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故事】(第37期)王政:精神文明先锋中队

文摘   2025-01-15 16:13   天津  


作者简介:王政,祖籍河北省枣强县,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下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入伍到天津警备区警备第三团,2002年3月自主择业。著有自传体回忆录《五十春秋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精神文明先锋中队

王  政

1982年底,我被任命为天津警备第三团一营四连副指导员。四连驻地位于天津最有名的解放路上。营房前面就是1887年建成的天津英租界维多利亚花园(今解放北园),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那个花园。

连队营房曾经是八国联军和国民党的营房。据说吉鸿昌在遭逮捕后,就曾经在连队的那个钢筋水泥构筑的没有窗户的军械库里关押过。这座外国建筑属于木质结构,没有考证过,估计也有上百年历史。

由于结构特殊加上年代已久,在木质地板里潜藏着无数的“不速之客”,令连队官兵苦不堪言。这就是让人肉麻的小东西——臭虫。一到夜晚这些家伙就会争先恐后的从地板缝里钻出来袭击熟睡中的官兵,咬得你痛痒难忍,是蚊子的若干倍。说起来有的人可能都不相信,这些臭虫不仅厉害而且数量庞大,有时候一个蚊帐里可以逮住一二十只。灭杀臭虫一般用倍硫磷、溴氰菊酯等药物,或用沸水烫杀及蒸汽喷杀等方式。

为了防止和杀灭这些害人精,每个床垫和床板上都要撒上“六六六粉”。不仅如此,还要定期用杀虫药在每个床底下进行烟熏,躲在床板和棕垫里的成百上千的臭虫就会落下来,在地板上密密麻麻的的一层,令人毛骨悚然。然而,由于臭虫繁殖能力极强,自然而然就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杀一次好一段,过些日子又会死灰复燃。一句话,我们的官兵太不容易了,奉献在前,享受在后,吃不好,睡不好,还遭蚊叮虫咬。之所以要写这个情节,主要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言归正传,四连主要担负天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三大机关的警卫,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其他省、直辖市的三大首脑机关多数都是由两三个连队分别警卫。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连队人员数量比其他连队都要多,经常保持在一百五十人以上,堪比一个加强连。
四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先进连队,特别是在部队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北京军区给四连荣记集体一等功,并把连队建设经验在北京军区乃至全军部队推广,新华通讯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各省级报刊纷纷在头版进行了连续报道,军内外数万人到连队参观学习。
上级首长把我安排在这样的连队任职,是对我的信任和重视。我也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83年元旦节这一天,我奉命到连队报到。四连身处天津市繁华的闹市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类似于上海“好八连”所处的南京路,对连队官兵的军事、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连队的军事训练、政治思想工作和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1984年1月,连队接到上级通知,警备师春节后将在我们连召开基层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届时全师团、营和基层连队主官都要参加。师、团机关都分别派出领导和干部组成工作组,对连队进行现场指导。
按照分工,指导员负责大会发言介绍经验,我负责起草发言材料和荣誉室规划、布置、展览,并向参会首长和人员讲解,连长和其他干部负责连队日常值勤和训练。
虽然身为副职,但任务却不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1月21日,我接到家里电报,爱人早产大出血,在西藏军区七十八医院抢救。据说医院当时没有符合她血型的血液,父母便向西藏军区第三招待所领导求助,招待所领导立即动员了不少官兵前往七十八医院献血,结果没有一个血型符合。
后来还是医院多方联系才找到了相同血型的人解决了这个危机。刚出生的儿子生命垂危,送到川医附属华西医院抢救。家里让我迅速赶回成都。连队其他干部都催促我赶紧回去处理。我心里也十分担心和着急。可现场会召开在即,时不我待,请假显然不合时宜。
在公与私的面前,我决定放弃请假,继续工作。我想,我不是医生,回去除了探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于是,立即给家里回了电报,告诉他们不能回去的原因,请家人费心照料。次日,母亲又打来长途电话催促我回去,说儿子由于生产的时候,手术钳伤到了头部,形成血肿,导致败血症,同时并发急性肺炎,情况危急,家里十分担心。
我接电话的时候,团政治处李主任正好在我旁边,从我手中接过电话与我母亲通话。听了我母亲情况介绍后,便让我暂时放下工作,立即回家处理。但只给了我六天时间。那个时候,从天津到成都要转道北京,且每天只有两趟,行驶时间在36个小时以上(特快且不晚点的情况下)。在慢慢熬过了两夜一天半时间,到达新津时已是腊月二十九,看望从死神手中解脱出来的爱人,在医院守护了一晚上。
次日,就是大年三十,吃过早餐便赶往华西医院看望病危的儿子。隔着防护玻璃窗,见他躺在恒温箱里,闭着眼睛,一动不动,甚是可怜,心里不禁隐隐作痛。医院规定在危险时期除了医护人员,其他人不能随意接触,给人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上的无力感觉。
鉴于这种情况,我计算了一下假期,当天必须动身,不然就会超假,这是军人的大忌。我赶紧托朋友订了一张当晚返回北京的车票。在医院呆了不到一天,大年三十晚上便带着遗憾和歉疚登上了返程列车,回到连队立即投入到了现场会的准备工作。在上级党委和机关的领导下,经过全连官兵的共同努力,上级在连队召开的基层建设现场会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正当连队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侯,为了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我国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精简整编,于1983年4月5日将担负内卫(8341部队除外)、交通、黄金、水电、消防、边防等任务的部队改编组建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各省、直辖市相应组建了武警总队,团改成支队,营改成大队,连改成中队,排和班不变。

我所在的四连改为第二支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从解放军序列脱离出来,由正规部队变为地方部队,一开始受改编部队的许多官兵或多或少都有些想法。经过学习教育后,部队官兵的思想弯子才逐步转变过来。部队改编并没有影响到连队建设。连队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为了表彰部队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1984年5月,武警总部在北京召开部队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双先”工作表彰大会。我所在的四中队也在受表彰之列。在这次“双先”会上,我们四中队指导员代表中队在大会发言,介绍了部队建设经验,得到了总部首长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发言材料即是由我主笔和总队组织处一名干事共同完成。

在这次会议上,武警总部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授予荣誉称号的中队只有两个。我们四中队被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锋中队”荣誉称号。另一个中队是在沙头角“中英街”担负执勤任务的广东总队沙头角中队,他们被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荣誉称号。

【我的军旅故事】栏目长期面向广大退役军人征稿。来稿请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自己在军旅生涯中,对自己的成长进步有影响、对自己的思想有启迪、对部队的发展壮大有经历的人或事。要求稿件精炼,故事性强,力求有益、有趣、有料。

请将稿件发送至邮箱:hpqtyjrbgs@163.com

或联系专栏负责同志马老师,电话:18815310688

注:投稿时请附作者联系方式,同时附15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不断增强退役军人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和平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23458181 联系地址:和平区唐山道77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