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案例是重要的“法治产品”。为有效发挥先进典型案例在规范指导、评价引领和防范借鉴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标志性成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重庆市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案例征集、专家评审、综合评定,“‘1+3’工作模式——聚焦三个关键,多向发力促法治”等10个案例入选重庆市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一起来看
案例一
↓↓
“1+3”工作模式
聚焦三个关键,多向发力促法治
为加快打造美丽重庆建设样板区,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听民声、抓关键、求突破,创新探索基层监管执法“1+3”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以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为代表的一批顽瘴痼疾,持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曹检 摄
一、主要举措
(一)聚焦三类关键问题抓实调研。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深挖三类问题:
一是聚焦“热点”问题,以重点商业、市政建设、民生工程项目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热点问题为案例,开展研究分析;
二是分析“难点”问题,从工期安排、地质结构、邻避矛盾、噪声治理、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三是解决“堵点”问题,采取“法定程序优先、纠纷调解前置、专业技术支撑、行政强制兜底”的措施,既保障工程进度,支持夜间施工,又要保障群众权益,化解施工噪声扰民问题。
(二)聚焦四个关键转变创新模式。针对夜间施工噪声突出问题,支队创新探索推行监管执法“1+3”工作模式,即围绕一个问题,政府相关部门、扰民企业、投诉群众三方共同参与,由政府主导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民主协商、责权分配、监督保障三位一体。
聚焦“扰民”变“安民”,政府主导组织三方协调会,建立执法—企业—居民社区微信群,通过参与座谈、执法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
聚焦“执法”变“普法”,向群众普及环保知识和正确投诉渠道,向企业“送政策、送法规、送技术”;
聚焦“被动”变“主动”,提早介入并建立完善群企交流机制,掌握信息主动权;
聚焦“单一”变“合力”,牵头制定落实《江北区施工噪声扰民突出问题整治攻坚工作方案》等,厘清部门责任分工,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治的局面。
(三)聚焦一个关键目标力求实效。“1+3”工作模式以“加快打造美丽重庆建设样板区”为目标,以指导帮扶、监督执法、矛盾纠纷调解等措施为抓手,多方发力出成效。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该工作模式推行后,江北区相关建筑工地12345热线噪声污染投诉量大幅下降,观音桥街道某建筑项目投诉量降幅高达88.57%。
萝莉 摄
二、实际成效
“1+3”工作模式聚焦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与保障民生福祉,力求实效,促进多方共赢。在政府部门主导下,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交流机制,避免从小问题演变成大冲突,减少经济发展阻碍,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又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提升了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效能。据统计,2022年、2023年江北区12345热线环境投诉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0.3%、30.9%;截至2024年12月,12345热线环境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7%,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工作亮点
一是下好防范“先手棋”,柔性执法重帮扶。重视前端预防,将监管重心由“事中事后”转为“事前”,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义务,将化解矛盾纠纷的重点由“执法”转为“普法”。采取“帮扶为先”的柔性执法,及时处置苗头性问题。建立政府部门提前介入、企业信息主动公示、民企交流等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做好防范措施。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合力促三治。建立健全有关施工噪声扰民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厘清权责边界。落实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构建联合监管体系,坚持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三是强化公众参与,促进法治力度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1+3”工作模式打通了群众、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了良好的三方信任关系。群众通过平台分享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用正确渠道进行有效投诉。更高的参与度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让环境法治建设工作更高效、更有质量。
文字: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
编辑:刘凌丰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