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丨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解锁西双版纳高质量发展“密码”→

政务   2024-11-13 23:38   云南  





11月1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专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发布会完整实录

可扫描海报二维码查看

接下来

跟小编一起看发布会上的

精彩内容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

国土面积1.9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33.3万人

世居着傣、汉、哈尼等13个民族

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和

多民族聚居等特点

让西双版纳成为了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之州

资源富集的农业之州

区位独特的开放之州

魅力独具的文旅之州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前进方向,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闭环推进党中央、省委改革任务522项,获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6个,54个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全省改革典型案例。通过改革的推进落地,有效破除了体制机制的障碍顽疾,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潜能活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排名全省第5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省,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文体娱乐业增加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正在傣乡大地上投射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图景。





西双版纳州改革发展的

主要举措和丰硕成果

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抓强产业这个引擎

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西双版纳州制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行动计划,优化与州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累计争取设立了2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用科技创新激活资源、生态、气候优势,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全州雨林徒步、亲子研学、康养旅居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旅游综合执法工作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州府景洪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三季度,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3.37%、9.23%。大益、陈升等重点普洱茶企业完成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普洱茶网络零售额增长15.8%。新建成天然橡胶高产(特种)示范园7个、割胶新技术熟化基地2个,橡胶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上线运营,航空轮胎等专用橡胶生产线试用投产。制定发布热带水果栽培、加工等地方标准2个,榴梿种植取得实验性突破,小糯玉米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抓实项目这个载体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西双版纳州建立完善前期、在建、竣工项目滚动接续机制,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推进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引到华润、华能、保利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歌朗河、龙舟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勐关高速等一批关键基础项目加快推进,景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医院等一批惠民利民项目投入运营,实现了有效投资的稳步增长和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全州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37.1%和10.3%,占总投资比重分别较去年末提升16.7个和2.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能源工业、旅游业投资均实现三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9个月获云南省“骏马奖”。


抓紧开放这个关键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西双版纳州持续深化中老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实施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认真落实与昆明市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各项任务,广泛同周边国家地区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之路越走越活。今年1月,勐满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对外开放,全州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增至7个。8月,关累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用,全州运营的货物进口指定监管场地累计达到6类11个。前三季度,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发送旅客445.1万人次、同比增长9%,发送货物467.9万吨、同比增长8%,边民互市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6.2%,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3.2%,排名全省前列。


抓优生态这个支撑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西双版纳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突出抓好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州水体优质、空气优良、土壤清洁,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亚洲象、望天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上升。前三季度,全州新增珍稀林木0.8万亩,完成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胶园建设5万亩,城乡绿化面积123万平方米,获评绿美省级标杆项目36个,新增营运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4%以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抓细民生这个根本

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温度



西双版纳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改革举措,前三季度,全州新增城镇就业0.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8万人,农村居民收入在全省排名第4位,22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累计引进6个优质教育集团破解高中教育“县中困境”,建立18个教育集团(联合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共享,自主研发的“学校食堂综合管理平台”得到教育部认可。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医疗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21个,3家“千县工程”医院通过第二轮提质达标验收,9家心脑血管救治站、15家基层慢性病诊疗专科机构建成投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厚实、更可持续。


抓牢安全这个保障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西双版纳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守住边境、守好国门,以和谐稳定的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州有1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勐海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首期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本科班顺利开班。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善,各领域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个集体、4名个人获省级防灾减灾突出贡献表彰,违法犯罪案件和人数大幅下降,基本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6.78%,边疆繁荣安定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西双版纳州将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广泛凝聚共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

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

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

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

西双版纳实践新篇章


发布会上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一起来看


西双版纳州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哪些成效和经验?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西双版纳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旅游+百业”“百业+旅游”战略,不断催生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新消费,促进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涵养“吃住行游购娱养”全要素聚合、文旅康养全链式融合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世界旅游名城。去年,全州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71.72亿元,占GDP比重由2022年的17.8%提高到22.6%。今年1至9月,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591.66万人次,同比增长3.37%;旅游总花费799.26亿元,同比增长9.23%。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7.12万人次,旅游外汇总花费1.08亿美元,分别增长228.55%和244.34%。旅游相关行业实现税收4.56亿元,同比增长24.47%。全州文旅经济从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进入2024年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业态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原生动力。主动把握旅游业发展大趋势,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动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打造出文旅综合体、夜景夜游、雨林徒步、亲子研学等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新业态新场景。


二是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作出取材于傣族五大叙事长诗之首的傣族章哈剧《乌莎巴罗》,在少数民族戏剧剧种和文艺精品创作上实现了新突破。同时,坚持“月月有节庆、季季有亮点、年年有精彩”,放大泼水节、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效应,着力办好特色节庆活动、讲好西双版纳故事,让游客有去处、有玩处、有乐处。


三是转型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以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为重点,推动歌朗河文旅综合体项目·向阳山、勐泐文化旅游区夜游打造及日游升级、景洪市“澜沧江、流沙河”流域城区段水生态修复及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神石国际康养大观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提前完成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1至9月,全州在建文旅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8%,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动力充沛。



景洪市在打造县域旅游目的地方面,有哪些工作重点?


近年来,景洪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推进“最美旅游城市”建设,云南省重要旅游目的地影响力和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一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擦亮旅游金字招牌。实施A级景区改造提升项目107个,告庄西双景、野象谷、傣族园、曼听公园、勐泐大佛寺等一批传统景区呈现新气象,游客数量不断攀升。新开工建设神石国际康养大观园、勐巴拉嘎洒温泉度假区、版纳时代、歌朗河等一批大型文旅综合项目,旅游承载力持续提升。布局乡村旅游业态,形成农文旅融合、城乡互动的新格局。建立完善旅游投诉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投诉率大幅下降。今年1至10月,全市接待游客预计达4950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二是加快最美旅游城市建设,让美丽的地方更加美丽。景洪市加快推进城市风貌管控、拆违拆临、纠违治乱、破损修复、绿化美化、清洁入城、门前三包、智慧城市、文明养成、管理监督“十大提升行动”,积极争取项目,全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数字城管等多领域数据共享,调整优化城乡、景区公交体系,游客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实施“生物多样性进城市进街道进社区”工程,打造特色街区、示范路段、口袋公园等100多个约20.5万平方米,城市新景观成为热门打卡点,“雨林景洪”成为全省五大绿美城市品牌之一。


三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让旅游城市更加安全。景洪市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提升治理能力。科学重构城区街道,细化调整社区布局,在主城区增设2个街道、51个社区。持续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工作,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今年,景洪市刑事警情和治安警情量分别下降23.3%、33.3%,各类民商事案件量下降33%。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得到游客群众点赞。


四是持续提升旅居品质,让城市品牌更加响亮。景洪市深入实施旅游促交流交往交融计划,打造“来了就是景洪人”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健全教育引导、管理服务、人文关怀措施,积极打造“15分钟服务圈”,开展文体活动进社区、康养医疗进社区等工作,推出“旅居季”“主题节”“乡村游”“周末赶摆”等活动,为新市民融入本地生活提供丰富平台和良好体验。积极落实保交楼、保交房政策,不断提升房地产品质,大力发展旅居市场。今年1至10月,景洪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7.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9.4亿元,其中外地旅居购房者占78.7%,到西双版纳旅居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接下来,景洪市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系统谋划,重点突破,加快推进“最美旅游城市”建设。



西双版纳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有哪些经验和成效?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实施“兴边富民、美丽家园、和谐善治、稳边固边”行动,高标准推进42个抵边村建设。截至目前,投入13.01亿元,实施项目1621个,在千里边疆绘就了“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和美画卷。


在“兴边富民”行动方面。坚持“组织化”实施。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抵边村建成农业示范基地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37个,通过订单收购、生产托管、务工就业等方式形成稳定利益联结,构建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新格局。坚持“多元化”推进。采取土地出租、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等形式盘活村组资源资产,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2023年,全州沿边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0.64万元以上。坚持“特色化”发展。以粮、糖、茶、胶、游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口岸+产业加工+跨境商贸物流+边境旅游+特色小镇”新业态,成立边民互市专业合作社,引入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企业。2023年,全州边境幸福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高出全州10.5%、全省33.1%;边民互市进出口贸易额69.9亿元,同比增长43.5%。


在“美丽家园”行动方面。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打造美丽中国边疆样板。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立法形式出台保护生态环境相关条例10部,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与老挝共建“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创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绿化美化。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边境基层治理,一体实施小庭院、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四小五化”工程,常态开展“美丽乡村大比武”“洁美人家”评比等活动,在边境线上建成了一批兼具本地民族文化和浓郁自然风光的唯美村庄。


在“和谐善治”行动方面。一是推动机构改革和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相融合,调整5%的州级事业编制向一线倾斜,平均为每个乡镇(街道)补充人员13名,有效缓解边境乡镇治理力量薄弱问题。二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42个边境村“全科网格”,用网格兜住群众大小事,实现“枫桥经验”调解室行政村全覆盖,勐海县打洛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边境幸福村建设融合,在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6条,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2023年再度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在“稳边固边”行动方面。全面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广泛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感党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边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边民守边护边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所、村村是堡垒”的稳固局面;成立6个国门“大党工委”、12个边境乡镇党建联合工作站,建成3个军警民融合发展示范点,建立“一线堵、二线查、三线治、四线控、五线守”联防联控机制,用好抵边户观察点、抵边联防所,把强边固防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边境最前沿,全州妨害国(边)境违法案件、电诈案件大幅下降,边境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来源:

云南发布



监制:玉 旺

责编:刘艳华

校对:赶 四

终审:斯斯龙、李 赢、刘 婷

编辑:刘 航



在看,让生活更好看

勐腊发布
勐腊第一权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