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术如花园,三才翻子赛牡丹。艳花虽有千万种,怎能比我三才翻。”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才翻子拳传承至今已逾百年。
三才翻子拳源于河北省文安县史各庄,系南开大学武术教练吴彩云所创建,后传于河北武术大师李玉良;李玉良传裴锦春、赵鸿斌和张建国(乌海人);张建国又在乌海传艺给赵海滨等人。其拳法以三才(天地人)为理,翻子为法,是内外合一、独特的传统拳法。整个拳法中贯穿着“三才”之象,“易学”之理,以“三”做根,如三易、三至、三能、三才等。三才翻子拳有防身、强身和修身功能,不仅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益人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拳法。目前,乌达区共有两位四代传承人刘东贵、张蒙军。
时代变迁,武术何为?他们用数十年的坚守与探索,为三才翻子拳的传承发展寻找答案。
习武之人,眉宇间有一股英武之气。“70后”的刘东贵、张蒙军说话中气十足,打起拳来也虎虎生风。
“男孩子嘛,谁没个武侠梦呢,从小就向往武侠小说里的主角飞檐走壁、行侠仗义。”刘东贵表示。张蒙军和师兄不一样,他的熏陶来自成长环境。父亲张建国是三才翻子拳第三代传承人,张建国少年拜师学武,后拜第二代传承人李玉良为师。家学渊源的张蒙军在父亲和师兄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学武,长大后也拜了父亲为师正式学习三才翻子拳。
刘东贵、张蒙军学拳,师父一直是他们的榜样。无论是一招一式亲自教学,还是对三才翻子拳的坚守与创新,他的行动都深深影响着师兄弟俩,埋下一颗传承的种子。
张蒙军告诉记者,三才翻子拳的基本内容涵盖武德、拳理、拳法、功法、器械等,有盘龙枪、三才剑、六合刀、开山棍共四种招式。崇德尚武,发扬民族精神,是三才翻子拳倡导的武德基本原则。通过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精、气、神,三者汇通一体,将人的体能推至最高极限,武功达到上乘。
“三才翻子拳没有什么气功怪招,都是原生态、草根性的东西,套路不多,共有4趟,每趟由二十几个动作组成,使初学者看了不发愁,打心眼里喜欢,很受人欣赏。”张蒙军表示。
“‘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就是对三才翻子拳最好的诠释。”刘东贵说,三才翻子拳法中还有两种特殊的功夫叫单操手和跑四门。单操手有其独特的练法和用法,跑四门是群战术,要求步法活,身法灵。三才翻子拳除拳法之外还有盘龙大枪、开山棍、三才剑、三才刀,有单练、双练,还有过去不外传的操枪法、操刀法、操剑法,其特点是无花巧姿势,讲究快攻。
近年来,乌海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11年起,刘东贵应学校的邀请进校园做武术教师,多年来在乌海市实验小学、乌海市聚英慧文学校、乌海市第四中学教授武术,并带领学生获得不少荣誉,目前担任乌达传习所负责人,广收门徒,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工作。
除了学生,还有不少成年人慕名而来。
“我是为了锻炼身体才学习的武术,打听了很久才找到师父刘东贵,正式拜师学武,渐渐身体感觉健康了很多。”第五代传承人纪中梁说道。同为第五代传承人的牛存良也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慕名而来。“本来只是为了打拳锻炼身体,现在逐渐体会到了武术的魅力所在,我要继续努力,将三才翻子拳传承下去。”牛存良说。
与此同时,乌海市鼓励传承人将非遗技艺整理成文字或音视频材料,做好传承技艺的档案留存。目前,三才翻子拳传承人张建国已出版书籍《三才翻子拳》,第五代传承人纪中梁为乌达传习所提供了场地和所需要的练习工具,为三才翻子拳的传承作出贡献。
记者:张丽阳
编辑:杨正芳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王丽宏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