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毒师”上演现实版,三名小伙包下养猪场种大麻

时事   2024-12-17 15:58   上海  
“听说贩卖毒品能赚大钱,
自己种毒品更省钱。”

三名年轻小伙本应享受青春,
却因对金钱的贪婪,
陷入毒品犯罪的泥沼,
成为现实版“绝命毒师”。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自产自销毒品案”。近一年来,以樊某为首的三人非法种植大麻,开车横跨百公里,在上海以“埋包”的形式销售毒品。2024年12月8日,普陀区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依法对三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他在树下“埋了个包”


2024年2月,公安机关接到吸毒人员韩某举报,某境外社交软件上的用户“ingK”主动兜售自种大麻,并以极为隐蔽的“埋包”形式交易。为引蛇出洞,民警让韩某假意与对方达成交易约定。

“我把大麻埋在公园的一棵树下了,你按照图片上的位置去找。”2月下旬,对方发消息称已将90克大麻藏匿于普陀某公园,民警与韩某到达指定位置后,果然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包疑似大麻的物品。为避免打草惊蛇,民警指挥韩某向对方转账3000元毒资,经鉴定,袋内物品检测出毒品成分。

兜售自种大麻的“ingK”到底是谁?调查后,以樊某为首的三名贩毒人员被警方锁定。2024年8月3日,警方获悉他们再次来到普陀,随即展开严密布控,在普陀区杨柳青路附近当场抓获三人,并查获九包大麻。经鉴定,均检出毒品成分。

到案后,樊某三人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听说自种大麻很赚钱,为了快速致富,我就这么干了”。


从养猪到种大麻


起底樊某的人生经历,现年27岁的他,大专毕业后以养猪为生,然而,命运的轨迹却因染上毒品急转直下,养猪所得难以支撑日益膨胀的开销,虽手头拮据,可他始终妄想有朝一日能轻松致富。

“机会”很快到来,2023年10月,樊某在境外社交软件上发现“罪恶商机”——购买大麻种子自制毒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购入20颗种子,并在国外网站上潜心学习种植技术。

将大麻种在哪里好呢?樊某将目光锁定在了养猪场,他以养猪作掩护,悄悄种下两颗“罪恶之种”,“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樊某的“辛勤劳动”迎来了“丰收”,2颗种子全部培育成功,收获了数量可观的大麻成品,望着这些大麻,樊某仿佛看到无数钞票向他招手,全然不顾即将面临的严重后果。

有了货源,他开始在境外软件上发布售卖消息,和买家达成交易约定后,以“埋包”方式进行交易,即卖方提前、随机选定“埋包”地点,买方自行取货,交易完成后再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取毒资,整个过程双方不见面、不接触,实现“人、毒、财”分离。

由于没有驾照,樊某拉拢好朋友王某入伙,由王某开车,搭载樊某来到上海埋包,他并未向王某透露贩毒实情,但王某还是察觉到不对劲,“我们开车四处游荡,他干的事绝对不是正经生意。”王某坦言。

青春韶华走错了方向


初尝贩毒甜头后,樊某贪欲如野草般疯狂滋长。2024年4月,他于老家的深山之中,包下一片土地,专门种植剩余的18颗种子,樊某一心扑在其中,几乎常住山上,生活极度不便,精力也渐趋枯竭。为增派人手,他向王某袒露贩毒秘密,并将好朋友刘某拉拢入局,以毒资均分的“诱惑”,结成了罪恶同盟。


王某与刘某,凭借车辆与驾照,成为樊某贩毒链条中的“运输主力”,闲暇时,他们俩也会上山帮忙打打下手,给大麻搭棚、浇水、换盆等,王某还帮樊某在网上代买种植大麻所需的水管、抽真空机等用具,刘某甚至为山上“辛勤劳作”的樊某送饭送菜,保障他的生活所需。

“种植大麻、分装大麻、联系买家及大麻交易等核心业务还是由樊某自己负责,他答应事成后分钱,所以我们就按他的要求做事。”刘某供述道。就这样,三人分工明确,在犯罪的歧途上一路狂飙。

办理案件后,检察官认为,犯罪嫌疑人樊某、刘某、王某明知是毒品而共同贩卖,其行为已触犯贩卖毒品罪。2024年12月8日,普陀区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依法对三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罪恶的种子一旦种下,最终只会自食毒果。这三位正值青春韶华的年轻人,本应在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坦途上追逐梦想,却因毒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了方向。

检察官说法: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加剧诱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一切涉毒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为由以身试毒,同时谨慎交友,知晓毒品危害,增强辨别能力,远离毒品诱惑。




作者 |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通讯员 王晓丹

图片 | 普陀区检察院供图

编辑 | 顾莹颖


识别二维码

快速关注法谭君

新民法谭
新民晚报法治服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快速权威的法治资讯、全面精准的法律服务、新鲜独到的法治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