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小趴菜的修行故事——2023暑期学校一周年回响

学术   2024-07-06 23:17   英国  

编者按: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大法宝将于2024年7月14日-28日联合举办2024年第三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特刊发2023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优秀学员毕宇润的学习心得


相关链接
2024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心得合集 | 参加“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是什么样的体验?



检索小趴菜的修行故事

——2023暑期学校一周年回响


西北政法大学  毕宇润


20238月,长沙,岳麓山下师大法学院一楼的会议室。


中午典礼结束后,偌大的会议室很快就没什么人了,和之前很多个晚上一样。在扫寻了所有位置上的遗失物并在学员群内发布失物招领信息后,我和晶瑜学姐突发奇想借助灯光和场地,拍了一个完结撒花的视频。我们从会议室内到师大的大门,边走边构思,边拍边剪,还没回到师大梅溪湖校区的宿舍,“宣传部特种兵”之一的晶瑜姐就已经剪好视频并分享给了大家。


当一楼会议室的门缓缓关上,我才感觉到一切好像结束了。



彼时彼刻黄老师就在群里征集过参加暑校的感想,搜肠刮肚发现与第一年旁听的感觉虽有些差异,但我对自己的思想成长并不满意,很多东西还没有沉淀下来,也发觉自己对于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的思考还是没有更上一层楼。感谢、喜悦、伤感、心满意足、依依不舍等等,这些情感和体验很多学长学姐都写到了,甚至还在参加后以讲座的方式向本校的学弟学妹们积极推介,我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的一篇回忆记叙文多多少少还是写给自己看的,于他人并无很多裨益,发出来没什么意思。


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活甫一开始就与“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结下不解缘分的同学,我珍惜也不想轻易用掉这种咀嚼和总结的机会。


于是这篇感想一鸽就是一年(>人<;),转眼就到了2024年的夏天。


但是沉淀有沉淀的好处(开始狡辩了),对于暑校的记忆,我相信有了这一年的时间冲洗,能留下的东西品尝起来或许有不同的风味。同时,这个学期我也即将结束本科所有必修课程的学习,修满本科的所有学分,此时回望三年的成长,观察和回忆“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对我的大学学习轨迹的影响以及思维方式的调转,兴许能产出点不一样的“菜品”,请大家来尝尝。


(●ˇ∀ˇ●)“食用”说明:


对于线下暑校学习之余的生活体验感兴趣的uu可以移步03部分,往下一直哗啦看到图片就可以停了。


想找理由说服自己投简历和对参加意义迷茫uu欢迎看01部分,又名“菜狗修行故事”


不知道以什么心态去暑校可以过的不那么别扭,可以看第02部分,积极的建设者什么时候都是受欢迎的,可以试试班级的各种事务负责人。


为了区分于“积极进取”,我用了“积极采撷”,想突出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法律检索对一个法学生/个体信息获取、分析以及输出习惯的影响。所谓的all-round大学体验,也不是试图违反“天地不全,必有一缺”的客观规律,传播“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六边形标准”的六边形战士焦虑,而是既符合《牛津词典》的文义解释——( of a person ) with a wide range of skills or abilities,即全能的;多才多艺的,又符合《成龙历险记》里龙叔说的“智者向内寻求力量”,不断打怪升级,成为更好的自己。


01 反者道之动:我的积极采撷尝试

学法律检索的缘起与两次检索实践

改变:MBTI、机会与专注

“直面经济大循环和真实的社会生活”

02 弱者道之用:感谢、给予和品味

03 暑校学习之余的生活体验



01 反者道之动:我的积极采撷尝试


MOOC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的选课人数一直很高,但是每年完成所有内容的人并不像选课人数这么多,黄老师每次都会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我猜测,静下心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奢侈品,能持续的静下心来提升更是个奢侈品,保持身心健康是一件难事。因为还没有执业,这部分的认知我并没有比第一年旁听更上一层楼,感兴趣的uu可以移步2022年的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合集。


作为一个学生,我的思考结果是“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的好处还不够“可视化”,宣传的还不够多。


学生喜欢那些有具体的前人试验过的可加分的/有具体的可落地的好处的活动/项目。大学本科的生活除了卷期末成绩,就是去学生和教务公认且很多人排着队狠卷的领域:大创、编辑部、各种各样的专业竞赛、学生会和各种各样被综测评价机制认可的活动,偶尔还会写一写论文把自己的保研几率往上提一提。


学检索,或者更确切地说学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在我所处的院校以及了解到的其他院校的情况,并不是一个和“普通话考试”“计算机二级”“驾照”或者是二外、CPA/ACCA这些并列的技能项目。好的东西常常需要挖掘,而接受各种各样媒体的推送,而极少打开搜索框找点什么(也许除了上课被提问或者写作业找资料?),即使偶尔心血来潮想找点什么东西,要么是找不到结果,要么是出来的一堆广告和非官网就能把刚燃起来的检索欲全部消灭。这种信息检索的痛苦时刻绝对是我学检索前的真实写照。


很多同学不学或者坚持不下来,无非是不清楚这种技能对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以及对于一个学生会有多大的影响,缺少点鲜活的事例。


巧了嘛这不是,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和学检索的过程完全重合。所以我就从头写起,写一写一个身无长技的自卑菜狗变成一个在大学里积极采撷各种信息和机会的乐呵呵菜狗的故事。其中我会省略掉一些与检索无关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此基础上,一个大学生还可以过的更丰富。


开始的开始:学法律检索的缘起与两次检索实践


联系具有普遍性,我学法律检索一开始与学法学无关。高考前我就喜欢看严肃的时政类媒体,老爸常常对我这个学习以外的放松方式批判为“浪费时间”,理由是国家大事,高中生看了改变不了,还会影响备考积极性和高考作文写作的思路。他说是他说,我看是我看。不管是做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分析的骁哥(王骁Albert)还是《睡前消息》的马督公团队,他们的内容产出模式都是收集和分析各种公开信息,这与往常主要依赖与官方内部信息的主流媒体以及主要依靠“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来源”等小道消息的自媒体很不一样。他们对自己做出优质内容的方式也不遮掩,底层的能力是相似的。在这个当观众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事情:1.中文互联网上检索一手资料相对较少和难度大;2.很多优质文献需要很高的外语水平。再加上高考后的特别节目,这种稍微花点时间/金钱,就能撬动更多东西的技能/物品我从来都是照单全收,于是学一个能高效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技能(彼时彼刻我还不知道这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内叫检索)就成了我的大学必学技能之一


好的想法是有了,落地执行怎么办呢?


我就先想到了校内。我们上大一的时候,大法西的学校的选修课里也没有“法律检索”这个专项课程,图书馆提供的“文献利用与学术写作”也是大二上才能选的。要不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家事法老师分享的一系列公众号里就有“法律检索”和“法科生之家”,课下我没偷懒,一个一个都关注了,黄老师又是那种夜以继日为爱发电的公众号推送选手,在一个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夜晚,一条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出现在我的公众号推送界面,大致浏览过课程大纲后,我内心窃喜:终于找到了!


老实交代,大一上因为高中被卷麻了以及不知道大学生活的具体抓手,还有对于各种“除了加分、嘛用没有、什么都学不到”活动内心的极度排斥,迷茫的我,迷茫的大一,迷茫地学着课程里的“合同起草”(民法没学合同编确实捉急),一直到大一暑假旁听2022年的暑校,我都没学完MOOC的全部课程。


从我的个人学习经历上来讲,这种“学的时候花点时间,以后轻松撬动更多机会”的技能,集中学习的效果往往更好,于是我把希望寄托在了暑校。


第一次在申请材料我只放了学生证和慕课的学习截图(后来再也不敢这么草率了,事实就是CV的书写和编辑也得学朋友们!),彼时彼刻来自五院四系第九且双非学校的自卑和觉得大一什么法都没学,入选机会估计很小,后来“求锤得锤”,内感外应,果然没入选正式学员。但是我心态好,这么长时间,还是校外的好老师,又不要我钱,反正我是来学技能的,又不是为了一个名号,所以看到旁听群里嚷嚷着没选上正式学员不公平,甚至对老师“开炮拱火”,我就很不解,偌大的旁听4群里只有2个同学说着“来了就是学东西的”,鄙人不才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意外获得了黄老师的好友申请,这是我大学加到的第一个法学专业课的老师(。・∀・)ノ゙真·梦开始的地方)。


两次检索实践也在此期间不期而至。在暑校开始之前,我还去参加了周泰律师事务所(周泰书声会请很多大拿推新书开讲座,线上可免费白嫖)的英腾计划(这个得奖了有钱拿),还靠着刚学的检索技能混进了第二轮,看着自己后面很多大三大四的比我们学校更好的五院四系的学长学姐,菜狗同学获得了正反馈,从早到晚,连续十几天,我每次都搬着小板凳守在电脑前看直播。


另一个则是要学费。那个暑假运气不算太好,先是材料乱写没选上正式学员“喜提”旁听,后有语言班的老师离职,机构又赖着不好好还钱。于是课程间隙还跟同学组成维权小组,拿刚学的检索方法,查类案看如果起诉有没有胜诉的可能性,长安区的法官会多大程度上支持我们的请求以及找各种机关反映问题,跟试图克扣我们学费退款的语言机构斗智斗勇,后来几万块一分不少的回到每个同学的银行账户。首战告捷,对法律检索的学习热情继续燃烧(以后吹牛就说自己第一个案子标的都万把块呢)。


很快,2022年的暑期学校也迎来了闭幕式。


改变:MBTI、机会与专注


闭幕式结束后没过多久就是大二开学,平静的不能再平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对我来说大学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好像半生漂泊无依的乞丐突然学会了一门手艺,一系列神奇的的化学反应开始出现。


最大的变化在于面对大学生活的心态与路径选择。所谓“反者道之动”,除了眼巴巴的盯着院里/校内不算多但少得可怜的机会,广阔的世界在向我招手,并一直改变着我的大法西校内生活。不是一无所知且心安理得一无所知,不愿意去了解和提取知识的心态而是积极采撷、分析、总结、产出。大一暑假前,我的MBTIINTJ,暑假后我测了一下,是ENFP/J(虽然在暑校梅溪湖2203寝室的卧谈会里,对心理学颇有研究的子珣姐说我看着不像ENFP/J),这还只是个开始。(MBTI只是一种参考,在这里更容易彰显这种变化,不是唯一的衡量方式和指标)


因为会检索+计算机二级,这个抓手非常适合大学里的一系列活动。比如一些科研项目的组队,法律技能比赛的第一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校外活动的收集和参与,以及在检索群里认识的天南海北的同学们等等。


另外一个buff也不得不提。当时刚好是20202022年动态zero期间,是线上学习资源的爆发期,五院四系以及很多985高校的优质法学课程/讲座都在互联网里留下了痕迹。高效的信息资源检索能力+爆炸性增长的优质学习资源,简直像西红柿遇到了炒鸡蛋,特别下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二整一学年,大法西85周年校庆,请来国内各种大牛做讲座,靠着校内外老师朋友圈的推介和每天乐滋滋点开学校官网查讲座信息,前前后后听了没有100场,也有50场学术讲座,当了很多次云学生。课余时间,除了写作业、看书、学语言、参加别的竞赛以及尝试解决检索群里一些实务工作者的问题,不是在听学术讲座,就是在听学术讲座的路上,实在幸福


馆长(陈元鑫)在《只看预言部分就行》里面提到过:


“在这段不是很长的时间里,虽然有部分老师的网课被自愿或非自愿地发到了网上(如b站、xx网盘),但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系统课程(而非零星的讲座)仍相当少见。更何况还有更多法学院的(法学)网课不太可能让校外人员接触到,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很难看到某些顶尖法学院的网课,要么就是上古时期的资源。从这一角度观察,自YQ爆发以来,法学专业知识壁垒虽然出现了一丝裂缝,但这道缝隙微乎其微,远没有达到能让自学者自给自足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随着YQ的终结,其随时有愈合的可能。这也意味着,YQ消散之后,非顶尖法学院的学生大概率只能靠着YQ期间网课的余晖在无处不在的知识壁垒中突围。”


PS:如果对自己的民事法(民法、商法、民诉)学习不满意,且对欧陆民事法的学习颇有兴趣,可移步公众号“设定权利质权不是物权行为”寻找可落地执行的具体方法。


一系列化学反应还在继续。学习上,大二上选到了“文献利用与学术写作”,有了暑校的技能加成,吸收90%以上的课程内容对我来说轻轻松松;专业课里老师布置的各种随堂作业,查起来资料也是得心应手;还有各种校内外的竞赛;自己帮别人检索寻找到集中实习的机会;在暑期实习的过程中,也稳扎稳打的用法律检索找到了学年论文的选题,甚至后面论文的写作的优质学习资源也是靠检索。生活上,西安哪些景点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且开销很低,往返的交通以及饮食怎么安排;还有科学正确的pandemic下个人防护知识;以及对一些新闻的证伪与挖掘……


对各类信息保持关注、对各种知识与智慧的好奇和采撷并且总结后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需要训练和习惯。北京师范大学的吴金闪老师一直在做“理解型学习”的公益培训班,在某次浏览技能项目时,我发现也将检索技能列在其中,虽然没有“大数据与法律”的前缀,这也许也彰显着一种共识(兴许黄老师可以试试与吴老师联动?)。桑本谦老师今年的毕业致辞题目是《有些事错过就是一生》,说到:“据我观察,几乎所有法律人都有机会去接触更好的认知框架,但绝大多数法律人都错过了优化自己认知框架的机会。而且年龄越大越僵化,越容易故步自封。”不知道积极采撷的心态与能够积极采撷的检索技能会不会延缓这种僵化时刻的到来,不知道理解性的学习能不能以体系化的力量对抗知识体系的陈旧与固步自封的心态。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让我的信息筛选机制装在了大脑,而不是手机的程序或者APP里面,逐渐建立一个以“我”/元神为核心的思维体系,其余以外都是需要选取/调用的资源,不要随随便便就放一些东西进来抢占本就稀缺的专注空间和精力。


这种热热闹闹,满满当当的学习生活一直持续到大三下,学生生活的大多数问题已经看到了解决的苗头,即将到来的毕业和未来的生活也悄悄的埋下了暗线。


“直面经济大循环和真实的社会生活”


这学期文化学导论公选课的张磊老师在课上说了许多次类似的话题,和单纯劝我们提升学历/考公的老师不太一样,他说希望我们直面经济大循坏和真实的社会生活,这个感觉和高考完给出建议的很多金融、媒体以及企业家的感觉很相似。


其实当检索的信息和筛选的次数达到一定的量级,对社会的运行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慢慢的就会发现象牙塔/媒体构建出来的语言世界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有不小的距离,比如媒体上看不见的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比如一些重要但没什么流量的大事(养老金并轨),比如优质的岗位和锻炼机会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存在,且可以靠自己的积极争取获得(对大模型有一些了解,且会法律检索是一个很受喜欢的技能);比如目前营利状况尚可的企业依然发挥中国人“闷声发大财”的优良传统需要你四处打听且积极做背调并主动出击等等。


最近高考成绩陆续都出来了,也是各个高校的毕业季。如果大家这几年在关注各个高校的毕业演讲,悲观的气氛一直弥漫着,包括跟不同地域不同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已经参加工作的实务工作者交流,和大的方面和媒体渲染的一致,甚至于在学校外city walk,那种感觉也是明显的,这是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一方面,但是长时间泡在各种各样信息源里且做了基本的分类与提取的我知道,这不是全部。


有人说学法律检索除了在学校过的滋润一点,又有什么用呢?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很多时候不值一提,以后一定会一直糟糕下去。还有的说人工智能快速的发展,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很快都能解决。还有的说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干脆躺平。


历史总是有着相似的韵脚。

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

——《论持久战》


目前的情况大概率还到不了亡国灭种这种地步,那么再拿1930年的经济大危机举例子。课本里的描写都是满大街的穷人,倒掉的牛奶,人人都在住“胡佛蓬”。历史课本忽略的缝隙里的细节却更有意思,当时的经济状况不可谓不糟糕,可是仍然有人维持着体面的生活,每天上班、工作、下馆子,只要闭上眼睛不看自己同胞凄惨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甚至还可以买到质优价更廉的消费品;口红经济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即使是在这种时候,也依然有人依靠着为某一群体的某一种需求提供商品/服务,而积攒起社会财富。具体到现在的语境,我的一些观察:学校里卖好吃的凉面的生意就很不错;有的人在小地瓜上卖品质不错的拍立得相机纸也实现了小富即安;在深圳当不下去程序员转行卖饭团的小姐姐刚开起了门面店……

对于一直会糟糕下去的论调,我觉得这有悖于历史发展的基本常识。历史上一战、经济大危机、二战都过去了;70年代世界经济的高歌猛进,也有“滞涨”等等的问题。好不绝对好,坏也不绝对坏。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有利的条件不是等来的。教员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到:“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看的人生经历多了,就会感慨,这个世界是淘汰制还是成长制,得看你自己是什么念头,然后是什么行为,知行往往合一,“好”的知和“烂”的行不会出现在一起,不然就是不知。想到就很难,做到就更难,且能力往往匹配认知,认知又受限于自身的格局与眼界。


对于没有具体了解过人工智能发展情况而随着制造热点的媒体盲目焦虑,或者不抱着谦虚的心态了解一下各种的信息(这对检索和信息源的质量有要求),武断地说“不过如此”,然后再不过问,也不可取。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推论: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劳动者取代掌握落后生产里的劳动者,掌握更高效生产工具的劳动者取代不掌握/掌握低效生产工具的劳动者。有人说将来2/3的人从事的职业还没有产生,这也许也能说明积极采撷的心态与all-round的自我培养计划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来说是终身学习的课题。


所谓“反者道之动”,问题的解法往往在问题之外。除了学校里的机会以及众所周知的保研/考研/考公/出国选择,大学的选择与决策还有很多信息可以采撷。不为了成为别人嘴里“别人家的孩子”而疯狂内卷与内耗,不认同“一切奋斗为了成为踩在别人身上的人上人”的精英叙事,也不是“努力做一只到资源更好的平台拱白菜的土猪”的掠食者心态,明白目前的问题不是“我要是早出生10年”就可以解决,也不是“现在好累,我想回到XX时期”的保守后退主义论调。


我不知道大家会怎么想,怎么选。在“菜狗修行故事”的末尾,我说说我的看法。


我是那种踏进校门前就立志成为现在大学“非标准件”的菜狗,在大法西学习的三年有了更清晰的描述,即希望自己踏出学校大门的那一刻是一个身心健康,知道经济大循环中“分工与配合”大于“敌对”,对真实的社会生活有基本的认知,且有知识和技能上准备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一门技能开始,而我的第一个抓手恰好是“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它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也广泛运用,并且能给自己的发展不断赋能,在与其他方向的知识与技能搭配起来可以成为撬动无数机会的“支点”,支持我做积极采撷的all-round人生的种种尝试,让我知道法学还有这样的一面又一面,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宝库是这样的浩瀚无垠,有这么多种活法和过法。


直面经济大循环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做好plan Bplan C


长大了,就做好自己的家长。



02 弱者道之用:感谢、给予和品味


优质内容从不会凭空产生。这学期选修的立法学课上,王进老师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2024年人大代表提案质量变高了?大家都点点头,今年被媒体炒上热搜的奇葩提案销声匿迹,很多代表的提案得到了大家的赞许与认可。他说这种履职能力提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立法所的老师们等每星期对代表们进行提案和立法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求各个代表到各界别、各领域的基层去了解问题。


提前感谢今年要战胜时差,往年策划+运营一肩挑的黄老师(2022年还有宣传任务)以及全程陪伴大家的部部老师,还有很多大多数人看不见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暑期学校的一系列内容都凝结着生产劳动,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一个免费的线下活动每年在长沙都会举办,只要人来了,完成了任务,就会有一个机子吐出来证书、各种宣传内容和精美的文创伴手礼。它不一定完美,不一定成熟,不一定面面俱到,请一起帮它变得更好吧!


另一个就是“给予”,而不只是索取。去年我们讨论说班干部后面还是别单独加分了,就折换成礼物和奖状,大家开开心心地为所有人更好的上课体验服务。每一个学员对对风气和氛围的塑造都会产生影响。比如不随手乱扔垃圾,比如中午睡觉把空调的扇叶往上调,比如有时间就做一做志愿者(可以认识很多同学)。


其他的就是品味。这种中长期的集体活动在小学以后往往都成了奢侈品,也许是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知识,陌生的风景,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都会拼凑一段不一样的记忆。


第二次线下的学习,我已经学习完了国际法和国际私法,所以对于外文检索终于不是听天书一样了;大部分的部门法都已经学完,不至于像大一一开始什么都不懂,纯纯0基础,也就是技能与知识结合更加紧密了。于是暑校里王保莳老师说大一学完检索,直接去实习完全就够,我还是要持点不同意见的,至少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有些大一就该学,有些就得大二学。


如果你在课程中发现:还没怎么搜,距离检索到看不到希望,黄老师已经操作完了/有的同学已经搜完了,而且很多次都这样,恭喜你渐入佳境没有受过挫折的检索教育是不到位的,提升的方法是课后再按照课件的方式演练一遍,直到自己可以完全操作下来为止/提前看慕课卷一卷(不过没必要);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法专注于课堂,那可以试试做笔记或者听一会,在课间提炼一下主要内容;如果你觉知到自己腰酸背痛,或者颈椎不适,起来在师大的树荫下走一走,不一直呆在空调房里,做做拉伸,晚上早点休息。


弱者道之用,个体的微小并不代表不可以为集体/社会做出贡献,不代表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简单的微小的付出,蕴含着无限的力量与可能。



03 暑校学习之余的生活体验


今年应该会给大家留出团建的机会,在去长沙之前可以把攻略做起来了,即使是在没有活动的夜晚,可进行的活动就有很多。当时很多个晚上我都在会议室拿电脑看别的东西,现在想想真是减少了很多与城市接触的机会。(当事人的心情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无骨鱼粉”与“五谷渔粉”。作为一个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在北方上学的北方人,之前就算旅游也没去过郑州和洛阳以外的秦岭以北地区,在去长沙前我不知道北方的山寨版“五谷鱼粉”,在南方其实是“无骨鱼粉”(师大的二里半校区食堂就有,鱼肉鲜滑软嫩,没有刺!)。

师大附中和师大学生吃了十几年的套餐盒饭。米饭是那种粒粒分明又很软烂的,配菜很多,还可以点小饮料,我不想出去晒太阳就会叫外卖,可以直接送到会议室的门口。



湖师大二里半校区附近有一条小吃街,步行/坐公交一两站就到了,竞争密度极高,据在湖师大读本科的学姐说,平时上学那里是大学城最热闹的地方,很多店排队的人很多,她大学四年都没去吃过一次。雅茜姐和我纷纷感慨:“湖师大招生宣传片里咋不拍这些!”



二里半校区距离岳麓山、岳麓书院都特别近。


有一个没课的晚上我们去了天马湖,湖边凉风阵阵,特别舒服,还有人在唱歌,我们寝一行几个就坐在那里一边听歌,一边玩真心话。


有的学长学姐还去体验了长沙赫赫有名的足疗,听说很多足疗店都是可以通宵,还有小零食和水果。去过的学长学姐都说很不错,我没去体验,给大家做个参考。


闭幕式结束的那一个晚上我们去了渔人码头吃小龙虾,夜晚的湘江边上也特别凉快,逐渐往下走,逐渐接近江边,也会越来越凉快,风感会更强。为了确定晚上聚餐的地点,我和雅茜姐早早赶到附近,走走转转,最后才确定去渔人码头吃小龙虾,还跟老板砍价,拿到了免费的啤酒和一盘凉菜,一直聊天聊到凌晨一点多,这对我这种老年人作息的菜狗来说很是少见。这个经历也让我们觉得聚餐要赶早,还有爬岳麓山这种集体活动,大家可以提前认识和熟悉,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谊。



活动彻底结束后,想着好不容易深入一次南方的腹地,初中以后也没再跟爸妈出去玩,就请爸妈也赶来长沙和湘潭,用三天时间去了岳麓书院和橘子洲,然后又赶往湘潭的毛故居(要去的uu记得提前预约)。还有学长去了湖南博物院,还有暑校的同学相约去了隔壁的几个省游玩,总之就是提前做攻略,有备而无患。结束后我就接着回到西安继续线下集中实习,没多久部部老师从北京发来的大礼包就送到了学校。


现在回想起在咸嘉湖2203住着的时候,我们每天赶着地铁去上课(西法大校区没这么分散,也没这么大,两条腿足矣,所以对我来说是很新奇的体验)。长沙实在是热,我每天都会去学校对面的蜜雪买一杯果茶。晚上洗完澡,大家还经常卧谈会,说起各种有趣的话题。


没想到这么快已经一年过去了。


(≧∇≦)ノ最后,祝暑期学校越来越好!大家学的开心,玩的开心!


和去年一样,还是希望黄老师和部部老师这次没那么累了(ov)


下次还约渔人码头的小龙虾!


2024624


于西法大




2024年6月25日24点前

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

电脑浏览器端报名链接:

https://www.wjx.top/vm/mOxxSHU.aspx#



往届暑期学校相关链接:
心得合集 | 参加“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是什么样的体验?

2023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全程回顾
2023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师资与课程安排
10万人次线上学习,百所高校师生线下交流!2023年 “大数据与法律检索” 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收官
大咖云集 | 2023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与“麓峰”交叉科学论坛(附议程)
全程回顾 | 首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


重磅福利

关注“法律检索”公众号,后台回复“暑期学校”即可获取首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课程PPT。回复“PPT”即可获得中国大学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主讲人在深圳律协授课的PPT(六百多页干货)。

深圳律协培训课程《律师法律检索核心技能》B站地址(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即可观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y4y137xu/

扫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学习中国大学MOOC《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第八期课程(有重要更新)



法律检索
不只是法律检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