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作息:在规律中重焕活力
二、养情绪:在工作中寻得安心
近年来,“提前退休” 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人梦想着攒够钱,靠利息过上不用上班的日子。然而,某博主在直播中揭开了这看似美好的理想生活背后的另一面。200 万的存款,每月 4000 多的利息,除去房租,平均每天只能消费 87 元。想要心仪的东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向往已久的旅行,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有时为了几块钱,还得跟人争得面红耳赤。长此以往,原本脾气温和的人,也变得敏感脆弱,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
曾经,我们总以为情绪不好是因为工作太忙、加班太多。但当经历过为钱发愁的日子,才会明白,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是我们内心安宁的底气,能让我们心平气和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作家中村恒子有了孩子后,选择辞去工作,全职在家带娃。起初,丈夫的收入足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可随着时间推移,频繁开口向丈夫要钱,让中村恒子变得爱胡思乱想。听到丈夫和邻居聊天,她就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在抱怨自己太会花钱;孩子哭闹几声,她就忍不住大吼大叫;当听到乡下的母亲想搬过来住时,没有存款的她焦虑得整晚睡不着觉,满心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她深知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决定重返职场。当手头有了事可忙,家里那些鸡零狗碎的烦心事仿佛都被暂时抛到了脑后。每到发薪水的日子,看着账户里增加的数字,想着能给家人和自己买些心仪的东西,她心里就充满了掌控人生的踏实感。尽管人到中年,依旧要操心父母的健康、孩子的学习,但工作就像熨斗,熨平了生活的褶皱,让她不再像以前在家时那样焦虑不安、手忙脚乱。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焦虑和痛苦大多与钱有关。而上班,不仅能解决大部分的情绪问题,剩下的那些,也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慢慢得到缓解。新的一年,认真对待工作,看着账户上不断增加的数字,那便是治愈情绪的良方。
三、养心态:在磨砺中修炼自我
过年期间,听到很多刚进职场的晚辈抱怨工作中的不如意,诸如任务繁重、同事关系复杂等等。要是早个十来年,我或许会和他们一样义愤填膺。但如今,我愈发明白,工作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对心态的修炼。
刚毕业时,我们怀揣着一颗玻璃心,在职场这个大染缸里,稍微受点委屈就觉得世界崩塌。可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渐渐学会在工作中遇人修心,遇事修性。
就像日剧《半泽直树》里的主人公半泽直树。分行行长擅自借出 5 亿日元贷款,贷款收不回来后,行长为了自保,竟向总部汇报称半泽才是业务负责人。代替上司接受处分的半泽,心中满是愤懑,接连喝了几天闷酒,甚至想过辞职一走了之。但看着家人充满期待的眼神,他决定调整心态,把自怨自艾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他四处奔波调查、艰难取证,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终于,成功追踪到借款人的海外资产,收回了那笔巨额贷款。这不仅让他自证了清白,还向总部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后来,当他升任总行高管时,当初那个甩锅给他的上司早已被银行辞退。
工作,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没有人从上班第一天起就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挫折与刁难。区别在于,有些人在挫折面前变得怨天尤人,满心都是对世界的不满;而有些人却能在困境中把内心打磨得温和而坚定,将每一次的挑战都视为成长的契机。
张小娴说过:“击垮我们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的心态。” 当我们把上班当作修养心性的道路,那么工作中遇到的一切,无论是刁难还是机遇,都将成为成就我们的基石。
“现实有很多事情无法掌控,但如果好好工作,一切终会重新回到秩序之内。” 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提前退休后的无所事事,而是在工作中实现带薪养生。用养生的心态去上班,调养作息、滋养情绪、涵养心态,我们就能在忙碌的工作中不被杂念裹挟,在颠簸的生活里走得从容淡定。
加星标,接收第一手讯息
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咨询·培训需求联系方式:020-39073903
投稿·入群·交流微信:Hlean-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