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增多而不能有效及时排除,沉积于面部形成的。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大小不定,颜色深浅不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有关专家经研究发现,黄褐斑是众多皮肤病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最常见的黄褐斑又称蝴蝶斑、妊娠斑,中医称为肝斑、黧黑斑,呈片状,对称性分布,黄褐色或黑色,多以鼻梁为中心,生于面颊、颧骨、额头部位,也有发生于上唇和眉骨部位的,发生人群以中青年女性为主,黄褐斑的成因比较复杂。
1、日晒
黄褐斑仅限于面部曝光部位,常在夏季日晒后诱发或加重,说明与日晒有关。
在生活中人们外出或开灯时,裸露在外的皮肤就会受到日光或其他强光的照射,时间久了人体皮肤不断被氧化,从而分泌出大量的黑色素,因而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黄褐斑。
2、使用不当化妆品
含有化学物质及铅、汞等重金属物质的化妆品、保养品渗入皮肤,导致皮肤的病理性损害,包括出现黄褐斑。
3、皮肤清洁不当
无论是清洁不彻底还是清洁过度,都会引起皮肤的微生态失衡,造成皮肤的病理性损害,包括出现黄褐斑。
1、卵巢功能不好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会引起女性容颜早衰、黄褐斑、雀斑及乳腺增生。中医记载,血有滋润肌肤的功能。
血的濡养作用减弱时,可见到面色不华或黄,肌肤干燥,面部黄褐斑等临床表现。
此外,当卵巢功能被破坏时,女性雌激素分泌就会相应的增加,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引起黑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导致黄褐斑的形成。
2、肾脏激素分泌失调
肾脏主管人体多种重要的激素,当肾脏功能受损,肾上腺皮质产生的主要激素如皮质醇(氢化可的松),醛固酮和雄激素(主要是脱氢异雄酮DHEA、雄烯二酮)过多或过少,会增加钠排泄,减少钾排泄,出现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尿浓缩功能减退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产生严重脱水、酸中毒。
其中黄褐斑是其产生的病变症状之一。
3、怀孕
口服避孕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和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患者,容易出现黄褐斑。这是雌激素与孕激素同时增多、联合作用的结果。
某些慢性疾病如肝脏病、慢性酒精中毒、结核、内脏肿瘤、甲状腺疾病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面部常常出现黄褐斑。这些都与卵巢、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失调有关。
此处是两侧胆经的循行部位,若有黄褐斑,常为肝胆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所致,常有消化功能减弱、失眠多梦的症状。
外眼角下对应的是颈肩、上肢,此处出现黄褐斑,提示肩关节受风寒侵袭或颈肩肌肉劳损,常有颈肩僵硬、酸痛的症状,须警惕颈肩部疾患。
鼻梁中部对应的是肝胆。面色青黄,鼻中部出现黄褐斑,多与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或精神压力大有关,提示肝失疏泄,肝胆郁滞,须警惕脂肪肝、肝胆疾病。
两颧部中央是小肠经循行的部位,两颧外侧是肾的对应区,上部是三焦经循行部位。颧骨部位的黄褐斑多伴有气短乏力、心慌、胸闷、消化功能减退,甚至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和心脏功能减弱的表现。两颧部至耳前及上方有黄褐斑或老年斑提示肾气虚、三焦气机不畅、脂代谢紊乱。
上唇是大肠经的循行部位,对应的是泌尿生殖器官。此处长黄褐斑是肾气不足、大肠虚寒的征兆,常伴有便秘、月经不调等症状,应警惕子宫、卵巢疾患。
下颌外侧对应的是下肢、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循行处。此处有黄褐斑提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是脾肾气虚的征兆,常有下肢酸痛、腰膝酸软、手足寒凉、消化功能减弱。
口服维生素C、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氨甲环酸等等。
如果心情不好导致黄褐斑,可服用加味逍遥丸来改善。
每晚涂抹一次0.1%的维甲酸、1%-2%的氢醌等等。
如果口服和外用药物的效果不好,可采取果酸换肤的方法来治疗,利用高浓度的果酸去除皮肤表面带有色素的角质层。
在做好防晒的前提下,使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2-3个月,多数人疗效很好,甚至将近50%的人能够治愈,而且不易反弹。
就是用声光电的治疗。声光电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比如强脉冲光,即光子嫩肤,用小剂量的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还有调Q激光,还有现在最流行的皮秒激光等等。
保持精神愉快,多运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多吃新鲜果蔬:如芹菜、菠菜、黄花菜、黑木耳、藕、苹果、梨、西瓜等。
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等。
女性可停用口服避孕药,改用其它避孕方式,也许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时不宜过量食用刺激性食品,如酒、浓茶、咖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