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心得分享学员:
惠怀程 甘肃政法大学本科生
一、前言
文章标题是学生于曾赟老师的课堂提问所问,能得到“路在脚下”的答案,是在惊喜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回想自己能够踏上法律实证研究的道路,是在书豪师兄、王群师姐多番引导、指点下才堪堪入眼,后来又在喵喵队中收获诸多鼓励,又幸得本校马莉老师支持与鼓励,才使得自己能够顺利继续学习下去。后来与湖南师范大学的相遇,可是也是早已相互约定的不期而遇。应当说,自己是极为幸运的。法律实证研究在学界内历来褒贬不一,或谓之无用者,或谓之高射炮打蚊子者,不在少数。要知道,法学历来没有数学的土壤,更何况乎开设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所以很难种出实证的成果。就此而言,我所熟识的老师、师兄姐和湖南师范大学,在这一条道路上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其实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是否应当放弃法律实证。因为站在原来的高度,我确实看不到法律实证的前路,曾一度认为从管理学、经济学所移植来的实证研究方法似乎也只是饮鸩止渴。再加之学习法律实证难免会有取舍,以及接受外部的思想与压力,精神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最开始一往无前。然而现实总有柳暗花明之处,“守得云开见月明”应当可以描述此次长沙之行心境的变化。再回想起2024年夏天的长沙,那是一场难忘的经历,也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二、从“迷路者”走向“探路人”
如果要形容此次暑期学校的感受,那是将原本在山脚下的我,忽得拔到山顶,让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明朗起来。湖南师范大学以一场极致的盛宴,将那些零散、杂乱无章的思绪和模糊不清的概念巧妙地融合、塑造,成了一颗明亮的启明星,悬在了前路。从“麓峰”论坛,我看到的是法律实证该当如何;从讲课的师长,我看到的是何谓大学者;从湖南师范,我看到的是未来……
仍然记得某天晚上,和廖佳姐交流时,曾笑谈我见到了法律实证祖师爷级的人物。我觉得可以将此次研究生暑期学校比作一个“黑箱”,来时的我和走时的我已然不同。2024年的长沙之行,我曾把自己揉碎,重新塑造了对事务的态度与看法。
我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破三观”。左卫民老师的《基于数据的法学研究》,打破的是法律实证研究并非不是基于裁判文书才可;曾赟老师的《基于法律数据的研究》,打破的是法律研究并非不能用问卷调查;在刘顺峰老师的课堂打破的是法律实证并非是定量研究才行。胡昌明老师的《法律检索与实证研究》,打破的是研究方法并非越复杂越好…… 法律作为实践的工具,从理论视角去看,应当是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而之所以囿于原有的思维,是观察的视角太过狭小。在左卫民老师课堂上,大家提问最多的问题是有关司法裁判文书的数据,作为回应,一个预设的条件是如果没有司法裁判文书,法律实证还会不会产生。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明悟到的是,法律实证的研究可能会慢一点,但是并不会消亡,而将其作为唯一的途径,无疑是陷入了一个固化的思维。而有关法律实证究竟能不能用问卷,在此之前我认为此种方式应当是不正规的,一是没有看到前人形成统一合理的范式,二是问卷研究的方法几乎从未在法律实证中看到过。然而,曾赟老师做到了。最为激励的是,曾赟老师以自己作为范例,证明了文科生并非不能,第一学历低并非不可。事实上,在过去我也曾思考法律实证的转向在何方,一是同大数据相结合,在方法上利用机器学习,二是在质性研究上作出突破,这一论断实际上自己迫于自身困境,分别从时代和学科角度去思考的。在暑期学校学习之前,自己也曾尝试从文本分析的方法上作出突破,而刘顺峰老师的课堂,恰为我佐证了这一观点。而在过去,我曾陷入了研究方法越复杂越高端,则文章是为上乘、最佳的误区,所以过分的追求方法与技术的提升。当我意识到开始寻求转变时,恰恰胡昌明老师站在了讲坛。
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应当是“塑造”的过程。事实上,在过去我并不认为法律检索有何难,这也是大多数人所认为了。因为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检索方式应当是多元化、便利化,更何况大模型出世之后检索方式应当更为便利。所以按照惯例,在网络世界检索信息时,应当是无所不能的。然而在黄文旭老师的课堂重新改变了我对法律检索的观点,用照片寻找拍照地点,这一有意思的游戏,并不同于类似于网络博主的推断方法,而是折射出了独属于法律人技艺与方法。以及后来,在课堂查找湘江上的实时船只、寻找各国法律与判例等游戏,无一不论证着法律人检索技艺的可靠与独特。除此之外,法律检索实际是作为法律实证的前端。法律实证出去研究问题外,首要的是数据问题。而作为法律实证的前端口,法律检索无疑就是要从各种案例库中寻找最佳的数据。实际上,再去品味此次课程的安排,其实是涵盖了从“检索—案例—实证”的全过程。
三、再相逢,笑语依旧暖人心
历时15天的夏校画上句号,但与长沙、与湖南师范、与诸位老师和师兄师姐,已经在承诺下一次相逢。夏校的学员从五湖四海来,又将回到五湖四海去。2024年的夏天,在长沙、在湖南师范大学、在“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有同寝格外珍重友谊超凡师兄、家涛师兄、洲元师兄,也有同组格外照顾诸位师兄师姐。也许曾在午夜呓语仍然会想起曾在湘江边的畅饮,也会想起杨师兄的谦逊、行杰师兄与晔康师兄的幽默、美琪姐与孝利姐的温婉、赵艺的古灵精怪、慧琳姐和丽娟姐的清丽…… 我是最小的师弟,也是最受照顾的师弟。这段经历也即将成为记忆的珍珠,也曾暗暗决心尽早筹划再见面。
从岳麓山到湘江畔,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到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15天,曾与大家一起吃过31顿饭,加了32位师兄师姐的微信……言辞虽简,情谊无限。仍然会记得从东北吉林、黑龙江到西北西安、兰州的诸位,仍然会记得与诸君的初次相逢。
投稿|惠怀程
编辑|彭思楷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学习最新一期《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