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推动“双带头人”队伍从“全面覆盖”向“全面提升”进阶,11月8日至15日我校举办“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
11月8日,行政楼第三会议室济济一堂,成都理工大学举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动员会暨开班第一讲,校党委书记刘清友出席会议并为参训学员主讲开班第一课,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一线党务工作者共63人参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兵主持。刘清友指出,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存进的“骨干力量”,是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领头雁”,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的“预备队”。刘清友要求“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讲政治,做政治明白人;带头履主责,做党建带头人;带头强业务,做发展领路人;带头讲奉献,做师生贴心人;带头守规矩,做作风正派人。他要求所有参训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基层党建与学校各项事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兵对做好此次专题培训提出具体工作安排,要求“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立足本位、提升能力,发挥头雁作用,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再上新台阶。刘清友作动员讲话和开班第一课
胡兵主持会议
11月11日上午,专题培训班校外开班仪式在美丽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会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余林徽向参训学员表示欢迎,介绍浙江大学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以及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安排。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校党校副校长高继国希望参训学员牢记学校党委嘱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助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本次培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在为期六天的校外培训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思想汇报、撰写心得体会等多学习形式,为参训学员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培训课程紧密结合“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实际,量身打造、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原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小年教授
《高校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和艺术》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党委书记、副院长
沈文华教授
《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
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学院发展》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代玉启教授
《初心如磐,百年大党的成功奥秘》
通过学习以上课程,参训学员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深入了解了国内顶尖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党建工作经验。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等,进一步引导参训学员围绕立德树人和“四为服务”,学习掌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进一步提高“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和一线党务工作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为进一步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参训学员去往多地交流学习。参训学员聆听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项淑芳的分享,交流党建工作优秀做法。
调研浙江大学党建馆,参观“红船精神主题展”、“浙江大学党建工作主题展”。
走访杭州未来科技城与“梦想小镇”互联网创业园区,了解高校智力支持深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路径。
学员们在交流中表示,支部党建工作要结合时代特点,立足对百年党史的学习,把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赓续奋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前进中坚持首创精神,遇挫折时坚持奋斗精神,在过程中坚持奉献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扛起“双一流”高校应有的家国担当。原浙江大学副校长
叶高翔教授
《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宣勇教授
《“双一流”战略中的大学学科建设》
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发展所向。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赋能参训学员在“一融双优”探索上深入实践,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同频共振,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积极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工作载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现场教学环节,参训学员先后走访“两山论”发源地安吉县以及“枫桥经验”所在地诸暨市。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安吉县,学员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村考察时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宣传片,参观绿色可持续乡村发展规划。通过循迹溯源地沉浸式学习,学员们深刻领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在诸暨市,学员们走进“枫桥经验”诞生地枫源镇,了解村情概况、基层治理经验及“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实践与发展等内容。“枫桥经验”的历久弥新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只有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为促进学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融合,本次培训课程设置了研讨交流环节。参训学员围绕“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新时代命题,从四个能力维度展开热烈讨论、众筹智慧。大家还围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等问题,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困惑和经验,积极为推动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结业仪式上,各小组分享此行学习收获,并将“‘双带头人’如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议题与学校“双一流”建设有机结合,进行了汇报与展示。参会学员一致认为,在最美的季节开启重要的充电补能之旅,到“两山论”发源地学习知识、激荡思想,到“新枫桥经验”诞生地启发智慧、探寻策略收获颇丰,一定要将所思所悟所得转化为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办法,不负学校新一届党委班子嘱托,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更大力量!结业仪式
学员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87个专业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以守正创新为根本,以融合发展为关键,以建强体系为路径,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党委还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系统培训为“双带头人”提能赋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图/文丨党委组织部
排版丨张茜然
编审 | 李彦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