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写作|“尊重生命”写作理念之班级实践

文摘   2024-09-13 19:04   福建  

校园写作

润泽生命

导 言

创校校长姚跃林先生曾说:“写作是延伸生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附中“校园写作,润泽生命”办学特色的影响下,“尊重生命”写作理念已经融入附中师生的生活中。初中2023级1和2班学生在暑期积极进行写作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暑期两个月左右间,学生发表作品10篇,获奖4人次。


发表文章和获奖作品







部分学生个人风采




邹佟



蔡昀暄




曾琳涵





李佳涵




李嘉麒








美文欣赏







话家乡

  2023级七年级1班  戴荧

寻常烟火巷,花灯初点亮,年年皆胜意,人间岁月长。

——题记


“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烟火染诗意,诗意在乡村。花开花落,四季轮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关于家乡的缱绻记忆。家乡正月火花彻夜飞舞的景象,是乡亲们心中独一份的浪漫,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夜色如青黛色的油纸般渐渐铺展开来,隐隐星光晃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街上人声鼎沸。大街其实不短,却从这头到那头都是人流,推推搡搡,大家都往街上探着脑袋,就连电线杆桩子上都有人落脚。夜色初落,倒真切体会到了鲁迅先生“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火把节欢乐的气氛蔓延开来,整条街望去一片红彤彤。

天色渐渐暗下来,一排烟火升空,烟花划破天际,在空中泼墨作画,彻底点燃了节日的热情。今年,我不再是路旁踮脚观望的小女孩,戴上口罩和安全帽,我跟哥哥一起抓着那根有我两倍高的大火把,加入了举火把的行列。


▲戴荧同学

街头“噼哩啪啦”的鞭炮响了起来,滚滚烟尘弥漫,热腾腾地奔向人群,人群一下骚动起来。“火把来啦!”有人高声叫喊,整条街即刻沸腾起来,街上谱起了上百米的鞭炮阵,烟雾弥漫,模糊了安全帽前的护目镜,我感到浑身涌动着一股热流,激动万分。朦胧中,向街道两边瞥去,老人们穿得都非常喜庆,站在街边笑得慈祥又安宁,火光映在他们的脸颊上,荡漾出岁月沉淀而来的幸福感;大路上,举着火把的年轻人昂首阔步,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他们走的是自信,是坚定,是对未来的憧憬。火把上熊熊火焰燃烧,干柴发出噼里啪啦的断裂声,应着群众的激情,映在这些年轻人的脸上,红得可爱,是坚韧的少年意气!

摘下头盔,汹涌的热气晃着眼睛,天已完全暗下来,我心头热潮翻滚,兴致丝毫不减,接下来,是一场盛大的烟花秀。

“东方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数百箱烟火齐齐升空,一朵朵绚烂美丽的烟花直冲云霄,如同一幅由光影编织的画卷。繁华烟火在夜空中挥舞出如羽翼般的华美弧线,裹挟着乡亲们美好的愿望,在夜空中绽放。如同万千彩蝶翩翩起舞,细碎的火花散落在夜空,交织成一片璀璨的星云,令人沉醉在这流动的色彩之海中。人群的夸赞声不绝于耳,肆意在夜空中绽放的美丽烟花使人们更加激动。滚滚鞭炮声,我扯着嗓子呐喊:“快看,他们来啦!”只见整个火把的队伍将书院围了一圈,火光热烈,连鞭炮燃尽后的尘烟都散发着节日滚烫的热情。

“咚——锵!”锣鼓声响了,精神充沛的小伙子们抬着神明,隆重登场。在广场上奔跑、跳跃、踏火堆,娴熟连贯的动作行云流水,锃亮的木架在火光映射下发出耀眼的金辉,乡亲们呐喊着。锣鼓声、鞭炮声、叫喊声交杂在一起,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看万家灯火,最抚平人心。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夜色仿佛也染上一片橙红,烈焰带着家乡人民最纯粹的愿望,炽热地燃烧着,绽放出我对故乡缠绵而又炽热的牵挂。村庄里,家家户户尚还亮着灯,火把安置于院落前的铁架,我们和乡亲们一起守着这个元宵夜。村子被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红意里,我凝望着,出了神…

这是我自小长大的地方,是我永远眷恋的故乡,是我往后浮萍他乡也忘不掉的乡情。

教师点评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讲述故乡的“火把节”,那个红彤彤的节日,那颗红火火的心,不管身在何处,我永远眷恋着故乡,字字句句皆是对故乡的深情,特别动人。

作者在介绍“火把节”的时候,写了村里围观老人的慈祥和幸福,队伍中小伙子们的力量和热情,还有小孩子们的期待和欢闹,娓娓道来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幸福图景。而“我”这个离开故乡在外读书的小女孩,也加入了举火把的队伍中,这是我对故乡的依恋,是回归故土,是文化传承。于习俗中见文化,更见文化自信,这也是本文立意深远之处。



(指导老师:孙胜男)

为心导航


2023级七年级2班 刘一霏

零散的灯勾勒出道路模糊的轮廓,导航的机械声打破夜的寂静:“您已偏离路线,已为您重新规划路线,请在前方路口掉头。”心中不禁升起一丝茫然,我必须按照导航说的做吗?
      年少的我,心中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期盼,想登上月球遨游太空,想潜入深海深入地心。可生活中无数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我的想象,无数的希望压在我身上,无数双手指着同一个地方,齐声说:“那就是你的未来。”
      总有人喜欢用“老师说”“家长说”来作为清规戒律的开头,可是,“我说呢”?学习古筝的这些年,每次弹奏的谱子都是老师准备好的,写满了老师的经验和叮嘱,密密麻麻,四四拍强弱次强弱,四三拍强弱弱,情感强弱变化早已写的明明白白,而我只需照着弹奏,机械练习到熟练即可。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向往独树一帜。沉浸在古筝中时,我想弹出自己的风格,这种感觉下的情感强弱变化总是和老师的标准大相径庭。在数次尝试后,我开始被告知,自己的理解还不成熟,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弹。

在考级的那天,我灵机一动,生出了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叛逆的想法:嘿,如果我按自己的理解去弹呢?
“你弹的和老师教的强弱也不一样啊。”考级上场前的一次练习,母亲紧紧皱起眉毛。

 “是,这是我自己的见解,我想按照我的想法来谈!”
        “唔……”
       持久的沉寂。只余下手机录音里的音乐,缓慢地流淌,我低头咬着嘴唇,我的技巧不可行吗?我还是太弱了?
       “妈,不然再……”
       “不”,母亲打断我,“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有时候听从内心深处的指引更重要,心就是你的导航。”


▲刘一霏同学

“拨、按、压”音乐从指尖流出,清脆婉转,如一双温润的手抚平母亲紧紧皱起的眉头,宽广的音,清泉般长长地流着,时而低缓前行,时而急转直下,时而轻击碰撞......我沉浸在舞台演出上,我想象自己像李凭弹奏箜篌引一样“芙蓉泣露香兰笑”,像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一样拨弄琵琶“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曲古筝映丹青,是而考级证书上通过的“十级”,也对我的离经叛道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前路坦荡,那里便是灯火璀璨,丰饶美丽。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不管别人规划的人生多么美好,前途多么光明,我还是毅然选择走自己的路。遍布荆棘,又何妨?迷雾萦绕,又何妨?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做主。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燕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我们依然可以一笑作春温。山前有路,山后必有曙光。身披黑夜的铠甲,披荆斩棘,向着初升的朝阳前进,欣赏沿途不一样的风景,怀揣热血走向未知。黎明前的黑暗如繁星背后的无垠黑暗,是希望孕育之地。正是因为经历了黎明前的黑暗,才知道黎明如此美好。
“小度,小度。帮我导航到光明的未来。
 “好的,已为您规划路最佳路线,预计需要一辈子。”“您已偏航,请在前方路口掉头。
“我的未来我做主。
“您会迷路的。
“不会,因为我的心在指引我,我的梦想会助我扬帆远航。

教师点评

“导航”这个话题非常好,作者由汽车导航联想到古筝考级中父母、老师的“导航”,大胆做出背离导航的选择,最终在母亲的呵护和引领下,勇敢坚持为心导航。这是关于成长的话题,青少年的成长和选择,父母老师的陪伴与放手,这个话题值得我们深思。


(指导老师:孙胜男)

此中有深意

2023级七年级2班  林妙涵

星霜荏苒,山河变迁。仰望历史长空,一丝欣喜不禁浮上心头:中华上下八千年,悠久的古国文明,代代赓续,绵延不绝!

子夜如墨,疏星朗月,文人墨客不禁文思涌现,或提笔写下:“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含蓄地表达漂泊他乡的羁旅之苦;或是徐行悲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寄托缱绻情思;亦或是中秋之夜思念亲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全天下人的美好祝福。

月华如水,在清冷的夜色中缓缓流淌,将古人的惆怅洗去,那一抹期待也成了光,照亮前路漫漫。他们曾幻想九霄之上、飘渺云翳中、皓月之上的广寒宫,渴望飞向碧空去触碰那轮明月。即便经过了历史的洗濯,人们对月亮的绵绵情丝也永远不会改变。

如今,“嫦娥”号和“天宫”号探月工程,将这脉烛火燃烧在月球上,古人的万千思绪仿佛有了依靠,掷地有声,慨然落地。从“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到“嫦娥五号”成功月球表面采样、绘制全球首套月球地质图,到“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智能采取月壤。

何谓创新?我认为,创新就是努力积累到足够程度的升华。古人对月亮的情丝在千年之后,成为了一场盛大而永恒的春天,凡其所到之处,万物复苏。奔月梦想曾经遥不可及,却在一代又一代人“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努力下,逐步走向了现实。正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用斗志燃起的熠熠火焰,追梦的烛火才得以代代相传。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字与中国文化的完美融合,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从2007年嫦娥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至今,17年的探索,中国探月工程完成了“绕——落——回”的三步走,2024年6月,嫦娥六号带着“蟾宫宝藏”平安回归,实现了又一个“世界第一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发了AR特效,邀请公众线上探索月球,公众可以“游览”月球全貌,可以体验“月壤”采集,采集完成后,将月壤送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我们对月球的探索焕发了勃勃新意。

“蹉跎者光阴如梭,有志者岁月如歌。”千年的中华文化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辉煌,推陈出新。广州醒狮非遗传承人赵伟斌设计出了全球首款醒狮体感机器人,机器人能够进行醒狮动作和打鼓,舞狮技艺与投影技术完美融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电子书法展示,自由度更高,变化性更强,具有更高的观赏性。科技的加持,让更多的普通大众感兴趣,也因此创造出更加多元的文化色彩。

再次仰首,如红炉点雪一般,我恍然了。中国文化的千年延续在于其民族凝聚力,在于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于其漫漫长途的执着,在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现今焕发出生命的新意。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新时代的我们应心怀一抹朱砂,以笔为戎,挥斥方逎,尽显少年风采,搏击长空,报效祖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踏着永生的花枝,担着梦想与责任,站在历史的长河上,赋予历史以未来的新意。未来的我们必将是最好的我们,未来的中国必将是最好的中国!今后的祖国必将逐步走向辉煌,闪耀寰宇!

教师点评

作者从“月”入手,抬头望月,仰望历史的星空,引出对于创新的思考。“望月”与“探月”体现的是中国航天人和航天精神的代代传承,推陈出新。作者不仅写探月,还写醒狮艺术和电子书法的创新发展,拓宽了文章的立意,彰显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关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者用清新的语言写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文章,既富有文学美,又体现了文本的思辨性。


(指导老师:孙胜男)




▲指导老师孙胜男


编辑|杨惠兰
材料|孙胜男
一审|原   强
二审|义   娟
终审|周永春 张自科 


厦大附中
培育和提升一流教育服务品质,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