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小事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却对孩子的影响这么深......

教育   2024-10-15 11:53   北京  

有一句话说:父母说话的分寸,就是教育孩子的尺度。


的确是这样。


好的家庭一定是和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


优秀的父母,都擅于和孩子沟通,他们懂得用爱呵护孩子成长,用悦耳的语言让孩子开心且安心。


他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当下的快乐,更是一生的幸福。


对孩子说硬话

孩子就会远离你


《三联生活周刊》中有一篇文章《如果父母好好说话,或许我的人生不会是这样》,读来很感慨。


已是而立之年的表姐,依然在等着母亲的肯定。


小时候,她想要一件新衣服,妈妈说“要什么新衣服,白眼狼!”


长大后,她给妈妈寄了海鲜,问她海鲜的味道好不好,妈妈说:有什么好不好的,吃的东西不就都那样。


表姐的内心一片沉重,“我怀疑我妈不爱我”,似乎,这辈子,她都不可能得到妈妈哪怕一点点的正反馈,


表姐的经历,揭开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看似早已愈合,实则痛彻心扉的伤疤:我现在都不愿意和他们说话了,说了有用吗?


“有用吗?”


多么简单的三个字,其背后,是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硬话和冷话之下的遍体鳞伤,是亲子关系在焦虑与急躁之下的渐行渐远。


更令人无法直视的是,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而是很多。


微博上,有人说,因为博士录取通知书,跟爸妈吵了一架。


来源:人间清甜微博


她说,拿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后,她第一时间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爸妈,没想到,电话的那边,没有开心,没有祝福,父母只是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话 “现在学历贬值很厉害,好好学吧。”


她有些意外,对他们说:别说这么扫兴的话。


可她的委屈换来的,是爸爸妈妈的一顿斥责:怎么现在一点都说不了?不孝顺。


她很伤心:为什么要给我泼冷水?难道不能为女儿骄傲一下吗?


有些父母总用这些尖锐的语言表达着他们的爱,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些语言压根不是爱,只能将孩子推向绝望的深渊。


而很多家庭的矛盾,就是在语言表达上栽了跟头。


对孩子说软话

孩子就能温暖你


和孩子成为亲密的朋友,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是很多父母的心愿。


可是,走入现实生活中,却发现,父母的愿望处处碰壁,孩子要么不回答,要么不耐烦,要不就是简短地三个字“知道了”。


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厚厚的墙?该如何走入孩子的内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怎样做孩子才愿意跟你沟通?

来源:知乎


高赞回答说:学会“硬话软说”,孩子既能懂得道理,还会因此认可我们。


她说,她非常幸运,能有一双愿意听她说废话、谈闲话的父母,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安全感。


晚上,她突然想吃宵夜,爸爸二话不说,下楼开车带她到夜市,痛快地吃了一顿,父女俩边吃边聊,开心得不行。


放假了,她想参加夏令营,妈妈直接转了钱给她,还特意嘱咐她:不够的话跟妈妈说,别委屈了自己。


考试没考好,她很沮丧,爸爸说:没关系,咱们已经尽力了不是吗?很棒了。


从小到大,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父母都会尽力满足她。


只是,有一点,父母从来没有退让过,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能说谎。


在父母的培养下,她活得很真实、很通透、很阳光、很幸福。


孩子的生命底色,其实就在父母的口中。


对孩子说好话,孩子就能不断走近他们。

对孩子说真话,孩子能习得“真诚”的力量。

对孩子说软话,孩子就能靠近你,温暖你。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立最严的尺度、展最美的笑容、说最软的话语。


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眼中,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既是导师,更是朋友。


父母说话的分寸

就是教育的尺度


广州中医药大学精神科医生沈家宏曾说: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语言部分只占到了20%-30%。剩余的70%是通过眼神、表情、音质传递给孩子。


来源:此念文化微博


父母怎么和孩子说话,就能养出怎样的孩子。


学会好好说话,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


① 信任地说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候,他们得到的反馈通常是:你能行吗?

你会不会把一切都弄糟?


我们或许的确有很多顾虑,觉得孩子做不好,但是,做不好又能如何?孩子的成长正是在一次次地尝试与探索中,才能变得更加厚重与丰富。


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放开手,告诉他们“你一定能行”。


鼓励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观察,去探索,去思考,让孩子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② 支持地说


如果孩子的梦想不是考上重点大学,而是上职高,将来开一家烘焙店。


我们是应该赞成,还是反对?


这个来自杭州的妈妈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11岁的女儿从小喜欢做蛋糕,她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够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烘焙店,做出各种好看好吃的蛋糕。


来源:钱江晚报微博


谈及孩子的未来,妈妈笑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人终其一生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理想不分高低,只要热爱都支持。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幸福的孩子。


父母给予孩子的支持,是孩子的一件“保护盔甲”,带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和强大的内心,让他们在将来能够跨过山,越过海,书写自己的人生画卷。


③ 商量地说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将他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上来,陪伴他们成长。


但我们要知道,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发声,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摒弃“一言堂”,多和孩子商量,听取他们的想法“你觉得这么做行吗?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父母和孩子之间,绝不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而是“谁对听谁的”,这样的环境,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灵沃土。


④ 平等地说


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找父亲聊天,谈起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希望父亲能给他一些建议。


父亲说:你知道吗?咱们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则是我的画布。


这就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他认为彼此间是平等的,因为,大家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情一路逐梦。


因为被平等相待,彼得也有了无穷的动力,后来成为了一名杰出的音乐家。


身为父母,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很多时候,当我们能蹲下来,俯下身,我们就能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东西。


只有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成为孩子的心灵挚友,我们才能被孩子尊重并喜爱。


面对当下教育全民内卷的大环境,不少父母困惑不已: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教育的尺度,才能真正地帮到孩子?


网上有一句话说:父母是负责给孩子爱的。


父母,从来不只是一个名称,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松弛且快乐的小环境,好好和他们说话,走入孩子的内心,赢得孩子的信任。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养料,永远是温暖的家,以及无条件疼爱他们的父母。


责编 | vivi

版权 | 洪恩

图片 |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

清华大学教授追踪调查30万中小学生后发现:我们的孩子普遍存在这4个现象,尤其第2个(点击图片查看👆)

“它冲上热搜,以一个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河北11岁男孩骑行事件背后,真相让所有父母心惊(点击图片查看👆)

长大后容易斤斤计较的孩子,父母大多有这4个行为......(点击图片查看👆)




    

洪恩儿童启蒙
洪恩旗下新媒体号:专为2-12岁家长打造优质内容。这里有专业、落地的育儿理念,丰富、实用的育儿方法,致力于让每位家长育儿更轻松,孩子成长更快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