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部办公厅1号文

文摘   2025-01-20 08:08   上海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想不错过内容,记得点下“赞”👍和“在看”⭐,最好星标公众号哦,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5年1号文件——《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更加聚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加关注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以扎实举措和实际成效,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制定本指南。


1号文件指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意味着未来将在科学教育领域有更多的政策指导更新,顺应国家旨在培养未来科技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战略。


结合同样刚刚出台的“青创赛新规”,我们认为科学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各类政策将会不断出台,以规范市场主体,规范运作机制,明确奖惩激励措施等。


👉 青创赛的“新规则”时代开启



Question

1号文件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01



科学类课程的师资配备及管理提级


通知要求:


(1)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确保科学教师具有科学类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

(2)配齐初中、高中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教师。

(3)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企业等力量,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



提高科学教育素养,配备充足、合格的科学类教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配齐配足科学课程老师之外,《通知》同时提高了行政管理级别,每个学校配置至少1名科学副校长,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提高科学教育的管理级别,以及重要性。



02



调动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科学实践场所


通知要求:


(1)开展研究资源建设,协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学教育相关部门力量, 充分发挥教科研等部门作用,开展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开展社会资源建设,全面统筹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自然场域、科技企业等,为学生构建多类型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组织区域内学校定期开展校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3)建立“1+N”结对制度。就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和科技企业等机构,建立校内外常态联动机制,推动校外观摩体验、科学探究、工程实践、专题研究、价值引领等科学教育资源与校内科学教育供需匹配、深度对接, 支撑校内课程教学、促进活动拓展、服务教研培训。


(4)高中学校可联合高校设立共享科学实验室、科研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参与课题研究和实验活动的平台。



可见,科学教育工作不光光是中小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联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协同发力,为中小学生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支持,提供平台。



0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实验能力


通知要求:


(1)将学生平时实验操作和参加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2)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纳入理化生等实验操作。


(3)实验操作任务的设计,要侧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机融入对实验原理理解、探究方案设计、科学论证、结论构建等方面的评价。


(4)将数字技术等智能化手段引入实验操作考试,提高实验考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依据《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 年版)》,分学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开全必做实验,增加选做实验,提高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比例,注重对学生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动手操作、思维发展等能力的考查。



《通知》强调了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要充分结合观察、实验操作等能力的综合培养,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可行地将实验操作纳入评价体系。



04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系统化改良升级,

提升科学教育的课后服务比例


通知要求:


(1)结合学校和所在地区特点,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有效应用地方课程、系统设计校本课程,聚焦思维发展、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科技人文等主题,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体育相融合, 形成跨学科学习项目, 支持学生每学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强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2)探索校际课程共建共享机制, 形成“一校一特色”、 “一地多特色”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利用模式。


(3)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兴趣特点,进阶式、一体化开展科学类课后服务。通过开展自然观测、科学探究、工程实践、创客活动、项目研究等,提升科学类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4)依托校内外科学教育师资,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的专业指导,支持有兴趣的学生长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和项目专题研究。


(5)打造“公益+市场” 课后服务供给体系, 创新社会资源购买和管理机制,将经实践检验和有关部门认可评定的,由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和校外机构等开发的精品资源纳入课后服务,完善校外资源供给方“白名单”制度。



《通知》要求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身特色,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校本课程,强调了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同时,明确了提高课后服务中的科学教育比例,建立“白名单机制”,采取公益、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科学教育的课后服务供给体系。也就是说,校外优质的科创培训机构,有机会进校提供科学类课程。



以上是我们带来的关于“科创教育相关”的分享内容。如您有任何需要咨询或探讨的话题,欢迎联系魔都鸡娃经纪人或在群里讨论。


近期热点文章

Latest Trending News

2025物理国家队名单出炉

交大密院终止合作

复附丘班正式授牌,华二丘班在全国比武大会上表现亮眼

全国丘成桐少年班年终峰会今日召开

坊间传言之“复附丘班”

黄浦区内“贯通班”来了——大同“卓越”、向明“振义”

旦旦营和华师大数学营的最新动态

 “全国超级丘班”落地上海华二,京沪两地优质资源合力辐射全国

一姐“贯旦班”SMK来了,这次压力给到了交附

盘点魔都各类“贯通培养计划”

2025届小升初,牛娃集结号,已经吹响!

一睹为快!上海小囡在今年化学决赛中的获奖情况

7年级直通清华局,上海小囡10+人进京赶考“全国超级丘班”

静安下场,加入小升初生源抢夺战

复旦数学营 / 第二届金秋营开始上课啦

2024年上海竞赛圈(一) / 数物化省队学校分布

复旦数学营 / 第二届秋季班已通知

丘班,又多了一条通往清华的新赛道

重磅!2024年数学高联上海赛区一等奖名单出炉

2024年物理竞赛上海赛区获奖名单出炉,一等奖82人,25人入选省队

思维100秋季活动报名开启——小升初择校的“金证”与“水证”之别

兰生的“严正声明”

CSP初赛涉嫌泄题事件

上海化学竞赛格局的新特点和趋势



我们有下面几个类别的交流园(qun),

🌱 豆蔻园:适合幼儿园阶段;

🌷 而立园:适合小学阶段;

🚣‍♀️ 彼岸园:适合9月份新五,小升初阶段;

🌼 不惑园:适合初中阶段;

☁️ 知命园:适合高中阶段;

🔬 数创园:适合对数竞、信竞等五大理科竞赛科学创新感兴趣的小朋友;

🌍 洋洋园:适合体制外;

✨ 逍遥派:(筹备ing);


目前,交流园(qun)都已满员,如果你想入园(qun),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添加“魔都鸡娃经纪人”微信号,并告诉她你想加入哪个园(qun),她会拉你

👇


魔都鸡娃经纪人
三个不同行业的职场闺蜜妈妈,带着五个娃一路前行(己经充分响应了国家号召)。 于是乎,我们想把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和感悟,记录下来。 在这里,你将看到大哥、二姐、三弟、四妹、小幺和朋友们的有趣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