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寿专家林海峰去世,终年51岁,背后原因惊醒无数中老年人……

财富   2024-09-06 21:22   福建  



林海峰同志逝世——“中国营养健康网董事长、阳光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理事、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中国长寿专家组营养专家”,林海峰同志不幸于2019年11月11日逝世,享年51岁。


林海峰同志曾反复宣传大米等谷物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是“产生各类现代疾病的关键”。


要排除毒素,其核心就是不吃任何固体食物,每天只喝8杯西芹、胡萝卜、黄瓜等榨成的果蔬汁。


林海峰同志坚定地认为:连喝5-7天果蔬汁,一些慢性病完全可以治好,而且“这辈子就不容易再生病了”。


林海峰同志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瞎养生是件很危险的事。


01


2019年11月11日,称“自然疗法大师”、鼓吹“断食排毒养生”的林海峰,在云南丽江意外身亡,终年51岁。


人们一片叹息,“太意外了!他那么年轻!”


林海峰朋友向记者表示,出事前几天,林海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称自己吃了一包过期的红枣,“全身僵硬”。


但他没有去医院,通过呕吐的方式,将食物吐出来后,身体恢复了正常。


随后,他删除了这条朋友圈动态。


几天后,林海峰和一些朋友去丽江游玩,当日吃过晚饭后,林海峰突发意外倒地。


被送到医院后,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大家怀疑是“食物中毒”酿成悲剧。“


他自己是做自然医疗的,可能认为自己能够排出来,就没有去医院。”这位人士感到惋惜。 


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自然疗法大师”“断食排毒养生”、“中国长寿专家组营养专家”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让无数中老年人陷入无尽的思考。



02


突然想起在群里看到的一段话:


都说舞蹈能长寿,跳舞的陶金36岁走了;

都说早锻炼能长寿,天天在中央电视台教大家早操的马华36岁走了;

都说学佛能长寿,向佛的陈晓旭42岁走了;

都说唱歌能长寿,歌手姚贝娜、叶丹、臧天朔、布仁巴雅尔分别于30多、40多、50多岁走了;

都说笑能长寿,一辈子幽默、说笑话的侯耀文、笑林都50多岁走了,李咏才50岁也走了;

都说勤动脑,多动手指能预防老年痴呆,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动脑动眼动表情,动手动脚动全身也痴呆了……
难道真的越养生越折寿?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不是养生,而是要动脑养生,科学养生。任何跟风的非此即彼和强制自己都是错误的。


03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


自古以来,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但有不少人却过分地追求长寿,走进了误区,反而忽略了生命里真正的价值。


哪个活法最长寿?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听来听去,越听越迷茫。


别人的活法,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老年慢性病很严重?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


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


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况且,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活了多少岁,而在于有生之年中,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并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04


老年人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


时下,有许多老年人在生理指标与正常值失之偏颇时,助长了过度讲究健康的倾向。


以一台汽车为例,出厂指标与堪用指标一定是不等同的。


如果拿出厂标准检查我们家家户户的在用汽车,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们不是每天都开得好好的吗?


老年人血糖稍高一点,血压稍高一点,只要相对稳定,一点问题也没有。


现在老年人中流行的理念是“以健康为中心”,这种提法值得商榷。


人生在世,应该以快乐开心为目标,健康只是条件,不是目的。


如果以健康为中心,甚至以健康为目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着个血压计、血糖仪(我确实见到过每天三餐,餐前餐后测六次血糖的朋友),这哪里是人生?哪有幸福?充其量是战战兢兢地苟活着。


近日网上流行一句话:你要过日子,不要让日子过你。是否也可以用来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问题:你应该享受健康,而不应该让健康奴役你。

05


生命有时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康,但不经常锻炼的人未必不健康。


健康的人抵御疾病的能力强,不健康的人抵疾病的能力差,但是如若不被感染重病,照样也能活得长久。


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药罐子不离身边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着,把那些所谓的身强体壮的人都“熬”下去了。
常言道:柏木桶熬不过破瓦罐,小心驶得万年船。而生活中常看到过于健壮的人说没就没了,根本都不带商量的。


就像体育运动员并不比一般人长寿一样。


过激的超负荷、超极限运动,只会损害人体、缩短寿命。


貌似健康,其实并不长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适量的体育活动,但不要一决雌雄……

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天走一个小时就很好。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瘫痪在床,哪有多少运动?但也活到九十九岁。


过度的运动会损伤身体,加速人的损耗,加快了代谢并不一定会长寿。


乌龟没有兔子跑的快,但是乌龟比兔子代谢慢,寿命要比兔子长得多。


慢性子的人常常比急性子的人长寿,可能与代谢慢有关系。所谓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用来形容急性子很恰当。



06


许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于过度讲究健康。


健康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好,而长寿则是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设备”,却希望能检测出年轻人身体运行的参数,这怎么可能?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伤害自己,能健康么?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接纳大病急病没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么一些,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说不那么健康,学会与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处,相依为命,这是现实。


总之,我们要习惯与“疾病”共存,携手同行,不那么健康地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开心生活!人生才有意义!

07


长寿,就要顺其自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不要贸然改变生活习惯。网络上流行什么食物治什么病,做什么运动能使什么器官保健,要自己辨别真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最好是正常生活,适当运动,食量不能太多、太少,要适当多饮清水。蛋白质食物要适当多吃。


人老了,交往不必过多。没事多坐着休息,感到累就躺一会,早上不要起床过早或太晚,走路要慢步防跌,过一种"慢节奏生活”。


这样做最大好处是能使情绪平稳,心脏不致过于疲劳,能使整个人都得以放松、修养。


老年人切忌猛吃海喝,运动不能过量。一定要自寻其乐,常与人交流,不把烦恼的事情放在心上。


只有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整个人有了精气神,生命才能得以延长。



08


敬畏生命,也要学会笑对归宿。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


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


敬畏生命的同时,也要学会笑对归宿。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


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兄弟姐妹们,不要随意改变自己,不要刻意为难自已,不要信这信那,不要这也不敢尝,那也不敢吃。


我们都到了这个年纪了,随心所欲,淡泊从容,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作者:本文素材、图片均来源于微博和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商方向
把握政治动态,透视财经脉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