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腰不舒服就先到咱们社区医院来看看,特方便。”在海勃湾区林荫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蒙医馆,医生王顺正在悉心为社区居民夏女士诊治。
王顺是海勃湾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主治医师。今年年初,他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对口帮扶,通过发挥蒙医特长,让不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过去,绝大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有“庙小、人少、技术不高”的偏见,身体稍有不适,就立刻选择到三甲医院就诊。现在,随着乌海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加快建设,医共体专家下沉基层开展结对帮扶,大幅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碑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选择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确定了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乌海市位列其中。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乌海市坚持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作为深化医改、完善分级诊疗的重要任务和抓手,以“城市网格化、区域紧密型”为工作方向,印发《乌海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患者共享最大化”为核心,组建由市人民医院、海勃湾区中医医院为牵头总医院,3家二级综合医院、15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覆盖全市居民,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紧密,意味着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围墙”逐步被打破,注重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与分级诊疗。
“当时老人出现胸痛、晕厥的症状,吃药也没有缓解,我们就赶紧去了乌达区人民医院,拍了胸腹主动脉增强CT,医生怀疑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病情复杂,再加上老人年纪较大,医院通过乌海市影像诊断中心线上帮我们联系了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会诊,前后十分钟会诊结果就出来了,特别快。”一位患者家属说,会诊结束后,经过医生一个半小时的抢救,患者手术非常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为进一步推动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今年10月,乌海市影像诊断中心成立,建立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层级诊断模式。通过乌海市影像云数据平台,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片、上级专家诊断、报告立等可取以及影像资料手机端随时查阅等,真正实现了患者在市域内任何一家医院做影像检查,其结果在其他医院都能够共享调阅,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中心成立以来,为三区疑难病例会诊20例、报告书写及审核138例,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全市医学影像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乌海市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主任王补在说。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乌海市不断深化医改工作,完善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均衡布局,筹建了专病诊疗中心,推进重点专科建设,推动资源下沉,优化集团内部转诊机制。
截至目前,下基层专家1349人次,就诊患者10842人次,区域医疗集团内累计上转18141人次、下转15128人次,以远程会诊、专家坐诊为重点提升大病诊疗能力,以紧密型医疗集团为载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用四处奔波就能便捷地找到知名专家看病,这是群众就医时的普遍心声。乌海市各级医疗机构与北京、上海等地区25家医院达成技术交流合作协议。截至目前,邀请外地专家1200余人次,接诊患者1.4万多人次,开展手术1600余例。“周周有专家、看病不奔波”让广大市民尽享优质医疗资源。
建设互联网医院、建立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打造“一站式”出入院服务中心,开通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夜间门诊等医疗服务,群众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改善。
截至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达77.86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如今,乌海人在家门口就医不仅实现了“有”,而且正在向“优”迈进。相信,随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深入推进,乌海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
记者:王江宇
编辑:杨正芳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王丽宏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