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失文物归家

文摘   2024-11-27 18:44   北京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9月19日,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正式发布,“7根流失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入选。

2021年,“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3年10月13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将7根圆明园石柱划拨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流失海外160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终于回家,成为继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万里归根 游子尚有来处

7根石柱原为圆明园西洋楼的石构件,通高约80厘米至92厘米,长方体,刻有西洋式装饰图案,汉白玉质地,一百多年过去了,依然莹润如玉。回归后,仍可以找到它们在圆明园原来的位置。

“推测石柱1可能原位于某一段栏杆的中部”“推测石柱3可能原位于两段垂直栏杆的交界处”……专家鉴定后认为,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整体纹饰、形制与圆明园现存部分石柱的纹饰、形制十分相似。

这些石柱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富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石柱后面的背景材料是西洋楼的铜板画,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时建筑的实际场景。”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邱文忠介绍,在铜版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年石柱应用的地方,“这张图是海晏堂,也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的地方,可以看到石柱曾经在海晏堂楼顶平台护栏的位置,既美观也用于保障安全。”在现存乾隆五十一年(1786)西洋楼铜版图中,可见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均使用了较多的石柱,这些石柱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发挥着实用、审美的价值。

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及西洋楼多个遗址中,均展示有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些残留的石柱见证了圆明园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于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

通力合作 铺就回归之路

2023年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归家之路,曲折而又漫长。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万园之园付之一炬,珍贵文物被掠。挪威人约翰·蒙特对中国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交易等多种渠道收集获得这7根石柱。蒙特去世后,在1961年至1964年,由佩特思-蒙特协会捐赠给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收藏。

2013年,中国企业家黄怒波在科德博物馆看到了圆明园石柱,当即向馆长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能够回家的愿望。他提出了让7根石柱回到他的母校北大校园里陈设展览,三方达成了协议。

自2013年起,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大学联合中方有关企业与挪方接触,希望推动7件流失石柱回归祖国。

近年来,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经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和中方有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海关、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

“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我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进展,也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

民族复兴 厚植文化自信

“文物的回归,体现了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以及文化自信,我们更有实力和底气。流散文物回归原属地也赋予了文物本身最重要的意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共识,更是祖国强大的必然结果。”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邱文忠表示,7根圆明园石柱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向世人昭示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考古研究与保护利用。如今,正觉寺全域经升级改造,正式成为圆明园博物馆。

为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将7根石柱划拨给原属地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永久收藏,为其回归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归来不是终点,为更好回顾圆明园石柱颠沛流离、远离故土的历史,讲述圆明园石柱艰难曲折、重回故里的历程,国家文物局指导圆明园管理处,在各单位沟通配合下,组织策划的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圆明园博物馆开展。

展览以7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为主题,分为“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单元,以圆明园石柱流失为背景,将其回归过程串联起来,呼应同类流失海外文物在园展示情况,重点描绘石柱上的精美雕刻纹样,力求让观众了解圆明园石柱远离故土、颠沛流离、重回故里的历程,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圆明园石柱的文物价值。展览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50组件,在圆明园博物馆正觉寺最上楼一层长期展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未来,这7根石柱将在圆明园得到妥善保护和展示,向世人诉说着那段沧桑的历史,提醒后人不忘国耻,珍惜和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工作人员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圆明园石柱的回归,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尊重与修复,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力推动。它们不仅作为圆明园西洋楼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更是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定立场与卓越成就。

步履不停 追寻流失文物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流失海外文物总是牵动国人心弦。从马首回归时热闹的观展现场和超过20亿的新闻网络传播量,到热播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再到圆明园石柱回归时网民齐刷“欢迎回家”的热烈评论,“让文物归家”在全国上下已成心之所向。

在圆明园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相关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最终促成石柱回归,为新时代社会力量助力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创立了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石柱的归来有望‘承前启后’,推动更多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公约”等国际公约框架下,展开务实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通过文物溯源研究、科技保护、展览交流、人员交往等多种形式,探索文物保护利用、追索返还新模式,共同抚平历史伤痕,消除分歧与隔阂,架起民心相通、相知、相亲的桥梁。

在此之前,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有望继续扩大。

正如圆明园石柱回归展的结束语所写:“回归,是漫长的重逢,愿我们在追寻文物的路上,步履不停。”

记者:李平
编辑:孙卉
审核:胡蓉

海淀融媒
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主办,发布海淀本地时事新闻、政府信息公告,社区民生动态,生活服务资讯,免费试吃试用,优惠折扣促销,闲置物品置换,社区爆料吐槽等内容,最全面的生活圈信息平台只为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