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昆十中教育集团首届“未来探索者”科创夏令营开营,来自西山区以及玉溪、大理、红河等州市的五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开启了一场为期6天的科技探索之旅。
科创夏令营课程设计以科创项目体验为基础,涵盖思维编程、机器人普及与制作、机器人竞赛、信息奥赛培训等。课程采取分类方式开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领域中获得成长。这次夏令营是昆十中的一次创新举措,旨在逐步打通和扩宽小学、初中和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渠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昆十中教育集团副校长李东霖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在某个学段、某个年级,甚至是某几堂课就实现创新素养的培养是不现实的。因此,学校尝试通过夏令营、科学营、学科营等特色活动,吸引对科创感兴趣的孩子,为他们创造共同学习的良好环境环境,从而形成对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保护、激励和科学引导的机制。
除特色活动外,昆十中通过课后服务的方式,探索在初中学段开设信息奥赛、C++语言学习等课程,并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从普及到选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高中阶段,昆十中通过书院制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元培养体系,探索创新性育人路径。其中,菁才班由学校学科尖优名师执教,引进高层次学科竞赛教练,积极探索“高考、强基、竞赛”一体化的培养路径。
学校2022级菁才班学生参加五大学科竞赛,仅数学、物理两个学科就有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近10名学生荣获二等奖,有5名同学陆续取得了北大“卓越计划”、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及创新试点班的测试资格。韦善、刘宇丞两位同学在第40届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奖后,入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新科学营,获得高二参加高考的资格,并在2024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少年班,但两名学生志向高远,选择继续努力冲击更高学府。
“在一本关于维度的小说里,不同的形状住在不同的王国。二维的平面王国中,住着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居民……”在初中的课后服务课堂上,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思维大碰撞》一书的知识点。
与普通的课堂不同,在学习《数学思维大碰撞》过程中,教师注重情景创设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个图形角越多,形状就越接近圆,可以把圆理解为拥有无穷个角的图形”等数学理念。昆十中课程建设处主任饶冬梅介绍, 《数学思维大碰撞》一书,是由学校数学教师编撰的校本课程,本书结合当下青少年的兴趣点和多位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在教学中需要拓展和补充的地方进行了完善,把数学知识和问题与校园真实情境进行了巧妙融合,通过阅读与思考让学生逐步构建起数学所需要的思维素养与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大碰撞》只是昆十中教育集团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云南省较早开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昆十中秉持“面向全体,关注个性”的办学理念和“给你更自信的成长力量”的育人目标,创造性的构建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求的求实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在初中、高中学段已经开设了200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其中,竞赛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平台之一。
目前,昆十中开设了五大学科竞赛课程,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级科创活动和学科竞赛获奖超过2000人次。仅2023年,学校就有13名学生在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有近50名学生获得省级二、三等奖。
昆十中校长谢晓玲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昆十中全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力争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昆十中教育理念的支持下,2021届7班学生许子绎获云南省信息竞赛CCF-S(NOIP)一等奖进入省队,获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物理竞赛省级二等奖等奖、化学竞赛省级三等奖,强基计划进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但他选择放弃,追求梦想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24届7班学生包晟获第40届全国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24届7班学生吴可非获2023年数学竞赛省级二等奖、生物竞赛省级三等奖,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华中科技大学;2024届7班邹政畅获第40届全国物理竞赛省级二等奖,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浙江大学……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昆十中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