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广州交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电动自行车改装店铺。小e在现场看到有一辆改装“电鸡”,车主称时速可达100公里。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非法改装门店整治行动39次,查处门店180家。
昨日下午,记者跟随广州交警来到白云区长安南街一无名店铺,门前停着多辆改装过的电动自行车。据了解,其中有几辆电动自行车为交警在路面查处。其中一名车主叶某承认,其于1月1日晚在此店改装,电机从400瓦改到2000瓦。对于叶某驾驶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处以200元罚款,并责令其恢复原状。
交警部门将该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已对该店铺涉嫌非法改装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现场另一名车主称,其电动自行车经过改装,“花了1万多元,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他曾驾驶该电动自行车去海陵岛,也曾因速度太快发生两次交通事故。
“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后,将大大增加行驶安全风险和车辆自燃概率,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其风险主要体现在:
一是超速行驶,危险难控。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将导致整车重量改变,从而影响操控性能和制动性能;解除限速后,超速行为极易使电动自行车失去控制,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二是线路改动,容易短路。改装电动自行车首先改变的是电路,原本的细电线要通过大电流,电路就会不稳定,在充电或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引发自燃。
三是车篷遮挡,引发事故。在电动自行车加装车篷或者遮阳伞等,会遮挡视线,同时也加大了车辆风阻,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大风天气,易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引发交通事故。
随着非法改装行为出现,还会存在其他风险隐患,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据了解,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还可能面临保险公司不予理赔的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通行秩序,减少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广州交警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提供非法改装服务的门店进行整治,开展源头治理。“我们配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通过收集到的线索开展调查,进行深挖,综合执法,将执法触角从‘个体’向‘源头’进行延伸。”广州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非法改装门店整治行动39次,查处门店180家。
广州交警提醒,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广大车主切勿以身试法,非法改装车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已正式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将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城市道路交通通行环境。
【类别 原创】
【记者 陈子垤】通讯员 交宣
【摄影 胡瀛斌】
【编辑 骆福珍】
【图片数 2】※※
小e跑腿
长按识别或扫描上方小程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