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第五期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荟活动成功举办

学术   2024-11-18 17:36   北京  

11月14日,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CSIG青托俱乐部承办的第五期“CSIG理事荟”活动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由北京师范大学侯赛辉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能海讲席教授(CSIG副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CSIG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吕岳教授(CSIG理事)三位专家担任特邀嘉宾。此外,活动邀请到西南石油大学的赖欣教授和澳门城市大学的石泓纯助理教授担任与谈嘉宾。

活动开场,三位理事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展开了引导发言。

俞能海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行业。人工智能逐渐成为教师的辅助工具。尽管在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有一定进展,但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层次选择合适的智能方式提升学习效率,仍需进一步探索推进。他提到,人工智能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转变。此外,俞教授分享了他所在的中国科大把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学科结合的教育实践,并指出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最佳实践”,未来需要更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适合不同教育层次和学科的应用方式。
殷绪成教授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大学教育,尤其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影响。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各学科应将其纳入教学体系,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殷教授所在学校已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在课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术,以提升课程质量。他指出,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期望在编程、软件设计等课程中接触相关内容。人工智能不仅要融入课程内容,还要在课程设计中发挥作用,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和个性化教学。通过微专业和微课堂等形式,人工智能帮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殷教授还强调,人工智能课程需不断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
吕岳教授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学校选择传播学院和通信电子工程学院作为试点,尝试在不同学科和学生层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吕教授总结认为,文科和理工科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存在差异。研究生比本科生更主动使用人工智能,尤其在科研过程中。本科生使用人工智能的热情较低,但在引导下逐渐适应。此外,不同学科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不同,编程课程中大模型技术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应用有限。吕教授强调,尽管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有巨大潜力,但在教学方式、学生适应性和课程设计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在panel环节三位理事和两位与谈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哪些影响”展开了进一步交流。
俞能海教授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在大学教育中的局限性。他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但对于需要深度思考和分析的内容,单纯依赖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还不够,学生仍需通过自身思考分析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内容的目的,从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为解决10年或20年后遇到需要攻克科学难题时提供能力支撑。人工智能的应用应在国家监管下进行,以确保工具安全可靠可用。他还提到,教学的核心依然是通过知识传授等手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俞教授呼吁教育工作者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要谨慎,保持批判性思维,避免误导学生。
殷绪成教授补充了关于人工智能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和作用的观点。他强调,人工智能知识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无论学生的专业是什么,掌握基础的人工智能知识应当成为一种“必备技能”,类似于过去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应该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尤其是像大模型这样的新技术,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吕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应被视为有益工具,但不能过度依赖或神化。他类比计算器的作用,指出人工智能可以简化低层次工作,提升效率,尤其在信息检索和重复性任务中。他强调,尽管人工智能能减少人工投入,提升教育效率,但目前它仍不具备“万能”功能,尤其在教育领域仍有许多局限性。吕教授还提到,尽管在线教育迅速发展,面对面的课堂交流依然是教育的核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这些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因此,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实现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
两位与谈嘉宾也热情参与了讨论,并结合自身经历抛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西南石油大学的赖欣教授提到,人工智能可能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在作业批改等方面,这可能为教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她也提到,人工智能的使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她还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确保非深度学习领域的教师也具备必要的人工智能知识。她认为,各大高校应该为专业教师和非专业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一技术的应用。
澳门城市大学的石泓纯助理教授从文科背景的角度发表了看法。她提到,尤其是在生成式模型的快速发展下,人工智能正在影响学生的创意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语句快速生成海报或图像,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导致学生依赖人工智能工具,忽视创意和设计思考本身。石老师还提到了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带来的版权问题,特别是在生成式图像或设计作品时。她提出,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前瞻性,避免被技术变革所困扰,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最后,嘉宾们就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直播间观众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解答。嘉宾们不仅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了专业的见解,还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经验进行了补充说明,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整个直播过程中,嘉宾们之间积极参与讨论,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气氛十分热烈,整个直播间充满了活力与思维碰撞的火花。
“CSIG理事荟”活动每两周于周四20点举办。下次活动时间为2024年11月28日,期待直播间再会。





图像图形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普活动、素材征集通知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校志愿者招募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关于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通知
2024年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承办方征集中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发布图象图形技术的理论研究、应用推广、科学普及、专业培训、技术咨询、学术交流、出版专业书刊等信息,促进该学科技术的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