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都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属于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范畴。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高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遵循着从个体规范到群体团结再到态度内化的实践逻辑,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发展。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新要求下,民族高校应从课程体系、教师角色、集体活动、奖惩体系、审美教育和历史教育等方面重构学校教育系统,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培育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
关键词:民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