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节语文课:语文书封面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引路)

教育   教育   2025-02-10 10:01   江苏  

前言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什么?长辫子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若需要开学第一节语文课:语文书封面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引路)可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直接获取。







正文

一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整体观察:先看封面呈现的场景全貌,可知是冬日过年时小朋友在户外玩耍的场景,有雪人、小朋友、房屋、红灯笼、小狗等元素。


2.细节观察:观察小朋友们的穿着、动作、表情,如他们穿着厚厚的冬装,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吃糖葫芦等;注意房屋上的雪、红灯笼和 “福” 字等细节,感受过年氛围。


3.合理想象:想象小朋友们的对话、心情,比如堆雪人的小朋友可能在讨论怎么把雪人堆得更漂亮;吃糖葫芦的小朋友可能在和伙伴分享甜蜜的味道等。还可以想象这个场景背后发生的故事,比如他们是不是刚从家里出来玩耍等。


4.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描述画面,先写近处堆雪人的小朋友,再写远处房屋边吃糖葫芦的小朋友等。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新年到,雪花飘。妞妞、牛牛和庆庆来到院子里玩耍。瞧,他们正忙着堆雪人呢!妞妞滚了一个大大的雪球做雪人的身子,牛牛找来了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庆庆给雪人戴上了一顶水桶帽子,还给它围上了漂亮的围巾。雪人咧着嘴,仿佛在对着小朋友们笑。房屋的门口,红灯笼高高挂起,“福” 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着福气到啦。小狗在一旁欢快地跑来跑去,好像也在庆祝新年呢。小朋友们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新年呀!


范文 2

冬日的一场雪后,院子里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可开心啦!两个小伙伴正在专心地堆雪人,他们一会儿给雪人添上眼睛,一会儿又给雪人安上手臂。旁边的小朋友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吃得正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院子里的小狗也跟着凑热闹,摇着尾巴在雪地上跑来跑去。房屋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红灯笼和 “福” 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这温馨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童真的快乐。


范文 3

过年啦,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来到院子里。看,他们在堆一个可爱的雪人。雪人戴着水桶帽,围着花围巾,胡萝卜鼻子俏皮地竖着。一个小朋友正拿着糖葫芦,想要和雪人分享。房屋的大门上贴着喜庆的 “福” 字,红灯笼随风轻轻晃动。小狗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小脚印,欢快地跑着。小朋友们在这雪后的院子里,尽情享受着新年的欢乐时光,他们的笑声仿佛让寒冷的冬天也变得温暖起来了。


二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观察画面元素:仔细观察封面上的小朋友、传统服饰、舞龙道具、小动物玩偶等元素。注意小朋友们的动作、表情和服饰细节,比如女孩手中的拨浪鼓、男孩头上的虎头帽等。


2.确定主题和氛围:画面呈现的是热闹的传统节日场景,可能是春节等节日,要抓住节日欢乐、喜庆的氛围。


3.想象故事情节:想象小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比如他们可能在讨论舞龙的技巧,或者分享节日的喜悦。也可以想象他们是在准备一场节日表演等。


4.组织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描述画面,先写近处的小朋友,再写背景中的舞龙道具等。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新年的喜庆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瞧,语文书封面中,几个小朋友正沉浸在欢乐之中。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花衣裳,手里紧紧握着拨浪鼓,“咚咚咚” 地敲个不停,那清脆的声音仿佛在为节日伴奏。旁边的小男孩头戴虎头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正兴奋地把一个精致的舞龙道具举过头顶,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加入舞龙队伍。另一个小朋友戴着可爱的头饰,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周围摆满了色彩鲜艳的小动物玩偶,有威风的老虎、灵动的兔子等。远处,舞龙的道具色彩斑斓,龙头栩栩如生。这充满欢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息,仿佛能听到小朋友们欢快的笑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呢。


范文 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节日里,小朋友们都穿上了传统的漂亮服饰。封面左边的小女孩穿着绿底带花的衣服,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她手中的拨浪鼓随着她的动作欢快地响着。中间的小朋友戴着独特的头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右边的小男孩穿着蓝色的衣服,高高地举起舞龙道具,眼中满是期待。他们脚下是一排可爱的小动物玩偶,仿佛在为小朋友们的欢乐庆祝。背景里,舞龙的道具鲜艳夺目,龙身蜿蜒盘旋,龙头炯炯有神。这热闹的场景,展现出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耳边,让人也不禁沉浸在这欢乐的节日氛围中。


范文 3

春节到啦,小朋友们都特别开心。语文书封面的画面里,小朋友们穿着喜庆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那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孩,手里的拨浪鼓不停地摇晃,发出悦耳的声音。一个小男孩戴着虎头帽,正开心地把舞龙道具举起来。还有个小朋友戴着精美的头饰,好奇地张望着周围。他们身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玩偶,造型可爱极了。远处,舞龙的道具色彩绚丽,龙头上的眼睛仿佛都在发光。小朋友们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他们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这个节日变得更加温馨和美好。


三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察画面内容:留意画面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穿着,如老奶奶和孩子们包粽子的姿态,他们脸上的神情;桌上的粽叶、糯米、红枣等食材;窗外的景色,包括河流、龙舟和建筑等。


2.把握主题:画面呈现的是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体现了家庭团聚和传统习俗的传承,写作时要突出这一主题。


3.合理想象: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比如老奶奶可能在教孩子们包粽子的技巧,孩子们可能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也可以想象他们包完粽子后的打算,如一起煮粽子、分享粽子等。


4.组织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比如从近到远,先写屋内包粽子的情景,再写窗外的景色;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夏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一间温馨的屋子里,老奶奶正耐心地教两个孩子包粽子。老奶奶戴着老花镜,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她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然后舀上一些白白的糯米,放上几颗红红的大枣,再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紧紧地捆好。一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学得可认真啦,他们睁大眼睛,仔细地模仿着老奶奶的动作。桌上摆满了翠绿的粽叶、白白的糯米和红通通的大枣,散发着阵阵清香。透过窗户望去,外面的河面上,一艘艘龙舟正激烈地比赛着,选手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划着桨,岸边的观众们欢呼雀跃。屋内,孩子们包粽子的欢声笑语和窗外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节日氛围的美好画面。


范文 2

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和她的孙子孙女一起包粽子。老奶奶一边包,一边给孩子们讲着端午节的故事:“孩子们,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我们包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怀念他呢。” 小男孩和小女孩听得入了神,眼中满是好奇和敬仰。他们学着老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着粽子,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脸上却洋溢着认真和快乐。桌子上,已经包好的粽子整整齐齐地摆着,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绿枕头。窗外,平静的河面上,几艘装饰着彩旗的龙舟正在你追我赶,选手们的号子声和观众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这温馨的家庭场景和窗外热闹的节日景象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和亲情的温暖。


范文 3

微风轻拂,粽叶飘香,端午节在孩子们的期盼中到来了。在一间充满生活气息的屋子里,老奶奶和她的孙子孙女围坐在桌旁包粽子。老奶奶的双手虽然有些粗糙,但却十分灵巧,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小女孩拿起一片粽叶,调皮地说:“奶奶,我要包一个超级大的粽子,把所有的祝福都包进去。” 小男孩也不甘示弱,说道:“我要包一个最结实的粽子,不让它漏出一粒米。” 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老奶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窗外,河面上波光粼粼,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过,选手们的脸上洋溢着拼搏的激情。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着粽子,传承着古老的习俗;窗外,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欢乐。这一切,都让这个端午节变得格外美好而难忘。


四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观察画面元素:留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如男孩站在凳子上贴 字,女孩手持刷子刷糨糊,另一个女孩端着碗,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关注门上的对联、红灯笼等装饰,以及地面上的小狗。


2.把握节日氛围:画面呈现的是春节时贴春联、字的场景,突出喜庆、欢乐、温馨的氛围。


3.合理想象情节:想象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比如讨论 字倒贴的寓意;想象他们贴完之后的心情和接下来的活动等。


4.组织语言结构:可以按照从近到远、从人物到环境的顺序描述画面,先写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再写门上的装饰和周围环境,最后适当升华,体现节日的意义。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春节的脚步近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装点门庭。瞧,这户人家的孩子们正热热闹闹地贴 “福” 字呢。小男孩站在凳子上,双手小心翼翼地扶着 “福” 字,眼睛专注地盯着,生怕贴歪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似乎在想:这大大的 “福” 字一贴,福气就会满满地住进家里啦!旁边的女孩手持刷子,认真地在门板上刷着糨糊,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为迎接福气做好准备。另一个女孩端着碗,静静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为小伙伴提供 “支援”。他们的身旁,一只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浓浓的节日氛围。


门上的对联红底黑字,苍劲有力,与红灯笼相互映衬,把整个门庭装点得格外喜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相视而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灿烂而温暖。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家人团聚、传承习俗、传递幸福的美好时刻,这小小的贴 “福” 场景,便是对这美好时刻的生动诠释。


范文 2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院里,三个孩子正齐心协力地贴 “福” 字。小男孩站在凳子上,踮起脚尖,将 “福” 字稳稳地按在门上,嘴里还念叨着:“福到喽,福到喽!”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新年的憧憬。旁边的女孩拿着刷子,一下一下地刷着糨糊,神情专注,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另一个女孩则在一旁帮忙递东西,时不时地给出自己的小建议。


小狗在他们脚边欢快地跑来跑去,时不时发出几声欢快的叫声,为这忙碌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活泼。门上的对联写着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洒下一片温暖的光。


贴完 “福” 字,孩子们退后几步,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中,有对新年的期盼,有对传统习俗的热爱,更有对家的深深眷恋。这温馨的画面,正是春节最美的风景。


范文 3

春节的喜庆如同一缕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在这个充满欢乐的日子里,小院里的孩子们正忙着贴 “福” 字。小男孩站在凳子上,双手紧紧地握着 “福” 字,眼神中满是认真与期待。他想着,等 “福” 字贴好,新的一年一定会福气满满。旁边的女孩拿着刷子,仔细地在门板上涂抹着糨糊,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她知道,这每一笔糨糊,都是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另一个女孩端着碗,静静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为小伙伴们服务。


小狗在他们身边欢快地跳跃着,似乎也在为这喜庆的时刻欢呼。门上的对联对仗工整,寓意美好,红灯笼高高挂起,照亮了整个小院。孩子们贴完 “福” 字后,站在一起,看着那鲜红的 “福” 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是传承的时刻,也是充满希望的时刻。这小小的贴 “福” 场景,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与期待,也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温馨而难忘。


五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观察画面元素:注意画面中孩子们的动作、表情,如他们专注地剪纸、贴窗花;观察窗户上不同形状和图案的窗花,以及窗外飘落的雪花、屋内的陈设等细节。


2.明确主题氛围:画面展现的是冬日里孩子们在屋内进行剪纸、贴窗花活动的场景,充满了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可能是春节前夕。


3.合理想象情节:想象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比如讨论剪纸的技巧、窗花的寓意;想象他们完成作品后的心情和感受等。


4.组织写作结构:可以先描述环境背景,引出画面主体;接着详细描写孩子们的活动过程;最后适当升华,表达对传统习俗的喜爱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冬日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世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在一间温暖的屋子里,几个孩子正沉浸在剪纸和贴窗花的欢乐中。


靠窗的小女孩手持剪刀,眼神专注而认真,正在精心地裁剪着红纸。她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纸张,剪刀在纸上轻快地游走,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在她的手下诞生了。旁边的小男孩则小心翼翼地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他踮起脚尖,眼睛紧紧地盯着窗花,确保它平整地贴在玻璃上。另一个小女孩在一旁帮忙递着工具,时不时地发出赞叹声:“哇,你剪得可真漂亮!”


窗户上已经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窗花,有灵动的蝴蝶、可爱的兔子、喜庆的 “福” 字,还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这些窗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为整个屋子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雪花依旧在窗外飘落,屋内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享受着这传统习俗带来的乐趣,也在这小小的活动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剪纸和贴窗花,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温馨的一幕,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范文 2

当冬日的第一片雪花飘落,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在一间充满古朴气息的屋子里,孩子们正忙着为过年做准备 —— 剪纸、贴窗花。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坐在桌前,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神情专注。她打算剪一个大大的 “福” 字,希望新的一年里福气满满。旁边的小男孩已经完成了他的作品 —— 一条活灵活现的鱼。他高兴地举着鱼形窗花,对小伙伴们说:“看,这是年年有余,希望我们新的一年都能富足!” 另一个小女孩站在窗边,轻轻地将剪好的蝴蝶窗花贴在玻璃上。她看着窗外的雪景,笑着说:“等雪花停了,我们就可以带着这些漂亮的窗花去给邻居们拜年啦!”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像是一群群洁白的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屋内,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窗户上的窗花与窗外的雪景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剪纸和贴窗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在这个温馨的冬日里,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这份古老的文化,也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有意义。他们的笑容,如同这冬日里最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屋子,也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范文 3

寒冷的冬日,世界被皑皑白雪覆盖。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和节日的欢乐。几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剪纸、贴窗花。


一个孩子拿着笔,在红纸上仔细地勾勒着图案,准备剪出一个漂亮的花朵。他的眼神中透着认真和期待,仿佛在构思着一个美好的新年图景。旁边的孩子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正拿着胶水,小心翼翼地将窗花贴在窗户上。她一边贴,一边嘴里念叨着:“希望新的一年,我们的生活就像这窗花一样,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窗户上的窗花形态各异,每一个都饱含着孩子们的心意。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飞翔的鸟儿,还有的像闪烁的星星。这些精美的窗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投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影,为屋子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丽。


窗外的雪花还在不停地飘落,而屋内的孩子们却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世界里。他们通过剪纸和贴窗花,感受着传统习俗的魅力,也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友谊。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传承的节日。在这个冬日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让这古老的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六下语文书封面

看图写话指导(附3篇范文)

一、看图写话指导

1.观察画面元素:注意画面中孩子们的动作、表情,如他们专注地剪纸、贴窗花;观察窗户上不同形状和图案的窗花,以及窗外飘落的雪花、屋内的陈设等细节。


2.明确主题氛围:画面展现的是冬日里孩子们在屋内进行剪纸、贴窗花活动的场景,充满了温馨、欢乐的节日氛围,可能是春节前夕。


3.合理想象情节:想象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比如讨论剪纸的技巧、窗花的寓意;想象他们完成作品后的心情和感受等。


4.组织写作结构:可以先描述环境背景,引出画面主体;接着详细描写孩子们的活动过程;最后适当升华,表达对传统习俗的喜爱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范文引路

范文 1

元宵佳节,璀璨的灯火如同繁星洒落人间,将一条古旧的街道装点得熠熠生辉。在这如诗如画的夜色中,三个孩子怀着满心的欢喜,踏上了赏灯之旅。


身着粉色棉衣的小女孩,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她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突然,她停下脚步,手指向一盏精美的莲花灯笼,惊叹道:“瞧呀,那莲花灯就像刚从池塘里捞出来的一样,美极了!” 


她的声音中满是陶醉。头戴蓝色帽子的小男孩紧跟其后,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这莲花灯的花瓣层层叠叠,做工可真精细,就像能闻到花香一样。” 一旁穿着绿色外套的小男孩也凑了过来,连连点头:“要是能在这灯下放一只小船,说不定能顺着银河漂到月亮上去呢!”


街道两旁,灯笼的世界精彩纷呈。有威风凛凛的龙灯,那龙身蜿蜒盘旋,龙须随风飘动,仿佛下一秒便要腾空而起;有憨态可掬的兔子灯,红眼睛、长耳朵,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还有绘着历史故事的宫灯,每一幅画面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这些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灯光闪烁,映照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


石板路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古老的建筑在夜色中静默伫立,仿佛在见证着这传承千年的节日盛景。孩子们穿梭在灯的海洋中,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欢笑交谈,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在街道上回荡。


这一夜,赏灯的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也沉醉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那一盏盏灯笼,点亮的不仅是街道,更是孩子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传统节日深深的热爱。


范文 2

当夜幕悄然降临,元宵节的热闹才刚刚拉开帷幕。一条充满古韵的街道上,灯火辉煌,三个小伙伴相约而来,一同探寻这灯的奇妙世界。


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的目光一下子被一盏孙悟空造型的灯笼吸引。她兴奋地跳起来,指着灯笼喊道:“看呐,那不是齐天大圣嘛,好像随时都能从灯里飞出来,大闹天宫呢!” 戴着蓝色手套的男孩,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灯笼:“这孙悟空的金箍棒、虎皮裙都做得惟妙惟肖,真厉害!不知道它能不能像真的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呢!” 另一个穿着绿色毛衣的男孩也凑到跟前,笑着说:“要是能有一个这样的灯笼当玩具,那我就是咱这儿的‘美猴王’啦!”


街道上,灯笼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八角灯笼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上面的书法和绘画,尽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色彩鲜艳的卡通灯笼则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各种可爱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街道两旁的建筑,飞檐翘角,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色古香。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与街道上的彩灯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喜庆的氛围。


孩子们在这充满欢乐的街道上,尽情地欣赏着、谈论着。他们的笑声和周围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欢快的节日乐章。元宵节的赏灯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璀璨的灯光下,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彼此的陪伴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范文 3

元宵的夜晚,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一条蜿蜒的古街上。古街两侧,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宛如一条绚丽的灯河。三个孩子手牵手,漫步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开启了他们的赏灯之行。


穿着红色外套的女孩,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惊喜。她突然停下,指着一盏蝴蝶形状的灯笼,赞叹道:“哇,这蝴蝶灯就像活的一样,要是它能飞起来,肯定会引来好多真蝴蝶呢!” 她身旁戴着蓝色帽子的男孩,仔细端详着灯笼,点头说道:“这翅膀上的花纹好精致,就像用彩笔精心描绘出来的一样。” 旁边的绿衣男孩也凑过来,笑着说:“说不定这是花仙子派来的使者,给我们送祝福啦!”


街道上,形态各异的灯笼争奇斗艳。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鱼灯,寓意着年年有余;有造型别致的荷花灯,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清凉;还有威风八面的狮子灯,仿佛能驱散一切邪恶。


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古老的店铺在灯光的映照下,透出温暖的气息。孩子们在这充满古韵的街道上,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灯笼,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奇思妙想。


随着微风,灯笼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们在这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也领略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元宵节的赏灯,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眸,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传统文化热爱的种子,让这美好的节日记忆,永远珍藏在他们的童年时光里。


好书阅读

《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


○是配合统编教材的最新古诗文读本!

○集专业性、实用性和文学性于一体!

○是儿童乐于阅读的古诗文“枕边书”!

○是长辫子老师献给学生们、老师们,献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份礼物。(袁浩语)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
创意:让每一支笔都爱上写作!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