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吃盆菜~深港新年的味觉盛宴开启啦

时事   2025-01-03 10:53   广东  

今天是腊月初四

深圳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郁起来

崭新的红灯笼、喜庆的贺年曲

最撩拨人心的

当属那热闹的盆菜宴

陆续开启深圳人阖家团圆的序章

也串联起深港两地

关于新年的温暖记忆与深厚情谊


蛇口盆菜宴:

乡情凝聚的年度盛会


说起盆菜宴,不得不提去年国庆假期在深圳南山区蛇口学校篮球场上举办的一场盛大的盆菜宴。


当天,彩旗飘扬,鼓声震天,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上千名深港两地的蛇口乡亲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的已是白发苍苍,有的正值青春,他们身着盛装,相互握手拥抱,用家乡话亲切地交流。这里成为了深港情谊交流的生动舞台。


蛇口“拾光如初 乡情如故”盆菜宴现场。受访者供图


盆菜作为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饮食习俗,在深圳蛇口与香港地区流传已久,其起源可追溯到百姓南迁的艰难岁月,大家将有限的食材汇聚一盆,围坐而食,在艰苦中抱团取暖,久而久之,盆菜承载起了凝聚家族、团结乡情的重要意义,每逢重要时刻,盆菜宴便如约而至,成为人们传递情感的独特方式。


香港蛇口同乡会会长陈祺对这场盆菜宴感慨颇多。2024年的这场盆菜宴,是为庆祝同乡会成立十周年而精心筹备的,意义非凡。自2014年成立以来,蛇口同乡会始终秉持爱国爱港、服务乡亲、促进交流的宗旨,是维系深港情谊的重要力量。


盆菜宴的举办地点选在蛇口学校,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情感缘由。陈祺动容地说:“超过90%的香港同乡曾在这里度过他们的求学时光,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承载着大家儿时的记忆,浸透着浓浓的乡情。”


蛇口“拾光如初 乡情如故”盆菜宴现场。受访者供图


宴会上,头发花白的长辈们重逢的那一刻,眼中瞬间泛起泪花,双手紧紧相握,仿佛时间都定格在了往昔的岁月里。年逾古稀的李大爷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说:“几十年了呀,学校变化很大,可咱们这情谊,是一点都没变呐!一看到你,那些小时候一起念书、玩耍的日子就全想起来了。”老友们相互打趣、开怀大笑,校园里回荡着满满的欢声笑语。


筹备一场盆菜宴并非易事,让数千乡亲都能尽情享受这场盛宴,所需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蛇口湾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伟明率先站了出来,慷慨解囊。在他的带动下,其他股份公司纷纷响应,许多旅港老前辈也伸出援手,大家齐心协力,将这场盛会办得热闹非凡。


蛇口“拾光如初 乡情如故”盆菜宴现场。受访者供图


鹏城各地盆菜拼图

勾勒深港情缘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各地的盆菜犹如长卷上风格迥异却又同样绚丽多彩的拼图碎片,它们各自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拼接出多元厚重的岭南年俗风貌,同时也巧妙地架起了深港两地割舍不断的情缘,让味觉与情感在此深度交织。


宝安西乡,封存着传统盆菜习俗的古老密码。


一盆盆飘着香味的大盆菜上桌,食物和人心为团圆而凝聚。这道历史沉淀的传统佳肴,早已超越了其作为一道美食的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对于从小在西乡长大的人来说,一年中会有两次过年,一次是春节,另一次是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


在2024年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活动期间,蔡女士从香港专程赶回来参加盆菜宴。她在西乡出生,在香港居住,当天一大早,她带朋友一起喝早茶,在西乡周边逛了一圈,然后带香港朋友来这里品尝盆菜。蔡女士表示,“我的家乡每天都在变得更好,我们对家乡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当然,在短时间内制作满足上万人的大盆菜绝不轻松,西乡北帝古庙理事黎宝表示,她主要负责盆菜的预订和协调等工作,前后已经忙碌了很多天,街坊邻居都主动帮忙搬桌子、整理现场等,大家十分和睦,前来帮忙的就有200余人。


“大盆菜吃的是过程,吃的更是团圆。”土生土长的西乡人徐浩浩说,食材的集合,也是人的聚合,大盆菜是一场号召动员团聚的仪式,是团结协作后的愉快,更蕴含着文化历史、地域人情的味道。


西乡三月三盆菜宴上大家喜笑颜开。(资料图片


坪山的客家村落,则赋予了盆菜别样浓郁的客家风情


村子里,客家阿嬷们围坐在一起,手法娴熟得如同行云流水,酿豆腐这一拿手好戏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们把剁得细腻均匀的肉馅,小心翼翼地填入豆腐泡中,填得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缝隙,下锅一煮,肉馅受热溢出鲜美的汁水,与嫩滑的豆腐完美交融,咬上一口,汁水在口腔中四溢开来;梅菜扣肉更是一绝,精选的五花肉先经水煮去除多余油脂,再放入热油中炸至表皮金黄酥脆,最后与腌制入味的梅菜一同放入蒸笼蒸制,出锅后的扣肉色泽暗沉泛红,用筷子轻轻一夹,软糯得微微颤抖,梅菜吸饱了五花肉的油脂,变得咸香扑鼻。大锅里,各类食材你拥我挤,热气腾腾,每一口品尝,都是在翻阅客家先辈翻山越岭、扎根岭南的奋斗史诗。


每逢盆菜宴,不少在香港的客家后裔都会拖家带口回到坪山祖籍地,长辈们瞅准盆菜上桌的时机,总会拉着小辈们的手,把那些艰苦又热血的家族往事娓娓道来,让年轻一辈在唇齿留香间,将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客家精神深植于心,代代传承。在坪山与香港的客家群体之间,盆菜成了维系家族亲情、传承文化根脉的坚固桥梁。


福田下沙人吃大盆菜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


事实上,大盆菜的制作,在港九地区的九龙、沙田、大埔、元朗、上水和深圳的宝安、南山、福田、罗湖各区沿海一带沿袭成风俗,但其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保存完好的只有沙头下沙村。沙头下沙村的大盆菜2002年创下3800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总部有关人员当场颁发证书:“最大规模民间宴会——大盆菜宴”。



下沙大盆菜宴举办的时间多在每年的元宵节,地点在下沙祠堂外的广场上。开宴前广场上鞭炮齐鸣、锣鼓震响、龙狮起舞、热闹非凡。继而在广场上摆上几百张八仙桌,成千上万人同时开宴,规模十分庞大。下沙黄氏后裔广布世界各地,每年,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黄氏宗亲代表,港澳台等地的黄氏宗亲代表,以及中国内地多个省、市的黄氏乡亲代表与下沙父老乡亲聚集一堂,同吃团团圆圆的大盆菜,场面热闹壮观。从1995年开始,吃盆菜就成了下沙村居民、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庆祝元宵节的特殊形式。


2024年元宵节,福田下沙“万人大盆菜”活动现场。晶报记者 高志明/图


传承的情脉

双城共赴未来


盆菜,作为深港两地共有的文化瑰宝,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蕾上的记忆,更是一条传承千年的情脉,激励着双城携手奋进,共赴未来。


博物馆无疑是守护与传承盆菜文化的重要阵地。深圳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盆菜文化专题展,从历史古籍、考古文物中寻觅盆菜的起源踪迹,泛黄的古籍书页上,模糊的文字记载着往昔岁月里盆菜的雏形与变迁;古老的陶制炊具、餐具,静静陈列在展柜中,无声诉说着曾经围坐共食盆菜的温馨场景。配合着栩栩如生的复原场景、生动详实的多媒体解说,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展示盆菜文化的前世今生,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盆菜文化的传承火种在新一代心中悄然种下。


教育领域,也成为盆菜文化传承的有力支撑。深港两地的学校将盆菜文化巧妙融入校本课程,课堂上,老师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盆菜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寓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亲手制作迷你盆菜模型,从模拟食材准备到小心翼翼地搭建造型,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盆菜文化在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文旅产业更是瞅准时机,为盆菜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一系列以盆菜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游客们穿梭在深圳的古老村落、香港的传统围村之间,既能欣赏到岭南水乡的旖旎风光,又能亲身参与盆菜制作体验活动。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盆菜,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油然而生。这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前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更是让盆菜文化随着游客的脚步传播得更远更广。


2024年12月5日,第七届深圳盆菜节在深圳市盐田区海鲜街举行。主办方供图


商业领域也不甘落后,每逢年关,各大电商平台携手酒楼超市推出特色盆菜礼盒。这些礼盒包装精美,融合了两地的文化元素,里面的盆菜食材经过精心挑选与保鲜处理,只需简单加热,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就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


盆菜

承载着往昔岁月的深情厚谊

托举着未来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让深港两地的情谊如盆菜那四溢的香气

岁岁年年,悠远绵长

今年

也欢迎大家来吃盆菜~


来源 | 晶报

记者 | 赖良青

编辑 | 刘珂


往期推荐

逮捕尹锡悦,正在执行!

新年第一波冷空气来袭!1月份还有三波,春节前那波最“狠”!

周知!深汕西高速收费上调

世界最长寿奥运冠军去世,享年103岁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晶报
深圳报业集团主管、深圳晶报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新媒体。这里有感动的故事,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让我们一起发现更美好的世界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