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周冬雨已经拥有自己的作品三部曲,《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后来的我们》在韩国热度都很高。
宋仲基看她是星星眼
在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自称是周冬雨粉丝
还在刚刚过去的釜山电影节中担任评委。
的确,周冬雨和汤唯一样,将浅淡清洁的文艺美感与明星的时髦质感融合,符合韩女的审美。
但周冬雨的个人风格成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一张抓拍上了外网热搜
早期因为身材过于瘦小,而脸又极致的清纯清淡(这也是她能被选做《山楂树之恋》女主而出道爆火的原因),很多红毯表现都被诟病像中学生。
后来在发现了自己的清淡鬼马少女赛道后,一路坚持和完善,反倒形成了自洽的风格。
在17年左右,这套白毛衣造型突然出圈。
小体量、多层次、薄硬材质混搭的造型,放大她轻盈俏皮的一面。
把过于瘦小无法驾驭高级质感这样的旧规律抛之脑后。
最近的釜山电影节穿搭,和17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她身上再一次印证:
能敏锐地感知到外界的负面评价但不为所动,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展现自己、调整自己,是主体性和审美能力的双重体现。
而主体性也会给审美能力添砖加瓦。
主体性是审美能力的前提,人越有主体性,越有审美。
Vouge盛典一出场就惊艳四座的国模王雯琴,神态会反应内核的稳定性
高美商的反面是美盲,用画家吴冠中的话说,“现在文盲不多了,但美盲有很多”。
何谓美盲?是特别爱美,但不知道什么是美;也是因为不懂美,但盲目追求美、创造美。
比如整商低;拍照拍不出美感;P图P得很夸张;穿衣服穿丑好几个度;家居装修选得杂乱无章…
基本都是审美感知模糊、迟钝,甚至缺失的体现。
唇部填充过度
那么如何像她们一样,在建立&提升主体性的前提下提高审美能力?
今天这篇不只是美学干货,还有易上手的实操tips给到大家。
之前说过,智感会影响审美,作为智感的一个分支,主体性的作用尤其明显。也就是以自我为标准,坚持本我,有原则有立场,有自我边界和掌控感,不被所谓的主流态度给裹挟。主体性强的人往往有高度一致的consistency,也就是内外执行一致,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人生。想拥有主体性,首先就要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尤其是对自我感受&情绪的诚实和接纳。因为感受力的敏锐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感受力越敏锐,生存体验往往更细腻丰富。她们通过分辨当下的感受,不断反刍过去的自己,在某些时刻究竟遭遇&感受到了什么。 从而确切地了解了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也就很难被他人判断带跑。氧叔想起《素食者》中长期被父亲、老公和生活压榨的作为家中长女的女主姐姐突然觉醒的时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仿佛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瞬间。这种对于痛苦的确信似乎存在太久,它就像等待时机一样在此刻显现赞了她的面前。在外界刺激下感受到深埋心中的情绪,才可能长出主体性的根。智性,intelligence,可以理解为觉知的能力,亦是一种行动的能力。想要拥有主体性,要在充分感受周遭的前提下,借助自身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一个经典例子,某部电影拍摄了城市风光,高楼大厦、霓虹闪烁,播放给非洲土著人看,结果土著人津津乐道的是角落里走动的鸡。没错,熟悉什么,就看到什么,认知层面的广袤程度决定了我们可感知范围的大小。想加入汪静王国的,看到的都是类似案例,大数据和信息茧房会加速决策过程。上小官;汪静反观有主体性的人,一定在是在认知足够广的前提下,修炼出独立内核。“好的女演员永远魅力无穷,去通过我们的电影、我们的角色去展示魅力,不需要花期长不长,花期那是花儿,我们女人永远都是常青树。”不同个体的不同认知,最后会体现在向外表达的能力上。看那些智美美人你会发现,她们一定不害怕向外表达,都拥有正向语言表达以及引领、说服他人的能力。这里举一个没那么恰当又很恰当的例子——小黄鸭,这些年努力学习英语,从张不开嘴到对话流利。长着非标准美女脸的她一直很有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审美水准也肉眼可见地提升。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主体性,还要看她对「被客体化」这件事的反应。有主体性的人会拒绝外界正反评价的操控,对不合理诉求勇敢say no。这里必须放上杨绛名言:我已经没兴趣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了,好与坏我都不反驳,我不想解释,更懒得解释,你能懂我几分,就是几分。“我很弱、我很愚蠢、我无法做得更好”这样的消极想法,并不是你真正的声音,我的真实声音在告诉我,我做得很好,我值得被爱。笃定,以自我为中心,跳出被爱的框架,最终做到不会被外界的人和事影响,更有主体性and强大。答案是:要么没有感受,要么没有认知,要么没有表达,要么不自觉被客体化。有人喜欢朋克,有人喜欢摇滚,有人喜欢文艺,有人喜欢古典,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个性化的爱好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大胆暴言,审美能力就算分不出高低,但也一定是有门槛的。好比看得懂莫奈之美的人,跟觉得这类作品只是风景图的,当然是前者审美比较高。简而言之,指对美的东西有所感知、判断、想象、创造的能力。也有内化:比如理解、解构、横纵向比较美学载体的能力,最终形成审美观念、审美逻辑。像三观、阅历、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构成了审美的大体区分板块。从感知、判断、想象、创造美,都跟个人主体性离不开。而是凭借主动地观察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思考画家的创作意图,再通过想象和联想,为作品赋予新的解读。第二步,在感知美的基础上,慢慢理解美背后的各种概念(拿人体举例,肤色、体态、三庭五眼、五官位置…)。举个例子,动物系长相、五行美人、四季长相…都是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发挥着对美的想象力。审美能力的最高阶段,不仅对美有着充盈的感知和想象,还能把感知到的某种审美元素融入到审美创造中。比如成为某种穿搭的icon、创立某种do脸风尚,再比如成为引流潮流的顶级智感美人。当然也有反面例子,比如连审美感知力都没打好基础,就开始进行审美创造、盲目do脸…为什么会这样?跟悟性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审智能力。只有在建立主体性的前提下坚持审美判断,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风格。话说回来,主体性是审美能力的前提,这并不意味着有了主体性就一定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先上结论:审美有天分的人是极少数,大多是后天积累的结果。模仿妈妈,模仿班里某个先懂美的女生,用一样的化妆品、戴同款发饰,逐渐奠定对美的学习、理解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明星&时尚博主,影视作品,艺术展览,名画雕塑,美学书籍…这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第一步:训练眼睛,有意识地积攒审美样本或者说灵感库。看得足够多,感受得足够多,天赋不足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审美方向。相比看花样百出的明星网红,模特作为衣服架子会令人更专注于衣服本身。从色彩搭配、廓形布料、体量比例、风格搭配…每一样都值得细细琢磨。三宅一生2025春夏秀场,澳大利亚华裔模特Venus He想要形成一套审美体系,也可以找到和自己原生基础相近的样本。由权重大的要素(身材、发型、穿搭)到权重小的要素(脸型、五官、妆容),一步步模仿、靠近。网传想整成baby的易梦玲,最近的美貌评价确实很高一方面能更直观地获取变美讯息,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对美的包容度接纳度。Newjeans风格不同,但全员都很清楚自己的外貌优劣势这种塑造可能是外表层面的:医美、穿搭、妆容,更可能成长层面的:事业、人际、学业…韩剧《安娜》,女主诱墨在阶级跃迁时,整体的智感随之迭代升级想拥有个性审美、提高审美能力所需要的,实际上正是不被任何美学思想所裹挟的、独立进行美学判断的能力。先提升审美能力,才能拒绝煽动,更客观地认识自身条件和变美目标,做出清醒的、适合自身的美学选择。郑秀晶的智性升级,靠放大智性元素&突出视觉重心:霸道骨骼+冷感五官+内敛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