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不过这次是有人主动往火里跳,还要拉着整个行业给自己陪葬。这就是当前中欧电动车贸易摩擦中最讽刺的现实写照。
这场关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命运的博弈中,某些国内车企的"私下接触"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整个行业的脸上。
本该是中国汽车产业展现团结实力的时刻,却因为"害群之马"的出现,让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这场贸易摩擦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欧盟以"反补贴"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调查,这是一场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挑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机电商会等行业组织迅速展开行动,组织企业共同应对,试图通过集体谈判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就在谈判进程的关键节点,一些企业的"擅自行动"让整个局面陷入混乱。2024年10月12日,商务部不得不发出第一次警告,明确指出部分车企私下与欧盟接触的行为违反了行业利益。
但显然这次警告并未起到应有的震慑效果,在距离欧盟终裁期限(10月30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仍有企业我行我素,继续与欧盟进行私下接触。
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不言而喻,试想如果某些企业私下与欧盟达成低价承诺,其他遵守集体谈判规则的企业将不得不接受更高的价格门槛。
这种价格差异必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最终可能造成整个中国电动车产业在欧洲市场的全面溃退。
更值得警惕的是,欧盟方面的真实意图恐怕并不仅限于价格承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欧盟此举实则是一箭三雕:
通过分化瓦解中国企业的集体谈判力量;借机获取中国的电动车核心技术;诱导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建厂,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绝非偶然,当前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提升,这显然触动了欧洲传统汽车工业的神经。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持续攀升,这种趋势必然引发既得利益者的抵制。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会选择背离集体利益?
这或许反映出我们在行业治理和利益协调机制上还存在不足。这也暴露出某些企业的短视行为,为了眼前利益而罔顾长远发展。
这场贸易摩擦俨然已经演变成一场考验中国汽车产业集体智慧的大考,讽刺的是威胁往往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的"自污"。
当某些企业打着"独善其身"的旗号,行损人利己之实时,整个行业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成为孤岛。如果不能守住"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底线,那么等待我们的,或许就是"分而治之"的惨痛教训。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是选择继续各自为战,还是凝聚共识、共同应对?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