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力抓改革促发展
——基层一线减负见闻
发文开会少了,抓落实时间多了
打开过去的手机日历数了数,有时一天开三四个会,“哪个会都得去,不去就会被认为不重视。但是,会开得多了、时间长了,两眼昏花、腰酸背疼,干工作的精力都会受到影响。”秦玉涛说。
如今,“发文开会才算重视”的思维发生了转变。秦玉涛到上级部门参会的次数少了,给村干部开会的频次也大幅压减。
前几日,为了不耽误参会的村干部调度秋收任务,阜宁镇把安全生产、秸秆禁烧、项目建设等事项放在一起说。“80分钟,全是干货,实实在在解决问题。”阜宁镇北寒村党支部书记宋德国说。
精简会议、严控发文、多项工作一同部署……基层干部的感受很直观,“轻松多了,有更多的时间抓落实、干实事了。”
发展电子商务是阜宁镇的重点工作。按以往,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会议应该是一个接一个,可是近半年时间,只召开了一次全镇干部大会,会上一并作了分工安排,然后紧盯责任落实。秦玉涛说:“开短会、说短话,‘捞稠的说’,关键是实打实干事。”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还要建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冰雪项目也在谋划中。”在去村庄调研的路上,秦玉涛谈起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迎检少了,走访多了
临近中午,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711矿区的长者食堂,迎来一批用餐的老人,仅需几元钱,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三菜一汤。
开办长者食堂,是许家洞镇干部入户走访、收集群众诉求的成果之一。
“以前走访没这么勤,很多心思都花在迎检上了。”许家洞镇党委书记雷科说,“有时,一个月迎检就有四五次。住宿、吃饭、用车……事事都要费心安排。”
如今,督、检、考不断瘦身,而且工作方式也变了,能看现场就不看材料,能暗访就不明查。
“我们来反馈防溺水工作的一些漏洞。”前阵子,苏仙区委督查室的暗访组突然来到镇政府。
“你们情况掌握得这么细?”雷科惊讶地问。
“我们来好几次了,没发现问题就走了。这次发现个别山塘水库的救生圈有缺损,就赶紧过来找你们。”苏仙区委督查室主任朱银珍说。
“感谢你们指导帮助。”雷科说,“过去迎检总想着推荐个好点位,如今‘四不两直’,接待安排减少了,更需要我们把功夫用在平时。”
这变化,惠及的是老百姓。“我们村是合并村,部分偏远区域的群众来村委会,要绕行将近1个小时。”许家洞镇兰王庙村党总支书记许海兵介绍,村里反映情况后,镇干部多次来村调研,实地体验路线,征求村民意见,两个月就修成了一条直通村委会的道路。
“迎检少了,走访多了,同样还是忙,但忙的意义大不一样了。”许海兵说。
工作留痕少了,服务百姓时间多了
“叔叔阿姨,把这个选项设置为快捷键放在桌面,就可以快速买车票了。”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河社区活动室,社区党委书记胡佳正在讲授智能手机应用,十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边听边操作。
“我可算知道年轻人为啥爱玩手机了,门道这么多。没人手把手教,我们哪里懂哟!”76岁的社区居民张莲莲笑着说。
“以前填表格、建台账、报数据、打卡五花八门的App,我们几乎被拴在办公室了,把这应付完,就已经很累了。”胡佳说。
现在,万柏林区依托县区智慧社区平台开发了“一键报表”“一键证明”模块,“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被有力遏制,各类报表减少192种。“重复性报表、临时性报表大幅精简。估算下来,每月社区填报表时间大幅缩减。”胡佳说。
痕迹少了,实绩多了。如今,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和群众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助老送餐、帮代办服务、防诈骗等学习班……社区活动越来越丰富,居民由衷点赞。“社区干部真为咱干实事!”张莲莲笑着说。
墙上牌子少了,群众脸上笑容多了
“在家门口办喜宴,社区提供免费场所,干部当司仪,一桌喜宴400元,比外边饭店便宜多了,能省两三万元。”在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昆阳馆,新人刘明、李秀正在举办婚礼,新郎父亲刘连庄喜气洋洋地说。
很难想象,热热闹闹的昆阳馆,曾一度房门紧闭、冷冷清清,20多块牌子挂在不同房间门口,有的门口甚至挂了两三块牌子。
基层阵地是服务群众的场所。“如今,牌子都摘下来了,我们把昆阳馆建成社区综合文化中心,里面有老年食堂、宴会厅、农家书屋、科普馆、书画室。”乔庄社区党委书记刘正光说。
“白天来下棋、写字,晚上来跳舞,别提多高兴了。”村民芷传臻笑得合不拢嘴。乔庄社区群众还自发成立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每月一场文艺演出,每年举办社区艺术节。
减牌子,也让基层的履职事项更明晰了,更能集中精力干事创业了。如今,社区规划建设了工业园,社区党委领办成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了社区服务公司,帮助22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都乐开了花。”刘正光说。
干部借调少了,为基层赋能多了
阳光洒在江西省会昌县清溪乡的山间,紫山药喜获丰收。
“咱这山药今年能卖完吗?”干活的村民们抬起头,向着地头喊一声。
“没问题!前几天我们又联系了一家商超,能销1000多斤。”清溪乡人大副主席邓国清一边帮农,一边大声回应。
此前,邓国清3次被借调到上级部门工作,他坦言:“毕竟是借调,时间一久总感觉不踏实,乡里的工作也变得断断续续。”
会昌县明确完善借调规范程序,加大监督检查,确保违规借调清理到人、清退到位。半年前,邓国清回到清溪乡,一门心思扑在为民服务上。
干部借调少了,倒逼县直单位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化工作部署,而基层力量更充实了,他们有更多精力扎根田间地头。“长远看,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会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曾伟星说。
一手抓减负,一手抓赋能。会昌县大力推动县直单位干部下基层,到一线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邓国清感受真切:“为了拓展紫山药的销路,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的干部带着我们搞市场调研,请大企业、大客户实地考察。今年农户的收益肯定少不了。”
减出实效,激发活力。如今,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放手干事,一心一意抓落实,在改革发展一线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