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351字

教育   2024-11-17 08:03   陕西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阐述了从直观教学、问题情境、小组合作与拓展训练等方面着手,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与深刻性的方法,旨在助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部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对其长远学习与发展意义重大。数学思维涵盖逻辑、抽象、形象等多种思维形式,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帮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与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虽有成果,但仍存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时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依赖传统讲授式,学生多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机会。例如,一些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公式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做练习,学生虽能完成作业,但对知识理解不深,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解决。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直观教学,发展形象思维

      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教学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教师可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资源教学。如讲解几何图形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征。学习分数概念时,用圆形、长方形纸片对折表示不同分数,使学生理解分数意义。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联系,逐渐发展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力

      合适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启发性情境。如讲“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创设购物找零情境:小明买文具,铅笔 2 元,笔记本 5 元,他给售货员 10 元,怎样快速算出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置身情境思考简便算法,在解决问题中思维得到锻炼。教师还可设置悬念式问题,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前问学生:三角形三个内角可能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课堂上积极探索答案,思维活力被充分激发。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逻辑思维与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与合作能力。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确保小组层次多样,成员优势互补。如解决数学应用题:学校组织春游,租用大巴,每辆大巴可坐 45 人,三年级有 230 人,需租几辆大巴?小组成员讨论分析,有人负责理解题意,有人思考计算方法,有人检查结果。在交流中,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阐述观点并倾听他人,逻辑思维得到锻炼,合作能力也逐步提升。

(四)加强拓展训练,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拓展训练能让学生接触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理解,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教师可提供拓展性题目,如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后,出这样的题:一个长方形花园,长增加 3 米,宽减少 2 米,面积如何变化?让学生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探究,发现面积变化规律,深化对面积概念及相关公式理解,思维更加深入。还可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如数学解谜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数学知识与思维方法,拓宽思维广度。

四、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针对现状,运用直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与加强拓展训练等策略,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与潜力,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品质,为数学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同步资料
小学数学同步资料,习题、课课练、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卷。比赛、竞赛习题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