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攻摄
相较曾经的3D电影盛况,如今却鲜有3D电影,而仅有的几部3D电影,比如3D巨作《沙丘2》在票房的表现上也十分惨淡。
甚至像《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明明有3D版本,可很多影院却选择2D版来排片。
曾经火爆的3D电影,到如今为何沦落到被影迷抵制的囧境?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就带着大伙一起好好盘一盘3D电影吧~
01
提到3D电影,国内的观众最熟知的就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系列了。
但其实3D电影并不是个新兴事物,甚至它的历史也并不比电影史短多少。
第一款3D立体镜,诞生于1839年,是由一位英国科学家查尔斯·惠斯通根据双眼成像不同的机制发明而成。
通过这幅立体镜可以看到立体的三维效果,但由于技术受限和制作放映3D电影昂贵的成本,直到1922年,电影史上才有了第一部采用了红绿立体模式的3D电影短片《爱情的力量》问世。
电影《爱情的力量》
不过,早期的3D电影基本都是短片,特效也基本是以枪、各类道具扔/指向观众来展示立体效果,3D电影对于观众而言,也只是作为“新奇玩意儿”来体验下。
比如,1936年米高梅公司拍摄的短片《Audioscopiks》凭借一系列冲着观众双眼方向运动的物体作为噱头来吸引观众观看。
电影《Audioscopiks》
50年代,随着天然视觉3D技术问世,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非洲历险记》诞生,此后3D电影迎来了一个“黄金年代”。
电影《非洲历险记》
02
从1952年到1955年短短三年时间内就有50余部3D电影上映,比如,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经典恐怖片《黑湖妖谭》、《恐怖蜡像馆》等3D版本。
电影《电话谋杀案》
电影《恐怖蜡像馆》
不过随着3D影片产量的增多,以及制作周期大幅缩短(最快两周拍完),影片质量也开始良莠不齐起来,再加上当时的技术仍不完善,在1955年,随着电影《黑湖妖复仇记》下映,3D电影的黄金期也就此结束了。
电影《黑湖妖复仇记》
在之后的数十年时间,3D电影也曾小范围的流行过。
比如,在80年代靠一些B级恐怖片,3D电影再次短暂回到了大众视线。
80至90年代,IMAX影院的兴起和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推动,也让3D电影经历了短期全球复兴。
B级恐怖片电影《13号星期五》
但由于缺少好的剧情和3D技术还是存在不足,随着观众的新鲜感散去后,3D电影也不得不再次退出电影舞台,只存在于一些游乐场所供游客娱乐。
03
来到21世纪,随着互联网、DVD等新技术的发展普及,大众有了更多休闲娱乐和观影的方式,这对电影和电影院产生了巨大冲击。
为了挽回观众,此时片商又将目光转到了“角落积灰”的3D电影。
经过不断尝试终于在2009年随着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动作大片《阿凡达》上映,3D电影再次复苏,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
《阿凡达》不仅全球票房大爆,也成为中国第一部10亿电影,带动了国内的3D热,去影院看3D电影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而且《阿凡达》的成功,让很多影院意识到3D重要性,纷纷开启3D影厅的建设。
在2009年国内3D银幕数量为800块左右,仅一年时间就扩张到了2679块。
此后3D影厅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跃至世界第二。
飞速增长的银幕数量,也急需要更多的3D电影来补充。
于是从2010年开始,各类3D电影如雨后春笋一般疯狂涌现出来。
其中,像《泰坦尼克号》这类转制影片在中国的大获成功,也让国外片商看到了3D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吸金能力。
而且3D的电影票价一般要比2D版贵上20%-30%,并且转制的成本却很低廉,这让片商看到了赚钱机会,于是越来越多进口片纷纷后期转为3D登陆国内院线,也就是“中国内地特供”的伪3D电影。
比如,2014年国内发行的3D电影有24部,其中有14部是后期转3D的。一些电影干脆直接把3D打在了片名上。
但由于是后期转制,特供3D电影的画面往往缺少纵深感,让观众觉得“太平”,没有沉浸感,甚至全片仅有字幕有3D感。
比如,2014年的《机械战警》只有开头的几分钟具有3D效果,此后甚至都不用戴上3D眼镜。
但这并未引起片商重视,反而进一步增加了特供3D电影上映数量,2015国内电影总票房为440亿元,其中有58%来自3D电影。
《超体》在上映时更是直接取消了2D版本,只发行3D版本,如此做法也让国内观众对于3D电影态度从追捧渐渐转变成了抵制。
甚至连动作片《谍影重重5》都在后期转制为3D,手持抖动的镜头,叠加一连串大幅晃动,搭配上昏暗的场景,直接给不少观众真看吐了,糟心的观影体验也将“抵制3D,复兴2D”的呼声推向了高潮。
到了2019年,各类进口片《X战警:黑凤凰》《黑衣人:全球追缉》《雷霆沙赞!》等纷纷采用转制3D格式上映,无2D格式发行。
2021年上映的《沙丘》和《007:无暇赴死》,片商更是弃观众抵制3D呼声于不顾,执意在国内影院大规模3D版本排映。
诸多做法也让3D电影彻底被国内观众所抛弃,哪怕是2022年真正使用3D格式制作,并由詹姆斯·卡梅隆亲自执导的《阿凡达:水之道》在国内的票房也十分冷淡,未达预期。
04
在短短几年时间,3D电影就引发了数次抵制狂潮,并从神坛一路跌至谷底,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影院的3D眼镜。
由于3D电影的特殊的成像原理,所以在观影时候必须要佩戴特配的眼镜,特别是自身戴眼镜的人,观影时鼻梁上就得夹着两副眼镜。
同时,佩戴观影时还不能摇晃,稍一动画面立马就变模糊。
这一场电影下来,无论多精彩的特效剧情,鼻梁太阳穴都会酸痛,沉浸的体验大打折扣。
其次国内各大院线配备的3D投影设备参差不齐,多数都是无法达到原片摄制与放映标准的影厅。
而且3D影像需要经过偏光屏、银幕和偏光眼镜观看,本就会损失不少亮度,平均画面亮度大概只有2D版本的一半以下。
所以,业界对于3D电影亮度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美国业界要求3D电影亮度设定为7FL(英尺朗伯,一种亮度单位),但国内由于监管缺失,影院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使用2D光效放映3D电影,亮度仅为4.5-6FL。
同时,眼睛在观看3D画面时,需要通过睫状肌张弛调节晶状体,在遇上特别暗的场景,长时间的观影也会造成视觉疲劳,可能出现头昏、恶心等问题,观影体验别提多难受了。
最后,除了克服上面的这些困境外,还有一个更坑的问题等着你,那就是大部分标榜3D的电影,全片仅有字幕是3D。
在3D电影最火的时期,你去电影院不管是看动作片、剧情片、爱情片,统统都给你硬上3D。
哪怕电影全片都无需3D特效,片商也要后期将字幕给做成3D,就为了卖出更贵的票价赚钱。
其实想让3D电影能够长久发展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选择权给到观众,而不是强行剥夺观看2D的权利。
因为有时候我们看电影,只是为了去欣赏那精彩的剧情,欣赏美轮美奂的画面,欣赏导演拍摄的高超手法,而不是去观看3D炫酷特效的。
(免责声明:文章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