出来,把责任担起来,不搞“数字政绩”“形象工程”,坚决纠正“责任甩锅”“问责走样”。能力素质须全面过硬。一些领导干部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只能依托“有事找基层”来分摊责任、完成任务。要以能力提升为抓手,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主动向基层请教、拜人民为师,练就真本领、硬脊梁。责任落实须动真碰硬。要避免“以形式主义纠治形式主义”,建立完善的权责清单机制,厘清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在考核评价方面多务实少务虚、去痕迹留实绩,真正让各级领导干部回归实干“本位”。

“有事找基层”的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摆脱“舒适圈”束缚也非一日之功,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在整改过程中,应践行“一线工作法”,通过看减负效果好不好,看群众评价高不高,看基层干部满不满意,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担当、崇尚实干,向问题“较真”,与歪风“较劲”,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作者:宿城区委组织部 江晨、管许翔
首发于交汇点

先锋宿迁
发布宿迁组织工作要闻动态、政策文件、公示公告等,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搭建学习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