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舞新春启华章,瑞气盈门忆旧芳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在这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时刻,让我们以“蛇舞新春,蛇衔瑞气,文化寻根”为径,穿越历史长河,探寻蛇年背后那深厚而迷人的文化宝藏,重拾那些温暖人心的传统记忆。
蛇年话起源,春节知新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蛇的身影贯穿始终。相传在玉皇大帝挑选十二生肖时,蛇原本有四肢,行动敏捷,在比赛途中因帮助被欺负的青蛙而耽误了行程,之后它凭借柔韧灵活的身体蜿蜒前行,最终获得第六名,成功入选十二生肖。
图片来自网络
神秘蜕祥瑞,蛇影映长河
远古时期,蛇因蜕皮和冬眠复苏现象,被原始部落奉为图腾,象征神秘力量,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秦汉时,刘邦斩白蛇起义,赋予蛇与皇权、天命相关的神圣寓意,使其成为祥瑞象征。唐宋诗词文化昌盛,“灵蛇”常形容人聪慧,民间传说中蛇也常助人化解困境,寓意吉祥好运。明清时,蛇在民间故事里是守护宝藏的灵物,象征财富。在历史长河中,蛇的文化寓意不断丰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
民俗蕴蛇韵,新春展风情
蛇年新春,万象更新,各地春节习俗丰富,为佳节添喜庆。
在安徽、福建等地,蛇年的夜幕降临后,村民们会高举蛇灯出游,场面十分壮观。游蛇灯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寓意着驱灾避祸、带来好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装饰布置满是新意,人们张贴带蛇图案的春联、福字,悬挂红底印着金蛇狂舞等图案的吊钱,植绒工艺让图案更立体,节日氛围感拉满。
民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成都崇州罨画池举办“拓蟒纹,画‘蛇’添福迎新春”活动,西府老街开展金蛇祈福活动,售卖“蛇来运转”文创产品。部分地区还有蛇舞表演,舞者身着蛇元素服饰,模仿蛇的姿态,为节日增添欢乐与活力。
图片来自网络
舌尖品蛇年,年味传千秋
春节期间,素有 “异蛇之乡” 之称的永州,在蛇年时会举办别具特色的异蛇宴。宴上以多种蛇类为食材制作口味蛇、蛇羹、蛇酒等菜肴,它们味道鲜美且被认为能滋补养生。饮陕西韩城延续春节做生肖花馍的传统,今年推出“蛇年快乐”等蛇主题花馍。年夜饭也有“祥蛇绕福”等特色菜,造型含蛇元素,寓意美好。一家人围坐品尝,分享生活点滴,借此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生活红火这既是美味,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饱含对先辈的敬意和对传统的坚守 。
来源|青年传媒
责编|刘雨丁 申佳浩 李欣雨
校对|赵子雅 吕祥申
审核|朱媛媛 姚敏磊
点亮在看,一起欢度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