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 轻轻松松关注
1900-1901年间的西藏拉萨老照片,由奥夫舍-诺尔祖诺夫(Ovshe Norzunov )拍摄。
如果要问,关于西藏拉萨的第一张照片是谁拍摄的,那现在可以回答大家,是俄国布里亚特僧人崔比科夫与诺尔祖诺夫在1901年拍摄,它们拍摄的照片被认为是“最早的西藏影像”。曾在1901年的法国《地理》杂志、1904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他们比英国人麦克唐纳和荣赫鹏在1904年入侵西藏时拍摄的照片要早了3年多。
19世纪末,俄国为了在对中国西部的渗透中抢占先机,开始培养国内信奉藏传佛教的少数蒙古族裔,为其对中国进行情报搜集工作。由于在语言、外貌、以及信仰上的相通,他们在潜入中可以更好的隐藏身份。
1900年12月5日,诺尔祖诺夫开始第三次进藏。他老老实实的选择了传统的“北线”。这一次他受到了幸运之神的眷顾。在乌兰巴托与六名随行人员汇合后,他们仅用了两个月零24天就穿越了中国西部的广阔戈壁(正常需要6个月时间),在1901年2月28日抵达圣城拉萨。
拂去历史的尘埃,
逆时拨动指针,
不用穿越太久,
我们去100年前的西藏看看......
1900-1901年间的西藏拉萨老照片,由奥夫舍-诺尔祖诺夫(Ovshe Norzunov )拍摄。
1901年拉萨,布达拉宫
1901年拉萨,藏族女子,她们赤脚走路,背上背着东西。
1901年拉萨,藏族女子
1901年拉萨,甘丹寺全景照片
1901年拉萨,旧皇宫,嘎丹康萨宫
1901年拉萨街道
1901年拉萨,牧场的牦牛
1901年拉萨,天葬台
1901年拉萨,从西北面看到的药王山,房子沿着山脊排列。
1901年拉萨,噶丹康萨宫。
1901年拉萨,从东南侧看到的丹吉林寺
1901年拉萨,药王山与玛布日山之间的佛塔。
1901年拉萨,驻藏大臣衙门
1901年,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1901年,桑耶寺
- 老照片,旧时光 -
01 | 20年代
作者不详
02 | 30-40年代
为了寻访先祖遗民,1938年,希姆莱奉命派遣以博物学家恩斯特·塞弗尔和人类学家布鲁诺·贝尔格为首的“德国党卫军塞弗尔考察队”奔赴西藏。
这支队伍还包括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他们受到了不了解他们目的的当地领主的款待,同时他们也用相机记录下了西藏的社会民风、寺庙建筑、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等相关的信息……
▲在拉萨过年,市场
▲在布达拉宫前的男孩
▲喇嘛的到来
▲拉萨街头(在市佛堂前)
▲拉萨,药王山
奥地利曾经举办过名为《Neujahr im alten Tibet》的展览,意思是「昔日西藏的新年」,主要展示的是30年代藏历新年时各种典礼的盛况。Heinrich Harrer拍摄的部分图片如下: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记录了昔日西藏拉萨、江孜等地的历史景观风貌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摄影师Dolan于1943年拍摄的西藏老照片
正吹着铜钦僧人。铜钦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铜钦分为三节,可以收缩,一般长3米左右,最大的超过5米。铜钦在吹奏时往往会放在架子或高台上,这样铜钦低沉而威严声音就能够传播的很远。
民国时期的西藏贵族妇女。照片中这位贵族妇女脖子上戴着一串佛珠和一个“嘎乌”。“嘎乌”是一种金银制成的护身佛盒,里面装着经书或一些贵重的物品,用以辟邪保佑平安。
民国时期拉萨贵族小姐。其实照片中的这位贵族小姐已经结过婚了,因为当时西藏未婚少女不编发辫的,照片中这位贵族小姐前额分发处都饰有用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制成的发饰,说明其已经结婚。
1937年2月14日,拉萨擦荣大人的屋内。从左往右是德勒饶登Dele Rabden的妻子,晋美车仁的妻子玛丽车仁,强珠卓玛Changchup Dolma。晋美车仁是锡金王室,锡金长久以来就是西藏属地,后被英印占领,他们这一支就留在西藏做官了。照片中间的就是他的老婆,擦荣的四小姐。
1938年德国探险队拍摄的西藏百姓。1938年德国派出了一支由生物学家欧内斯特·谢弗领导的探险队,对西藏人进行一项科学调查,以探索雅利安人的起源。期间他们还在西藏采集了大量的矿物标本和生物标本,尽管在入藏前他们承诺不会这样做。照片中这位西藏百姓长相酷似王宝强。
解放前一户西藏百姓家中的藏獒。藏獒是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大型猛犬,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不过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藏獒的记载了。藏獒体型高大,不仅能看家护院,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当时主要是寺庙和贵族们饲养。照片中的这只藏獒和今天的藏獒有些不同,看起来更加凶猛强壮。
牵着藏獒的少年。照片中这只藏獒头大、腿粗,毛量适中,看起来十分强壮威武。前些年藏獒热席卷全国,人们过分追求藏獒的骨量、毛量以及体型,用其他品种的大型犬与藏獒杂交,造就了一批“混血怪物”,要么头特别大,要么毛特别多,甚至眼睛都无法看到路,远没照片中这只藏獒干净利落。
1932年的一场“羌姆”表演。“羌姆”是一种跳神表演,在西藏不同地区、不同教派“羌姆”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反映了人们娱神、破灾、图腾崇拜的一种心理。因此每逢重大节日有“羌姆”表演的时候,很多信徒都会前往观看,以驱除一年中的邪恶,实现梦想。
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海拔高,与外界交流少,是当时的高原净域,神秘之地! 照片中的西藏武士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拿弓箭,脚下还踩着虎皮。(拍摄于1935年)
清末的藏兵
民国时期的西藏贵族。据统计,在农奴制废除前,西藏地区共有大大小小197个贵族。这些贵族主要出自“僧官系统”、“俗官系统”以及名门望族之后,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之间相互通婚,关系错综复杂。
民国时期藏历新年西藏骑兵游行。乾隆年间,福康安率军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人,并在西藏成立了藏军。此时的藏军作为清政府驻藏绿营兵的辅助部队,是清朝正规部队。道光年间,藏军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从此藏军成为了一支地方部队。这张照片拍摄于1941年,画面感是不是有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
民国时期戴着刑具的农奴。农奴制下的西藏,各级地方政权都有单独处理案件的权利,此外,部落首领、农奴主和寺庙也有处理案件和设置监狱逇特权。一旦农奴反抗或者没有按时交税,农奴主都可以任意处罚他们,甚至有时候纯属为了取乐。
这张照片中是东噶宗拉鲁溪卡(庄园)的“朗生”(家奴)达瓦,此时他已经结婚了,但是却不能同妻子在一起生活,还是在这马棚里过夜。在旧西藏,农奴已经被“物化”成和水、草、森林一样,他们都是农奴主的私有财产。
带着铁链劳作的农奴。在旧西藏,农奴占到当时总人口的90%,而农奴主却仅有5%。这些农奴主高高在上,通过不断压榨和剥削农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农奴却整日处在饥饿和生死的边缘。他们一旦成为农奴很难再翻身,即便结婚生子,孩子还将是农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后,农奴制被废除,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再也不受剥削和压迫。
03 | 50年代
(50年代图片均来自头条号《西藏老照片》)
▲传昭法会期间,甘丹赤巴在法会上讲经
▲五十年代的八廓街上还能看到这类公开售卖子弹的“弹药摊”。
▲图中摊上的“巴珠”是藏族妇女的重要头饰,在五十年代还相当热销,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大昭寺广场
1956年,沐浴节在拉萨郊外。
1956年,察隅,雨过天晴。
1954年12月23日,车队第一次开到了拉萨。
1951年,进军西藏途中,翻越泥巴山。
1956年,察隅,珞巴人群像。
1956年,察隅,珞巴射手。
1956年,日东草原,小牛犊。
1957年,拉萨,传大召•古骑士。
1958年,拉萨,节日的欢乐。
04 | 60-70年代
▲1963年拉萨郊区农民用庄稼将木制的小车装扮成彩车,庆祝中国成立14周年。
▲1963年正在建设中的布达拉宫广场
▲1965年,新建的拉萨大桥通车。
▲1965年拉萨,才旦卓玛在罗布林卡为群众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1973年,拉萨西藏运输公司汽车三队客车司机徐永顺夫妇和六个子女的合影。
▲1975年,红色娘子军在拉萨郊区的表演。
05 | 80年代
1981年,日本摄影记者Hiroji Kubota来到了西藏拉萨,留下了这些老照片。一直以来因为交通不便,去一次地处青藏高原上的西藏都非常的不容易。因此,拉萨在外人的眼里,一直都是个神秘的地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西藏牧区的牧民到八廓街朝拜的人慢慢多起来。
▲远眺布达拉宫
▲拉萨街道一角,那时的拉萨还很小。
▲1981年2月2日,正是藏历新年,大昭寺里挤满了朝拜者。
▲磕长头的朝圣者
1985年,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入口,排着长长的队伍。Marc Riboud 摄
拉萨布达拉宫前悬挂的经幡。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内部。
在拉萨大昭寺的前面,来自西藏各地的朝圣者正在磕长头。磕长头,是藏民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
各地的藏民到拉萨朝圣,他们绕着大昭寺转经。佩戴珠宝的男子在售卖他们的珠宝,来支付在拉萨的住宿费用。
大昭寺内的汉子,轮廓分明
朝圣者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吃糌粑。
任卓克草湖边。
任卓克草湖。
一条山路。
拉萨布达拉宫前的朝圣者。
甘孜寺庙的朝圣者。
纺织织布摊。
在萨迦村。
女藏民。
街头牙医,医疗条件很简陋,生意好像还不错。
萨基亚地区的鸟类迁徙。
捡柴火的小孩。
马路上的骑马人。
1985年,一位叫约诺·弗农·鲍威尔的英国人来到中国西藏。
在拉萨,他拍下了许多照片,多是拉萨街头的街景,有镶牙的牙摊、有磕等身长头朝圣的藏民、还有在街头打台球的小青年、以及穿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绿军装的人们……
▲在街头打简易台球的青年们
▲一位女青年的后座由于东西太重而翻倒
▲拉萨老城区来来往往的行人
▲拉萨街头的牙医摊,一名解放军正在拔牙。
▲ 1985年的拉萨街景,远处是布达拉宫。
▲ 1988年,西藏拉萨八廓街上到处都是流浪狗,它们没有主人,自由游荡。尤其到了晚上,八廓街就成了狗的世界。
06 | 90年代
▲ 布宫脚下
90年代的拉萨街头,藏民们摆摊售卖藏族的饰物和杂货,吸引了不少游客。
90年代的拉萨,一个藏族妇女正在接自来水洗衣服。
90年代的拉萨水泥厂,建筑在了群山脚下。
90年代的西藏白居寺,为与日喀则江孜县江孜镇。
▲ 出镜率极高的“友谊”店面
▲ 放学后的孩子们
▲ 街头转经的人们
▲ 拉萨城关区,酥油飘香
▲ 拉萨街道里的小“铁牛”
▲ 来自新疆的诱人干果
90年代的拉萨,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90年代的拉萨街景,那时的游人已经不少。
90年代的西藏,一个藏族朝圣妇女和她的女儿。
▲ 罗布林卡的记忆……
▲ 自行车的时代
07 | 如今
布达拉宫
八廓街©布兰顿文旅
大昭寺门前©布兰顿文旅
关于拉萨
神圣的布达拉宫,磕长头的朝圣者
虔诚的僧侣……
无论哪一个
都有属于他们年代的印迹
从上世纪至今
拉萨的变与不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答案
但有一样东西不曾改变
那就是他们一直坚守的信仰
西藏的信仰
从古至今
历久弥新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微信:wfy8812。电话:13305518199
欢迎投稿:
1,必须原创,文责自负;
2, 只要你好,我就采用;
3,摄影作品,诗歌散文;
4,全部打赏,都归作者;
5,投稿邮箱:824945453@qq.com
6, 商业合作可以私聊
推荐阅读:
7, 世界著名女摄影家之一王小慧
8, 著名女摄影师之二:自拍女王----辛迪.舍曼
9,著名女摄影师之三:时尚先锋---陈曼
10,(原创投稿)柳叶和锦鲤
12,(原创投稿)洛阳老城的味道……
13(特约稿)全球华人摄影大奖获得者---戚辉作品欣赏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