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口中的“烂尾娃”,是多少普通人的人生

文化   2025-01-10 14:01   广东  












不难发现,无论是被指代还是自称,“烂尾娃”的主角往往都是年轻人。在本该最有资本肆意探索、大胆试错的年纪,只因为没有达到最初规划的目标,就被过早地定义为“烂尾”,实在是有些不合情理。


作者 | Owl
编辑 |尤蕾
题图 | 《银河补习班》



教育行业的焦虑永无止境:曾经“原版娃”“牛娃”“竞赛娃”等标签为中产家长营造了欣欣向荣的鸡娃前景,而如今,“烂尾娃”又成为了中产圈子里茶余饭后的高频词。


所谓“烂尾娃”,就是对孩子教育花费大量心思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停止投入,以至于眼睁睁看着曾经精心构筑的“鸡娃工程”轰然崩塌。


语义稍作延伸,那些被父母寄予厚望,却怎么也学不进去的孩子,或者从3岁开始读英文绘本,5岁培养文体兴趣,小学考完外语测试,却因为一次失利与理想高中、大学失之交臂的孩子,都可被统称为“烂尾娃”。


起初,这不过是家长之间的无奈调侃,未承想这三个字却精准地戳中了社会情绪,令不同的人在其中看到了各异的人生侧面,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烂尾娃”的调侃,戳中了谁?


有人看乐子,有人照镜子。一批成年人创造的词语,被另一批成年人狠狠代入了自己。


一些年轻人感叹自己“高开低走”的人生:曾凭借优异成绩考入 985 高校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却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相比,如今的人生似乎充斥着“烂尾”的模样。


正在鸡娃的父母看到后,无奈之下又颇有共鸣。500元一节的钢琴课上了不少,孩子看起来仍旧资质平平;从小带着四处奔波,最终孩子却厌学、休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喜欢用标签“装点门面”的大有人在,而另一批人更像是在用“烂尾娃”的标签隐匿无奈。显然,对于第一批创造这个词的中产父母来说,辛辛苦苦花了80万买楼烂尾,和投入80万教育经费孩子却没能“功成名就”,两者相比,谈不上哪个更心酸。


(图/《小舍得》)


更多置身在这铺天盖地的讨论中的人,听到的是焦虑的回响。人们渐渐意识到,仅仅通过拼命“卷”孩子、“卷”自己,已难以像以前一样不断向上。于是,“烂尾娃”成了大家自我调侃、宣泄焦虑的出口,在网络的助推下,愈发火热。


甚至还有机构抓住“烂尾娃”的势头,开始营销“烂尾娃重生”的培训班、家长训练营。高性价比留学、移民、买房广告,也借着“烂尾娃”的流量滋养新的焦虑。


在建筑行业,烂尾楼的说法一般指开发商资金不足,房子盖到一半停工了,无法按期交房的建筑工程。在教育领域,我们能套用商业逻辑,讲求投入产出比,将孩子的升学甚至人生成果量化为“标的物”吗?


把盖房与教育孩子类比本就不妥,毕竟高额的教育投入并不总是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回报,而孩子也并非商品,不能通过交易、互换来换取价值。


把社会内卷导致的问题转移到个人的“不成功”身上是一种不负责任。况且,家长嗟叹孩子教育“烂尾”的同时,孩子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深耕家庭教育多年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瑜一直在开设针对厌学、休学学生家长的线下工作坊。她发现,其中许多家长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考一代”,基于自身的经验,他们更容易给孩子灌输自身价值和成绩完全画等号的信念。


(图/《小舍得》)


通过超前学习,他们的孩子往往在小学阶段都是班级前五、年级前十的水平。但一旦升入强手如云的初中、高中,孩子用以前的努力程度换不回名列前茅的成绩,价值体系瞬间崩塌,这会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甚至会令他们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难发现,无论是被指代还是自称,“烂尾娃”的主角往往都是年轻人。在本该最有资本肆意探索、大胆试错的年纪,只因为没有达到最初规划的目标,就被过早地定义为“烂尾”,实在是有些不合情理。


泯然众人,等于烂尾吗?


在“烂尾娃”的语境下,似乎万物皆可“烂尾”:孩子没坚持学习一项技能是烂尾,没能考上梦想中的大学是烂尾,大学读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是烂尾……似乎只要偏离了最初的目标,都可以用“烂尾”指代。


诚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在如今的许多中产家庭中,父母们往往希望以自己的经验为导向,让孩子走上一条可预见的、低风险的、通往成功的道路。因此,为人父母者费尽心血为孩子的学习投入,本身无可厚非。


就像出现烂尾楼的原因在开发商而不在楼房,不尽如人意的教育成果的根源,都是过高的期望。用“烂尾娃”形容孩子时,往往是站在一种“我对你投入了,你就应该按照我的规划成长”的角度。


生硬地将把孩子的人生阶段划分为必须到达的一个个目标点,并拒绝接受任何可能的变化,那么一旦孩子成长不符合链条上的任意一个标准,就会经历期待落空的成倍失望。


诗人纪伯伦曾在《论孩子》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图/《欢乐家长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探索世界、塑造灵魂的节奏,当他们走上与父母的期望有所偏离的道路时并不意味着“烂尾”,而是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正常发展路径。


而那些主动把“烂尾”的定义往自己身上套,用“天之骄子最后泯然众人”“几十万留学回国月薪5000元”等看似反差感巨大的句子自嘲的人,也让这句调侃更加变味。


普通家庭的孩子,毕业后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用普通工作的收入养活自己和家人,虽然并不是什么影响世界的大人物,但仍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平淡地度过一生,怎么能称呼为“烂尾”呢?


在电影《好东西》中,在学校文艺演出时只能当观众的小孩王茉莉,在母亲王铁梅的鼓励下学习了架子鼓,却在首次登台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成为观众。放在“烂尾娃”的语境下,茉莉或许就是半途而废、泯然众人的最佳代表。


可无论是在学习架子鼓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对音乐的把控,还是在“鼓手”和“观众”身份之间转换的挣扎,都是茉莉在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验。


把任何一种生活状态视为美好生活的尽头都有失偏颇,没有人可以用“烂尾”否定另一个人甚至自己的人生。


“烂尾娃”这一说法之所以不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模糊了成功的定义。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中,新加坡教育部的副总干事在访谈中提到:现在我们把成功的定义定得太狭小了。有一份高薪工作,你就成功。这样的心态我们正在逐步地调整中,整个社会也必须重新评估何为“成功”。


(图/《他乡的童年2》)


成功究竟是什么?是考上名校、拥有高薪工作,还是拥有健康的身心、善良的品格,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答案本就因人而异。


起码在教育这个领域中,时间仍旧会给所有故事一个更合理的结尾。社会需要时间,培养起更宽容的氛围,接纳多样的人才;焦虑的家长们,需要时间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们也需要时间,成长为一个心志坚定、厚积薄发的大人。


校对:遇见;运营:鹿子芮;排版:小烨



读完点个【在看】👇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