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唯一的黄种人共和国,其祖先曾经主动回归中国,受到热烈欢迎

百科   2024-11-10 09:00   安徽  
这是一个关于民族命运的史诗般故事,听起来像是小说桥段,但它的每一页都写满了真实的血与泪。为了摆脱一国的压迫毅然决定长途跋涉,历经无数艰险带领族人回归故土,结果却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脚步。
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彼时的土尔扈特部落,作为蒙古瓦剌部的一支,仍在厄鲁特蒙古的“四足鼎立”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蒙古内部的资源竞争和纷争使得土地变得稀缺,而俄国的扩张野心则让土尔扈特部落感受到了更大的威胁。1616年沙俄企图将蒙古部落纳入其版图,但遭到了蒙古各部落的拒绝。
为了应对这种日益紧张的局势,土尔扈特部落最终决定在1628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他们的首领带领25万族人,从塔城地区出发,历经两年奔波,终于在伏尔加河下游找到了新的居住地。这片土地原属于诺盖汗国,但由于内乱和自然灾害,诺盖人已经撤离。经过十年的准备,土尔扈特人成功安顿下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园。    
这段时间的安逸并没有持续太久,沙俄的压迫再次袭来。18世纪初,俄国试图强迫土尔扈特人放弃宗教信仰,改信东正教,而这与他们信奉的藏传佛教格格不入。土尔扈特人坚决抵抗拒绝改变信仰,这是他们与清朝的第一次联系建立的背景:清朝派遣使者前往伏尔加河,看望这些远离祖国的蒙古族后裔,得到了当地首领和民众的热烈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的压迫变得越来越无所顾忌。终于在1771年,土尔扈特部落的首领渥巴锡决定,带领族人展开一次史无前例的东归行动。这个决定背后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但这场东归并非轻松的回家之旅,而更像是一场不见尽头的逃亡。
一支由17万人组成的队伍,面对的是沙俄军队的追击、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长途跋涉中的种种考验。在这场东归中,卡尔梅克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达新疆时,幸存者只剩下约4万人,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二。尽管如此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清朝对这些“游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乾隆皇帝亲自撰写了“万民东归”的碑文,并提供了大量物资帮助他们安顿。
东归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尔扈特人都能够顺利回归,当时伏尔加河西岸的一部分土尔扈特人由于河水未结冰,无法与大部队一同返回。他们最终被迫留在了欧洲,成为了卡尔梅克人的祖先。这部分人被沙俄严密控制,沙俄取消了他们的汗国称号,强制他们放弃回归祖国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这部分土尔扈特人的统治,沙俄甚至采取了暗杀手段,毒死了几个有影响力的部落首领。最终这些“留下来的人”在里海西岸安顿下来,成为了今日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前身。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今天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位于里海西岸,尽管地处欧洲,却保留了浓厚的蒙古族文化特征。如今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人口约27万,主要由卡尔梅克人组成,同时还有一些俄罗斯人、鞑靼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居住在此。
尽管历经多次政治动荡和外来压力,卡尔梅克人依然顽强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上,他们仍然信奉藏传佛教。卡尔梅克人的历史和文化,使得他们在欧洲显得独特而富有韧性。    
在经济上卡尔梅克共和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盐矿。尽管气候干燥,但卡尔梅克人凭借祖传的游牧技术,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们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够对外出口粮食,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卡尔梅克共和国与中国的关系日益紧密,2004年卡尔梅克和中国的拉萨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许多中国游客开始前往卡尔梅克共和国旅游,探访这一独特的黄种人国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卡尔梅克共和国在欧亚合作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使其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卡尔梅克人的历史,既是一部民族生存的史诗,也是关于文化认同与适应环境的复杂故事。从17世纪的西迁,到18世纪末的东归,再到今天在欧洲安家立业,卡尔梅克人始终在不断地适应和发展,这段历史背后依旧是无法忽视的压迫与被迫选择。
今天的卡尔梅克共和国看似繁荣,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当年没有沙俄的压迫,这个民族是否会有不同的命运?而那些未能回归祖国的卡尔梅克人,又是否会在异国他乡永远感到缺失了一部分自己?
   

妙招小青
分享各种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知识窍门,生活知识妙招,生活知识秘诀,生活知识小常识,生活知识小技巧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