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我县在确保水稻丰产丰收的同时,围绕“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其他多种利用形式为辅”这一主要方向,积极探索肥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模式,让曾经犯愁的“生态包袱”成为抢手的“金色财富”。
收储运服务“一条龙”
深加工带来“市场化”
优生态推动“绿色化”
洋口镇如东景源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的收储厂区内,堆满了经过压缩的秸秆包,一辆辆装满秸秆的车辆驶入料场。负责人缪兵介绍,合作社常年可收储农作物秸秆26000吨,在保障地方用电、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避免了秸秆入河、入塘以及秸秆还田后农田退水给水环境带来的影响。“部分优质麦秸秆制成草食动物饲料,销往宁夏、甘肃、新疆等地;还有一些秸秆送到扬州纸厂,作为造纸原料。除了水稻秸秆,我们也收购油菜秸秆、麦秸秆,质量较好的油菜秸秆、麦秸秆统一销往如皋、海安等地的生物质发电厂用于发电,达不到标准的则送到沿海地区用于盐碱地改良,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缪兵说。
如东景源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在做好秸秆收运的同时,还解决了秸秆清运经纪人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带动起1000多人的秸秆清运经纪人队伍,实现增收1000多万元。村民张启桂说:“有这样的好地方,能让我们出来打打工,每年能增加收入15000元,也是蛮开心的。”
下一步,我县将围绕成本控制、收储体系完善、规模化经营以及产业化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谋划推进秸秆收储利用相关项目,积极探索秸秆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新模式,推动秸秆还田农机与农艺结合,努力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形成合力,构建起一套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全面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水平,实现秸秆“变废为宝”,解决农户“丰收后的烦恼”,为农业绿色化提供新动力。
全媒体记者:朱南州
通讯员:戴爱琴
审稿:曹雯雯 周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