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杨凤海将军题
老山对联:“碧血洒南疆,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艰苦守边关,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故取名“碧血南疆”。遥想当年,边境起风云。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一代热血青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气吞山河、威震敌胆,打出了国威、军威,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祖国边疆的土地上。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血燃烧的忠魂,都有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他们曾经的欢笑与关爱,虽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的精神与爱,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怀念不仅是对情感的寄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怀念。上图: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广场英烈墙。
上图:陈旭红烈士的名字在英烈墙本张图片第五组第20行
陈旭红,412团105炮连三班战士,山东省栖霞县寺口乡纸房村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1月入伍,1985年3月随部队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85年12月27日,在敌对我八里河东山40号、41号、42号阵地炮击中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19岁。根据陈旭红生前愿望和战场表现,团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三等功,骨灰存放在山东省烟台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
陈旭红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伤残军人,经历过战争和炮火的考验。从陈旭红懂事起,父亲就经常给他讲战争的经历和打仗的故事。陈旭红在父亲熏陶下,英雄的种子在他童年的心中发芽,他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中慢慢长大成人。1984年底,陈旭红怀着保卫祖国的强烈愿望光荣参军,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父母、亲朋以及同龄人的欢送中,依依话别。面对亲友的期望,陈旭红最后汇成一句话:我一定要立功再回家。入伍后,陈旭红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红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敌本领,身上具备了一个军人应该具备的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艰苦的训练中,各项科目成绩都达到标准,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通过新兵连的紧张训练,已成为一个标准的军人,新兵下班,陈旭红被分配到105炮连三班。1985年3月,部队接到赴滇作战命令,陈旭红与战友们一起向连部递交了请战书,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报效祖国,不怕牺牲”大字,表达了自己以身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到达集结地域后,为适应前线的环境,部队进行了紧张的强化训练。在临战训练的日子里,陈旭红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的训练,从不掉队。受到连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好评。1985年5月,连队接到命令,进入八里河东山战区,接受军工的任务。陈旭红刚到阵地,就参加了“5.31”战斗,激战了三天三夜。在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的情况下,陈旭红每天往返阵地八趟,上山送给养,下山护送伤员。在热带雨林环境中,坚守阵地五个月。这期间,陈旭红从来没有叫苦叫累,始终和战友们一起艰苦运送,直到完成五个月的军工任务。在战友们共同努力下,军区给连队荣记集体二等功的崇高荣誉。1985年11月8日,连队突然接到上级下达的战斗任务,让105炮连配合步兵连参加出击战斗。他们怀着“为国捐躯别无恋,留得英魂守山河”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血与火的战场。陈旭红所在三班在41号和40号阵地,担任直瞄火炮射击任务,打击敌方的火力点。在班长、排长带领下陈旭红在阵地修筑防炮洞和炮阵地,所需的作战物资都是各班各自负责,陈旭红和班里战友一道,相互配合,积极地修筑炮阵地。陈旭红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拖泥带水,全班终于完成了工事修筑任务。1985年12月27日,越军对我八里河东山40号、41号、42号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炮击,炮弹不断在阵地上空爆炸,不幸的是一发炮弹突然落在防空洞的门口,在强大的冲击波下,把钢架工事的大门一起推到猫耳洞内,全班只有一人幸免于难,陈旭红和4名战友不幸牺牲。陈旭红同志为了祖国的安宁,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烈士将自己英勇卫国的军魂和身躯化作南疆的红土,已然化作了如火似霞的红杜鹃,那永远是对中华民族泣血的呼唤!烈士怀着英勇报国的热情和赤诚奉献的责任,把血染的风采留在了共和国的旗帜上。凝结成了爱与憎的伟大诗篇,点缀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让活着的人们去思念与警醒。让热爱和平的人们不忘幸福来之不易。(文:王福)上图:陈旭红烈士遗像(弟弟陈旭强提供)
上图: 陈旭红在老山前线(陈旭强提供)
上图: 陈旭红烈士立功证书(陈旭强提供)
上图: 陈旭红烈士证书(陈旭强提供)
上图:陈旭红烈士证书附本详细记载了烈士的基本情况(陈旭强提供)编辑:刘静
《英雄旗帜》高举中国英雄的旗帜,高唱时代英雄的赞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维护英雄形象。欢迎投稿。邮箱:hgqsany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