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哪本书,像它一样,被各行各业的名人大咖,当做枕边书。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推荐:这是你读了就不会后悔的书。胡歌在《但是还有书籍》里,把它视为“白月光”,常常翻阅。在许多读者心里,读库不仅是一个图书品牌,更成为了一种审美品位、学识涵养的代名词。老六接受采访时曾说:“一本书要负载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记录时代中的个体声音。”他要做的,是让读库记录“那些google和百度上搜不到的内容”。于是在《读库》里,你能读到横跨数十年,一个沈阳人守尸15年的真实人生;被人悬赏5000万买命,无偿为聋哑人申冤的中国第一位手语律师,形形色色的一生;缉毒警察的边境风云、苏格兰洋大夫在中国治病的十六年、逃荒的人、曾经的特务......也能看到莫言、刘震云、迟子建等作家,私密的精神世界。有一位订阅超10年的老师,每次下课前十分钟都会分享读库中的一篇文章给学生。他说“下课了,同学们仍安静地听我把故事读完,看看世界上还有人是如此活着,这比学习一篇课文更有意义。”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读库用“真实的记录”让每一个——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的人,建立起终生受益的“思想护城河”。用一位读者的话说:“我不相信有人会不喜欢《读库》,除非他还没来得及遇见它。”所以,我们想把这样“有品味、有营养、有态度”的好书,让更多人知道。意思是Magazine(杂志)和book(书籍)的结合,可以理解为杂志书。用写书的力气来写杂志,文章篇幅不长,却有书籍的厚重与深度。每两个月出版一期,一年六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迄今为止,已经出过上百期,几乎每本都做到豆瓣高分。读库的作者团队,有黄永玉、莫言、马伯庸这样的“明星”作家,也有专业的记者编辑,更有许多刚提笔写作的普通人。从电影、音乐、艺术,到宇宙、数学、建筑,再到纪实、历史、回忆录。无所不包。哪怕是一件平常的小事,《读库》也能给出新视角,让你思考表象背后的本质。因为在通俗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读库的书老少咸宜,不挑读者。边疆警察、中年电焊工、刚上高中的学生......《读库》的读者几乎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季敏枢老师,是一位电焊工,从2006年读库第一期就开始订阅大数据让你只能看到自己已了解的,过熟悉的人生,《读库》Mook则给了每一位读者更广阔的世界。每两个月1本,一年7册。订阅后,会一本本如期寄出。作为《读库》的老读者,每一年年末,我都会给大家带来《读库》超值订阅福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额外赠送的这个整年读库App会员,可以免费阅读《读库》电子版、往年精选文章、作者专属音视频等等。只向读库预订读者开放。(下单后48小时收到一条短信通知,内容包括APP下载以及会员权益激活码)每天只用花1元多,就能拥有一整年的高质量阅读体验。真的非常值得~
主编老六曾说,他希望一个作者毕生至好的两三篇文章,都是发表在《读库》上。于是,在创办《读库》时候,他就定下了“三有三不”的原则。打造真正高品质的文章,让读者体验真正高品质的阅读!这份热情,也支撑着《读库》的作者,对于他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能付出比其他文章高出许多倍的努力。18年间,《读库》合作过不少声名在外的作家:黄永玉、贺友直、马伯庸、陈晓卿、贾行家、克韩、刘柠……它也不惜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将一个个值得做的内容深挖下去。老六希望在技术手段一日千里的时代,为中国的京剧留下点什么。于是《读库0900期》中,为写《青衣张火灯》,编辑团队耗时4年,花费一百多万,终成文。《读库0805期》,老六让女作家绿妖写民谣歌手周云蓬,要求她采访三个月,再写作三个月。还有2020年,一位读者在上海旧书摊上发现了482封,写自1956年-1976年的旧书信。这些书信,让一个女人在香港漂泊20年,当舞女养家的传奇人生被发掘。当《读库》的编辑收到这份凝聚了一个人一生的稿子时,深深动容了。而这个真实的故事,被收录进《读库》2202期,拿下了豆瓣2022年的中国文学奖。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读库里的文章,“有一种披肝沥胆的真实,不是名家思考半个月能写得出来的东西,你没有经历,世界就不可能向你显示这一面。”那种真实,不是一个人简单写了一篇文章,背后沉淀的是一个人的一生。正如《读库》每期写道,我们把书做好,等待您来发现。《读库》的文章,千里挑一,“聚合不必读而使之必读”。它帮你层层筛选,让你把为数不多的专注力放在好内容上。一个人生命中所需的知识、道理、滋养心灵的故事、诗意,处理事情的思维工具、情感反应、行为方式,都收录其中。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读完的时候意犹未尽,又重新翻看一遍?在往复的生活链条里,《读库》用崭新的视角,让你窥见世界的裂缝。作者陈莉莉以一名拉萨小学老师的身份,向我们展现了一道裂缝。“如果你仔细留意,西藏孩子里有很多这样额头上有疤痕的孩子。
他们会随父母从遥远的家乡磕长头去拉萨。这种痕迹就长在他们的身体里了。”
神山,圣湖,草原,寺庙,佛塔,生活在这里的藏民们不需要教育、自我, 他们用神圣的信仰让自己安于这片土地。《小九》记录主角钮益惠,在台湾监狱里33年的见闻。《毒斗天南》,讲了中国缉毒警荣耀又痛心的一案,行文比追剧更上头。《上海面孔》,1922年一个20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来到上海。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那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有时候,《读库》也会给你一点小小的冒犯,发一篇你不熟悉的领域的好文章,但只要读进去,就能打开新视野。《从“深蓝”到“深思”》以人工智能为契机,让人开始对围棋感兴趣;《诗的奇迹》让人了解一本诗集如何对整个现代诗诗坛产生影响;《京剧院里的修图师》讲技艺精巧的匠人,如何带着一腔热情守护国粹。这也是为什么,出版18年,广受好评。每一本在豆瓣上都维持着很高的水准。如果一定要用为阅读《读库》找一个理由,很喜欢一位博主的话:“即便是在获取信息如此便捷的当下,我们总还是需要去感受一些,完整的、有肌理的表达。”每一年的读库,都有它的专属颜色,每一期读库都有它的专属编码。每期封面上的四位数字,是《读库》与读者之间的“接头暗号”。四位数前两位,代表的是年份。后两位数字是期数。可以像藏柜里的葡萄酒一样,按年份一一存放。如果你现在预订2024全年的读库,收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读库2401》。时至今日,《读库》已出版100多期,创造了国内杂志书持续出版18年的奇迹。老六不仅对文字有洁癖,对书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堪称严苛。书的大小,纸张,字体,排版,都是经过十几次图书上市后,进行总结修改的。图片色彩也更细腻,能够更好呈现出插图真实质地和气息。更让人期待的是,每收到一本新鲜出炉的读库同时,还能收到一本独立装“小册子”——读库小书。册子小而美,内容却包罗万象。谈论宇宙、生命、人体、艺术、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的趣事。全年一共7本。每一本都相当精彩,可以作为消遣阅读,增长见闻和朋友圈谈资。今年的2024预订套装,同样会配有令人期待的读库小书。《读库2024》全年预订,限时优惠价仅需399元!一次预订,等于拥有一整年认知迭代的优质阅读!全家人都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