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半月前的一个周末,我在家打扫卫生,突然门铃响了。我赶紧去开门,可外面却一个人也没有。
我正纳闷呢,刚关上门没一分钟,门铃又响起来了。我再次去开,还是没人,如此反复了好几次,真是奇怪透了。
于是我悄悄地站在门口儿,等门铃第一声响起,“噌”得一把拉开了门,结果,门外,依然是什么也没有。
这大白天的,可真是奇了怪了,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于是,在门外仔细查看,才发现,贴在墙上的门铃不见了。
而门口地垫靠墙边那里扔着一张叠成四方块儿的一元钱。
这是一块钱买我的门铃?
接下来门铃依然断断续续地响起。
这样的电门铃可控距离顶多一百米,所以,我可以断定,门铃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
我猜想,定是哪家的调皮孩子,摘了去按着玩儿。隔着窗户往楼下瞅了瞅,楼前的路上一个孩子都没有。
只看到小区阿胖他爷爷的背影,从东往西,不紧不慢地移动着。
门铃的丢失成了一个谜。
然而,就在本周六的下午,我和儿子从外面回来,却意外地见到了我家的门铃。
在小区角落里的一个车库门口儿,阿胖的爷爷正倚在一张破椅子上,眯着眼,他手里攥着的,正是我家的门铃。
那个车库,是阿胖爷爷的住所。
自从两年前,阿胖的爷爷从乡下来到城里,就住在这间车库里。车库门朝西,只有下午的夕阳能够照进去一会儿。
车库卷帘门后面,装了玻璃门。
我散步时,隔着门见过,里面有一张旧床,一张旧桌子,屋里堆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小区里的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据说是儿子家两室一厅太窄,住三代人太不方便,老人便以腿脚不方便为由,自己要求住到了车库里,不肯上楼。
话虽这样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因为儿子一家并不欢迎父亲上楼,儿子儿媳妇很少光临车库,只有阿胖经常来找爷爷玩儿。
住在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没有人喜欢去管闲事儿,更何况是家务事儿。
只是,许多好心的老阿姨会拿一些吃的东西给老人送去,邻居们也主动把一些废品给他,攒多了,他会换一点零花钱。
我们站在那里时,有一个阿姨走过来,见我们看他,就说:“这老头儿,也怪不容易,有点糊涂了,跟个小孩儿似的,不知道哪弄个门铃来,攥了好多天了!”
儿子说:“妈,我想起来了,阿胖家的门铃,跟咱家的一样!我同学家住他家对门儿,我见过!”
“哼!等阿胖他爸妈老了,走不动了,也让他们住车库!”
儿子突然加了这么一句。我不忍再看,拉着儿子走了。
老人的脑子糊涂了,而他的心,却跟明镜似的。
他的腿拒绝上楼,而心则一直在楼上。
不知道,等他的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时,是不是已经到了后悔的时候呢?
02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我和妈妈聊天。
妈妈突然问我:“过年了,咱们还做不做新鲜豆腐呀?”
我们家有个传统,每年腊月底都要做新鲜豆腐,这样正月里也能吃上鲜美的豆腐。
每年正月,卖鲜豆腐的摊贩都不出摊了,所以我们就在腊月底做个鲜豆腐。
我明白妈妈的心思,她其实想做,但妈妈年纪大了,这几次做豆腐的活儿都是我来承担。
听出妈妈的想法后,我赶忙说:“做呀!等腊月 28我回来,咱们做热酱豆腐。”
妈妈听了,脸上满是满意的神情。
这时,我不禁回想起妈妈年轻时,非常能干。
那时家里尽管很贫困,但是妈妈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
不管过年时多忙,她都要给我们每人做一身新衣服。
在那个没有缝纫机的年代,妈妈都是用买来的布料,然后亲手裁剪、一针一线地缝制成衣服。
如今,妈妈老了,想做什么事都得问问儿子。
所以过年的时候,我尽量让家里充满仪式感,准备的过年食材也尽可能丰富多样。
刹那间,我感慨这真像是一个轮回啊! 小时候,我们盼望着过年,满心期待能穿上新衣服,品尝各种美味佳肴。
那时,一切都得仰仗父母的安排与照顾。
而今,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妈妈或许也怀揣着许多心愿,可她只能默默看着子女,期待着子女能帮她实现。
我不知道天下究竟有多少子女,能够参透这岁月的轮回。
领悟到父母老了,也会像孩子一样,希望过年时热热闹闹的,餐桌上特别丰盛,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让过年充满一种仪式感。
其实,他们心里明白,每年的年夜饭,都可能是最后一顿。
他们要求的不多,可是,一定要记住,你千万不要给的太少。
假如有一天,你后悔了,再想回头,就会发现,已无路可走!
谢谢你能读到这里。我正在百岁山庄的小院里用自媒体赚钱。
如果,你喜欢写作,或是你也想在公众号等自媒体赚钱,请打开上面的文章。
里面有方法,有思路,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即可免费得到。
我会告诉你,我是如何在学习公众号写作一个月内,写出阅读量50万+爆文的,并通过这一篇文章赚到4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