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关节半脱位
——容易漏诊的颈椎病
定义:
指关节相应关节面间正常对合关系消失,表现为关节构成骨位置改变或距离增宽,常伴关节变形。
分类:
根据关节构成骨相对位置:半脱位(相应部位的部分关节面仍有对合)、全脱位(两关节面完全脱离)。
根据发病机制:先天性、创伤性(最常见)、习惯性及病理性。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功能丧失。
寰枢椎关节是颈椎和头颅的过渡部位,位于头颅底部。由颈椎的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相结合而成的关节。是高位脊髓及生命中枢所在之处。
功能:维持头部旋转。
病因
外伤性 | 最常见,如患者头部遭受到直接暴力打击或颈部遭受强力扭转 |
自发性 | 韧带未发育完全的儿童 |
先天性 | 由于先天性骨性外形异常,进而导致颈椎不稳诱发 |
病理性 | 神经纤维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局部组织充血,使关节脱钙,韧带松弛,出现斜颈、僵硬等现象) |
退行性 | 多见于成人,患者常有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工作史或生活史 |
代谢性疾病 | 某些代谢病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软化,继而引发颅底骨组织软化造成颅底压迹,影响椎体稳定而诱发该病 |
临床症状
➤旋转绞锁固定症:表现为颈部僵直、疼痛、明显的旋转活动受限。
➤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
➤脊神经受刺激症状:头痛、颈项强直、肌肉痉挛、压痛等。
➤颈髓受压症状: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
划线与测量
影像学表现
X线片:
张口位片:可显示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离不对称,齿状突偏移轴线,寰椎两侧块与枢椎椎体关节不对称或一侧关节间隙消失。
侧位片:可显示寰齿前间隙超过正常,判断前脱位程度。
寰齿前间隙(ADI):即寰椎前弓至齿状突的距离。正常成人不超过3mm,儿童不超过4mm。否则,即为改变。
3-5mm:轻度脱位
6-9mm:中度脱位
≥10mm:重度脱位
过曲/过伸位:更好观察颈椎在功能位上寰齿前间隙的变化。
CT:
可显示寰齿前间隙超过正常,诊断标准同X线片。可观察骨性椎管大小,间接推测颈髓受压情况。
根据影像学测定,可判断颈髓受压程度:寰齿前间隙4-6mm表示颈髓受压,超过10mm表示严重受压;椎管前后径为14-17mm时,可能受压,17mm以上,严重受压。
MRI:
可观察颈髓受压情况,为诊断提供更多影像信息。
病例分析(某儿童张口位X线片)
寰齿侧间隙:右侧>左侧
寰枢关节间隙:右侧<左侧
寰椎左侧块向前旋转
齿状突右侧偏移
寰枢椎关节半脱位(混合移位)
若无颈髓压迫症状,通过牵引、复位等方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若患者出现头晕症状,则可以遵照医嘱使用相关药物。
(温馨提示:身体如若不适,请及时就医,对症下药,以免延误病情,)
特别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