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运会,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2枚金牌,应该是潘展乐的100米自由泳和郑钦文的网球!
郑钦文的冠军含金量极高,杀伤力极大,把对手气得又哭又摔拍子,征服了西方世界的傲慢,堪比当年的刘翔。
郑钦文和潘展乐这两位00后还很讨喜,气质自信,说话得体,情绪控制得稳稳的。
都说是仓廪足而知礼节,古人诚不我欺,现在中国能出郑钦文、潘展乐这样的冠军,我觉得是各方面因素造就的,缺一不可。
1、首先,是国家经济实力强了,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没有体育,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咱们看奥运会奖牌数量多的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几乎没有一个是穷国。
经济水平高+人口基数大,总会冒出一些尖子。
咱们就拿游泳来说,这些年游泳金牌获得者一半出自浙江,潘展乐老家是浙江温州,那为什么浙江人这么能游?
一个当然是自然条件好,水系多+气候温暖,会游泳的人口基数大。
二是经济条件好,游泳一旦进入专业训练,费用不菲,浙江人的钞能力是杠杠的。
培养一个网球运动员,同样极其烧钱:
1、5-15岁,启蒙阶段,每年10万,合计100万,主要是培训费,设备费,营养费,私教课每次1000元。
2、16-19岁,职业训练阶段,每年30万,合计90万,主要是场地费,国外训练费。
3、20-25岁,职业比赛阶段,每天1.5万,一年400万,主要是团队运营费。
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不行,老百姓找饭吃都难,更能砸得这么多钱,去搞网球这种“奇技淫巧”?
经济实力不行,啥都别提。
2、其次,是项目培养体制活,再加上对外开放合作,能够激活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技能学习。
写到这里,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这是曾经的女排队长,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功臣——孙晋芳女士,后来她当了网管中心主任。
就是在她的推动下,中国网球创新了培养体制,运动员可以“单飞”,和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自负盈亏。
网球运动适合这种体制,李娜得以复出单飞、得了大满贯,而李娜的案例,又给了年幼的郑钦文极好的激励。
正因为有了李娜这样的榜样,郑钦文一家更坚定了:打网球这条路能走通,收益巨大。
郑钦文的成才之路,不少环节走的就是李娜的“老路”:单飞+出国训练+职业化道路。
所以说,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很重要啊。
3、郑钦文父母够狠,一家子砸锅卖铁加杠杆,单吊女儿这支潜力股,心力无比坚强。
父亲郑建坪是运动员出身,据说从事外贸、建材和汽车配件的生意,赚了点小钱。
古有孟母三迁,今天的郑家,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训练环境,也搬好好几次家。
第一次是从十堰,搬到武汉,那时候还是郑钦文7岁的时候,郑建坪跑到武汉给孩子找网球教练,一来一去换了好几位。
第二次是从武汉,搬到北京训练,那时候郑钦文12岁。
第三次是从北京,到欧洲,那时候郑钦文16岁。
十六岁去欧洲训练。
这一路都得是银子铺路,据说郑建平为了培养她花了超2000万的培养费,靠卖房强撑才度过难关。
这还不包括时间精力方面的投入,照顾郑钦文饮食起居的一开始是外婆,后来妈妈在辞职后全面接手,一路跟着到国外。
为了孩子能成才,郑建坪一个个找李娜的教练,夏溪瑶、余丽桥,连外籍的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都不放过,动用了所有人脉,连中国式的关系学都用上了。
李娜的前教练余丽桥曾经回忆道:
一开始并没打算收这个个头不高、身材偏胖的小女孩,但是她爸爸非常执着。托付了第一个人被我拒绝后,又找到一个我很信赖的大姐来说情,我没法再拒绝,去大姐家跟他们见了个面。
在饭桌上,她爸爸带着一家三口给我跪下了,要让郑钦文认我做干妈。
没有这一跪,说不定郑钦文还走不到今天呢!
当然,郑建平最后做对了,郑钦文今年才21岁,保守估计,2024年收入很可能超过1亿,“收获钱景”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大家现在觉得,投入了2000万,赚它十个亿,投资回报率是50倍,非常值。
但这是从今天回头看的,在当时,这和全部身家压注科创板一支不起眼的小股票差不多。
如果郑钦文中间有个受伤啥的,这支股票还可能退市,颗粒无收,风险实在大得不得了。
所以郑建平夫妇实属心力坚强,当然,中间还有对女儿的爱和宗教般的信心,要不真走不到今天。
为了女儿的梦想,郑建坪夫妇愿意为之倾尽所有。
说到底,烧钱不一定成才,但成才基本都靠烧钱。
一个家庭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才,真的太不容易了,不仅得十年如一日地不停烧钱,
最后还需要一点运气,咱们看到的是郑钦文成功了,其实背后还有张钦文、李钦文、王钦文。。。
这些人父母同样花了很多钱、费了大量心血,但没有打出来,折戟成沙,成了庞大的营养基。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谁怜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请您方便的话,给本文点个“赞”或者“在读”。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