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S 2025上,高通展出了搭载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的Demo车。英伟达则推出了汽车和机器人两用芯片“Thor”,并宣布与丰田合作研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中国也有众多车厂、车规芯片厂展示了不少好产品。如极氪等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黑芝麻智能的高算力芯片、禾赛科技的高性能3D激光雷达等智驾相关零部件也纷纷亮相。
英伟达的Thor芯片备受关注。2022年9月,英伟达发布Thor芯片,其单颗算力最高可达2000TOPS,是现款产品Orin的近8倍。CES 2025上,英伟达宣布Thor正式量产,算力提升至5000TOPS,宣称能轻松胜任L4/L5级自动驾驶复杂计算以及车载娱乐、智能座舱等功能。
极氪将成为首批使用Thor芯片的车企,借助该芯片研发驾驶辅助系统,实现更精准的车辆、行人识别。极氪首款量产原生自动驾驶汽车极氪RT将于2025年大规模交付。丰田汽车则计划基于DRIVE AGX Orin平台打造下一代汽车平台,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此外,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大陆集团和英伟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大规模部署由英伟达DRIVE支持的无人驾驶卡车。
理想汽车、比亚迪、奔驰、沃尔沃、小米等也是英伟达Thor的客户,但小鹏汽车和蔚来从名单中消失。小鹏汽车因Thor芯片延期,P7+采用双Orin-X芯片配置,其自研的图灵芯片已于去年8月下旬流片成功,面向L4自动驾驶汽车设计。
蔚来汽车的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基于5nm打造,已在蔚来行政旗舰轿车ET9上首发搭载,该车型将于2025年3月交付。传统车企比亚迪和东风汽车集团也在积极自研或投资芯片产业,产品线涵盖多个领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智能驾驶芯片供应紧张会影响汽车制造商的研发和生产计划。英特尔去年CES宣布进入车载芯片领域,主攻三大方向。
CES 2025上,英特尔推出整车化技术平台,包括自适应控制单元ACU U310、B系列车载独立显卡等,并推出相关解决方案。ACU U310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上,能根据个人驾驶风格和路况自动调整电压和控制频率,降低能耗,提高能效。英特尔已与Stellantis合作,旗下玛莎拉蒂车队新款Gen3 Evo世代FE电动方程式赛车将部署英特尔ACU芯片。此外,英特尔还与亚马逊旗下云计算平台AWS合作,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云端平台。有投资人认为,英特尔期望从PC芯片供应商加速转向汽车软硬件一体化生态系统提供商,以提振市场情绪。
国内参展企业中,黑芝麻智能亮相了华山A2000芯片系列和武当C1200系列芯片。华山A2000芯片系列支持高阶智能驾驶场景,还能应用于具身智能和通用计算等领域;武当C1200系列芯片主打多域融合和跨域计算,单芯片可覆盖座舱、智驾等智能汽车内部多个不同域的需求。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将增大,芯片技术的进步也将使更多芯片企业具备进入该领域的能力和条件。(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