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河渠纪闻》(2):黄河上的堰塞湖
“站在坝顶俯视砥柱,其看起来比较小,但古人乘小舟出三门、漂流其旁,则需仰视,视觉环境不一样,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水中巨石,自其生及今,不知年月之久,能屹立于水面者,无疑是自然历史中的金刚不坏之身,虽然可见其垂向节理的产状,但残弱部分早已被洪流荡涤净尽。我观阳光下的砥柱,呈现出古铜的色调,似有亚光——反光的存在恰恰证明了未被风化的表面,因而未见一棵草生长于其上,给人以极为坚硬的感觉。无疑,砥柱生长于基岩上,因而,三门峡大坝就横卧于极为坚硬的基岩之上,就建造混凝土大坝而言,这是极大的优点,或也是坝址选于此处的一个原因。”
(于三门峡大坝坝顶俯视下游)
这是若干年前我从三门峡回来之后所写下的文字。千百年来,对砥柱的吟诵太多,砥柱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是如此的崇高,以致于在全国很多的地方,都可看到“砥柱”,对那些深固难徙、横而不流、坚不可摧且具有象征义的石头,常常被命名为“砥柱”,如都江堰离堆,灵渠畔的飞来石等等。
虽如此说,砥柱山看起来毕竟小,若环顾左右岸高耸的大山,这种通过对比而带来的感觉,会愈发地明显。于是,就有了疑惑,何以砥柱山会如此小呢?
(康基田《河渠纪闻》截图)
开卷有益,翻阅《河渠纪闻》,忽然就有了答案。康基田引用了一条朱熹《资治通鉴纲目》里的史料,并进行了解释:
“《纲目》大业七年,山东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砥柱崩,堰河逆流数十里。”
这条史料,实际来源于《隋书》。《隋书》要详细得多:
“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刘向《洪范五行传》曰:‘山者,君之象;水者,阴之表,人之类也。天戒若曰,君人拥威重,将崩坏,百姓不得其所。’时帝兴辽东之师,百姓不堪其役,四海怨叛。帝不能悟,卒以灭亡。” 堰塞湖是一种自然现象,以天人感应而视之,当然是无稽之谈。刘向是西汉经学家,《隋书》引刘向语,无非让黑隋炀帝的色彩更重了。
这条史料明确说明:大业七年,砥柱山崩,阻塞了黄河。按现在的话说,砥柱山崩后,形成了堰塞湖。当年汶川地震,唐家山垮塌阻塞河流,一夜之间,使得“堰塞湖”这个地学上的专用名词成了普通名词。其实中国早有堰塞湖水电站,如东北的镜泊湖水电站,镜泊湖位于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照此推理,砥柱山在未崩之前,要大得多。由此也明确了又一疑惑的答案,即何以今日的砥柱山看起来并不破碎,而是金刚不坏之身,即原来那曾经破碎的风化层,早已垮塌到黄河里边去了。
《隋书》所记,引古人书,认为山之崩为天戒。当时隋炀帝用兵辽东,民怨沸腾,隋炀帝不能悟,终致灭亡。其实,民怨沸腾的另一原因是大兴土木与修大运河而竭尽民力。大业四年,征发百万人修永济渠,目的之一就是开辟水道征辽东。
那么,这次堰塞湖是如何形成的呢?
砥柱山崩,发生在黄河中游的峡谷中;梁山崩,同样是在中游。积石峡已在黄河上游河段,越往上游,地震烈度越大,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震烈度高。由此推断,黄河在历史时期不可能只有这三次堰塞湖事件。《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滑坡与堰塞湖研究进展》一文明确指出:“黄河上游寺沟峡-拉干峡段至少有5处因巨型古滑坡发生后堵塞黄河干流而形成的巨大滑坡堰塞湖。”【1】注意此结论有地理上的限定区段,可以理解,越过此区段,当还会有大的堰塞湖在历史上出现过,不知是否有人详细研究过。
简单的认识:砥柱,留下了许多的人文积淀,其在历史上当比现今看到的要大。黄河系大川,但地质灾害仍可致断流。历史的黄河,中游之上发生过堰塞湖不止一处、不止一次,上游地带更多,今日的地震烈度图上,青藏高原也是地震烈度高的区域,古今一致。(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殷志强, 魏刚,秦小光,李文娟,赵无忌,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滑坡与堰塞湖研究进展,地学前缘,第28卷,第2期,2021年3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