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芝麻都是来自马里的。”在湖南湘江新区中非青年创业基地里,马里项目孵化站负责人孔特正介绍着他家乡的产品。
这些芝麻都是来自马里的。”在湖南湘江新区中非青年创业基地里,马里项目孵化站负责人孔特正介绍着他家乡的产品。
孔特(Aboubacar Garba KONTE)来自西非的马里共和国,2016年,孔特坐上前往北京的飞机,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
求学期间,孔特曾在中国一家太阳能电动车工厂参观,这次的经历,不仅让他萌生出通过太阳能缓解非洲用电困难的想法,同时,也打开了孔特在中国创业的大门。
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该国一直面临电力资源紧缺。据统计,马里约95%的人口依然无法稳定获得电力供应,农村地区的通电率仅为20%左右。
“如今,非洲的人口越来越多,电力供应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我来湖南的使命,也是为了寻找解决非洲用电问题的方法。”孔特说,非洲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他希望能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实现中马里之间的技术转让,将太阳能电动车推向非洲市场。
2021年,孔特毕业后,前往广州创业,并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技术转让的公司。2023年,作为公司代表,孔特来到长沙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并了解到了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据了解,中非青年创业基地由湖南湘江新区牵头打造,致力于助力中非青年创新创业,着力于基地中非项目孵化,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基地已与50余个非洲国家的超200家政府机构、商协会、企业建立联系。
“当我发现这个平台时,我知道这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它为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参会过程中,日益开放的长沙,也让孔特产生了新的想法。那一年,孔特不仅将公司从广州迁至长沙,还把家也安在了这里。
“基地不仅帮我完成入驻手续,还申请了专家公寓,并帮忙解决小孩上学的问题!现在,我准备在长沙建立第二个家,希望我的孩子能在这里快乐长大。”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基地的贴心服务,使得马里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自入驻以来,孔特顺利走访了长沙十余家企业,并对接马里当地商会和数十家企业。
“最近,我们正在与湖南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对接、沟通,计划携手在马里推动以巴马科工业园为起点的一个大型太阳能系统项目,解决当地电力缺乏问题。让万家灯火也能在非洲点亮。”谈及未来,孔特充满信心。
在长沙,像孔特这样在异乡扎根创业的外国人不少。这些追梦者背后,汉斯·阿克曼(Hans Georg Ackermann)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汉斯来自德国,是实行国家新规后,湖南省第一个获颁“中国绿卡”的德国籍专家。他与中国的缘分,还得从1985年开始说起。彼时,作为西门子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的汉斯,主要负责经营中国区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工作。
长久在华的工作经历,以及中国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汉斯对这片土地逐渐产生归属感。2008年,汉斯选择留在长沙,并担任湖南湘江新区商务顾问,利用自己多年的在华工作经验与人脉资源,助推长沙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在中国工作了这么多年,并将我的三个小孩抚养长大,感谢中国。现在是我回馈中国的时候了,我很高兴为之服务。”汉斯说。
作为在华生活多年的外国人,汉斯深知,外国人要想在长沙发展,交流问题就必须解决。“外国企业进入长沙,在沟通上会花费大量时间,而高昂的沟通成本,往往是影响企业是否投资的最大因素之一。”
2014年,湖南湘江新区启动建设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旨在促进湖南湘江新区、长沙与海外机构科技商务的交流与合作,为海外驻长沙机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
这座“桥梁”的建成,加速了外企进入长沙的脚步,也推动了长沙成为国际化城市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湖南湘江新区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已引进瑞典、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等27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商协会,组织海内外对接1500次,推介活动200场,服务企业数千家,通过引入外国企业服务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对外籍人士、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商事机构提供一站式的专业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选择来长沙创业,外贸赛道也越来越丰富,从农产品到工程机械,各类外企在长沙遍地开花,一系列税费优惠、财政奖补,金融路演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国人选择长沙创业。
“希望在我们的服务下,能有更多外国人愿意来到长沙,来到湘江新区落地生根。”湖南湘江新区外国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长沙曼达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方舟表示。
开放的长沙,正以积极的姿态,活力满满地拥抱世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陈尔东
了解更多新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