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局:关于耕地保护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财富   2024-12-01 23:45   北京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和必要手段。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保障粮食供给,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守牢耕地安全红线,既是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亟需关注解决。

一、侯马市耕地保护现状

2023年,侯马市自然资源局在上级部门及侯马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根本宗旨,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认真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通过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加强违法打击力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坚守耕地红线。截至2023年底,全市耕地现状数量12.79万亩,有效完成了侯马市12.48万亩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但在耕地保护工作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发展加快,耕地保护压力增大

近年来,随着侯马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求增大,导致大量耕地被征用。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耕地闲置或者低效利用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耕地资源面临严重的矛盾,耕地占补平衡问题的解决压力较大。

(二)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无法满足耕地占补平衡

侯马市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小且分散,导致补充耕地的难度增大。同时,补充耕地质量难以保证,新开垦的土地区域往往条件一般,甚至较差,不仅开发成本高,而且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开发出的耕地质量(等级、等别)不高,而建设项目往往占用区位交通便利的土地,这种情况导致了补充耕地与建设占用耕地不能画上等号。

(三)耕地保护措施未能落实落细,仍存在新增“非粮化”“非农化”现象

“长牙齿”的硬措施没有完全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具体落实中,压力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仍未有效打通,特别是在农村基层,部分村“两委”干部仍有重“建设”、轻“保护”心理,对发现的违法占地问题不担当、不碰硬、不制止、不处理、不上报,致使一些违法占地问题难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理。

(四)耕地保护工作责任意识仍不足,相关部门保护耕地合力不够

耕地保护工作责任意识仍不足,相关部门保护耕地合力不够。主观上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仍需进一步加强系统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意识,耕地保护红线主体责任不够强,保障发展中突破“用地常规”,放松对产业供地和节约集约利用的约束,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监管仍存在死角。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利、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但因各部门法定职能各不相同,工作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基层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认识不统一、职责交叉、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同时,部门之间形成的政策合力不够。

三、对策建议

(一)通过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整治项目报备入库工作,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二)通过《山西省土地指标交易平台》购买易地补充耕地指标,缓解侯马市指标紧缺问题。同时,对于市级重点项目也可积极申请临汾市进行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保障建设项目的占补平衡。

(三)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坚守耕地红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防控耕地“非粮化”,加强耕地粮食作物生产的监管,确保粮食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考核的共同责任机制,努力将耕地保护责任社会化变成日常工作。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到农业农村,林业相关部门,防控耕地非粮化新增。

(四)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加大土地执法巡查力度,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把“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落细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新增问题发生,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来源:临汾市自然资源局

乡知乡见
三农领域的参考消息,汇聚“三农”重大政策和权威言论,在这里读懂中国乡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