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大型纪录片《东安沂山》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统筹策划,潍坊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临朐县委、临朐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创作,得到了全国文史界专家和高校研究学者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创作完成,将于春节播出,在潍坊市融媒体中心4个电视频道晚间黄金时段首播,新派网、新派客户端、新派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以及大众网·海报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等各大头部平台同步推送,并于近期在省以及国家级媒体播出。
《东安沂山》
01
创作团队跨越六省十二市,行程六千多公里,从潍坊临朐的东镇沂山出发,西至陕西的西镇吴山,南至浙江的南镇会稽山,北至辽宁的北镇医巫闾山,再到山西的中镇霍山,分别拍摄了五大镇山的所在地,集中展示了五镇的风貌,从根源上解读以沂山为首的镇山文化体系。
02
沂山在中华历史上具有很高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学术界对镇山的研究也分散在不同学术机构和高校,通过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成立了以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孙敬明教授、潍坊市委党史研究院专职副书记吕俊峰、潍坊市临朐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友等20多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确定了以儒家文化和岳镇海渎文化体系为根基的沂山文化叙事方式,先后拜访了孔子研究院的杨朝明教授团队、烟台大学的吴昕教授团队,以及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王世进团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马明博士团队,专家学者将各自的研究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展示,打通了沂山从自然历史传承到中华文化生态的横向联系。
03
《东安沂山》的创作邀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台长胡占凡亲临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倾力支持,首次尝试应用4K、AIGC数字修复技术,多次召开创作研讨会和审片会,不断拓宽创作手法和表述方式。团队始终秉持着敬畏之心和创新精神,在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艺术性上狠下功夫。从沂山文化源头到文物、石刻雕塑的细节呈现,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齐长城穆陵关到开放包容、兼济天下的和平城市的胸怀,从《齐民要术》的发轫到农村改革发展的“三个模式”,创作团队走进沂山、融入沂山,最终完成近50TB的4K素材,撰写了8万字的学术笔记和3万多字的视频脚本,为沂山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文献。《东安沂山》有望成为鲁派纪录片的又一精品力作。
04
从远古时期的祭祀到历代帝王的封禅,从原始自然崇拜到家国安宁的祈愿,沂山承载了华夏儿女最朴素的信仰。尤其是唐宋时期加封东安公、东安王,更体现出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期盼。《东安沂山》通过运用现代纪录片的创作语境,以当代身边普通人的故事切入,同时选取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节点性和标志性的事件,讲述“沂山故事”、表达“中华情感”、赓续 “红色血脉”,共祝国泰民安。尤其是第四集《大德安民》,对“安地德,阜民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解构。近年来,潍坊厚植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富民安民的思想一脉相承,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这些内容都在纪录片中进行了展示,阐述了国泰民安的深层次内涵。
沂山冬日景观
《东安沂山》不仅是一部可以传世的经典作品,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东安沂山》的面世开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沂山、热爱沂山,打响沂山品牌,让潍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五是在后期制作方面:秉持对沂山的敬畏之心与视频的创新精神,应用4K拍摄,达芬奇后期剪辑,精剪超过10版。借“文化 + 科技”,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增强文化自信。期望借《东安沂山》,让更多人领略沂山魅力,推动文化“两创”。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东安沂山》纪录片的宣传推介,把纪录片推向社会、推向大众,加强沂山文旅推介和文化普及,为五大镇山联合申遗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助力更好潍坊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类纪录片,是“时代影像志”,也是城市的“文化相册”,肩负着传承潍坊历史、传播潍坊文化、记录伟大时代的重要使命。我们的扶持奖励政策及资金将持续向重点项目、优秀作品和拔尖人才倾斜,做好各类奖项评选表彰和获奖作品的传播推广工作,让潍坊的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人才更有影响力、更具价值。
审 核|张 璇
复 审|王志新
终 审|孙 磊
记得点赞+在看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