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人瘫痪卧床,选择断食:人老了,如何能够有尊严的度余生

情感   情感   2024-11-25 07:57   辽宁  


我们的一生,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一来一去,浑然天成。

在生命的两端,幼年、老年,这两个时期无疑都是最为天真、脆弱的时刻。可截然相反的是,新生儿是希望,而老年人则是“寿长则辱”。

当然,其中这个“辱”字,并不是说有太多的不孝子女苛待老人,更多的是指,那种生活细节每一处都要依靠别人的无力感。

特别是有一些一生都活得硬气的老人,哪怕是依靠着子女处理屎尿屁这些事,他都会羞愧难当,浑身不自在。这个坎,除了身体上的病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关卡。

昨天,刷到这样一篇纪实:

陈司寇,北京101中学著名教师,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妻子。

93岁那年,陈老师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儿女们主张积极治疗,陈老师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断,“这是我的病,不需要你们管,由我独自来抗争。”

这个选择,是陈老师深思熟虑的结果。她认为子孙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事情,去打破他们的生活现状。

2017年,陈老师96岁,一直坚持自理的她,在各种疾病的侵袭下,卧床了。为了照顾她,儿女们请了24小时的保姆。

陈老师不能接受这种没有质量的生活,在10月17日,陈老师开始断食。18日,继续断食,只饮水。

19日,女儿冲了芝麻糊端到已经饿了三天的妈妈面前,这次,陈老师喝了。但是当女儿再次把食物端到她面前时,她拒绝了。

20日,陈老师不吃饭,不饮水。21日,陈老师继续水米不进。最终,在下午5时13分,陈老师终于耗尽了自己,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有人翻出陈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老人应当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快些,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陈老师终是用生命里,最后的一点气力,完成了自己的信念。

人生啊,究竟是美好还是凄惨?人在健康的时候,总是无所畏惧,觉得生命还长,未来可期。可当身体不再能支持理想的时候,便知这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便是来日方长。

我们无法去判定,陈老师的选择对错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人生,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便好。

人到暮年,着实艰难。人人都说亲情无价,可是无价的东西却是最不好衡量,也最不好把握的。

想必,没有一个人敢笃定,自己一直卧病在床,子女的态度。

是人就会有厌倦,就会有疲劳期,就会需要舒缓自己的心情和压力。哪怕你照顾的那个,是你最亲近的人。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想,若谁家有病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人,势必要匀出一个子女全职或是出钱请护工来照顾。

作为普通人,最怕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每个中年人都不敢病,不敢失业,不敢做自己……

在这负重前行的时刻,一分一毫的意外,都会拖垮一个人的人生,打破勉强维系着的平静,甚至会拖垮一个家庭。

人生总是充满了变数,劳苦了一生,期待退休后可以享受人生、安度晚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和疾病的缠身却让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人老了,究竟如何才能够有尊严的度余生?

与其畅想社区改革、机器人家政等等未知,不如先从自己能做的事情着手。

第一,坦然接受病痛,正视生老病死

身体机能的衰退,是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贪生怕死”不是贬义词,而是人性的必然。

拒绝病痛、生死,这种能力,不是人为可以到达的。不是你怕、你躲、你不接受,就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拿出自己应有的态度:坦然接受病痛,正视生老病死。

做到了这些,你就会要发现,自己的心境变得坦荡了、释然了,生活质量反倒提高了。

第二,接受不意味顺从,学会与生命“抗征”

接受生老病死,并不意味着什么努力也不做,去任由生命的宰割。

从中年以后,我们就要注重保养身体,到了晚年之后,更要学会与生命赛跑。

躺在床上,连吃喝拉撒都无法自主支配的人生,究竟还有怎样的意义呢?

多去做对健康有益的事儿,而不是放纵现在的自己,让晚年的自己为此买单。

第三,治愈身体的同时,也应重视内心的富足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相等的时间里,怎样去渡过,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

想让晚年的生活充实,除了尽力去延缓衰老病痛外,也需要保证自己精神世界、内心深处的富足。

如此,才不会把目光都集中在别人的陪伴上,才不会沉寂在寂寞中痛苦不堪。有思想、有期待的人生,才是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

即使白发苍苍,我们也不必去恐惧未知,不必去抱怨生活。原本这世上,就是你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如今也一定有能力给予自己最温暖的力量。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唯安的世界
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愿做你的情感聆听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