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2.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
3. 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
4.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这些举措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摇篮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体系的构建,将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纲要》提出,要全面构建:
• 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 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 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 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 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
• 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
• 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
这一系列体系的构建,将推动中国教育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突破与创新:教育改革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
基础教育:夯实国民素质提升的战略基点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基点。《纲要》在基础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1.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 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 促进学校优秀领导人员和骨干教师区域内统筹调配、交流轮岗
• 有序推进小班化教学
• 深化"双减"政策
•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 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
•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
•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 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 落实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
• 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 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 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夯实基础。
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新形态
深入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 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 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 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 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加快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政策环境 落实"新八级工"制度 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工资水平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
高等教育:增强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
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纲要》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
• 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 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
•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 加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力度
• 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
•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
• 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
•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
• 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
• 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这些措施的落实,将显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