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宫斗之:你敢举报我论文造假,我就把你变成精神病!

学术   2025-01-23 21:48   上海  


众所周知,近期因Tik Tok风波,中美网友在小红书疯狂对账。也因此,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美国学术界故事也被翻了出来。不论中美,科研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如果你发现同事学术不端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还是老板的亲信呢?悄悄举报?匿名举报?

怕不怕老板直接把你盖章成精神病患者

这就是发生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前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主席George Q Daley实验室的真实故事。


一切都源于实验室成员Clara Soria-Valles的学术造假行为。他曾是Daley的好朋友Carlos Lopez-Otin(曽被Nature撤回杰出导师奖,累计有9次撤稿)的学生。Soria-Valles为了获得荣誉和关注,不惜使用各种卑劣手段进行数据伪造: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尽管多篇论文因造假被撤回,但Daley却对这些不端行为视而不见。Soria-Valles依然是Daley的心腹,Daley还让实验室的其他人都配合其研究,别乱说话!


究其原因,Daley自己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存在数据问题,恐怕拔出萝卜真的会带出泥。

2008年,Daley实验室发表了关于使用逆转录病毒将人类体细胞重新编程为iPS细胞的文章。这项研究是 Daley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一般而言,内源性多能性基因激活后,iPS细胞的产生通常会导致含有重编程因子的整合逆转录病毒沉默。然而,Daley实验室报告的所有iPS细胞都有活跃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表明这些细胞没有完全重新编程。这与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报告的人类iPS细胞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该论文还存在图片重复使用等问题:


因此,Daley在学术造假上也是摘不干净的……所以对于实验室的学术不端问题,Daley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时,实验室的另一位正直的博士后“小白”站了出来。他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曾在Nature上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从iPS细胞中产生造血干细胞(血液学领域数十年来目标),对血液疾病的建模和人类血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正因为他的学术才华和正直立场,让他成为了实验室内部嫉妒与敌意的目标。从实验器材的失窃到研究的阻挠,小白在Daley实验室的工作犹如深陷泥潭。为了继续进行正常的研究工作,小白向Daley进行求助。然而作为大老板,Daley并没有插手去缓解实验室内部的竞争,反倒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小白的项目中来,使得实验室竞争更加激烈了,每天的气氛都是剑拔弩张的……



在努力数次向Daley寻求帮助无果后,小白在一次实验室会议上选择了公开指控Soria-Valles的造假行为。这一举动,却成为了他噩梦的开端。

在学术技能有多厉害举报技能就有多差的小白被Daley狠狠教育了一顿:要贤良淑德,不可以公开指责同事,对同事要慷慨,你搞得实验室不得安宁,还是去佛(医)寺(院)静静吧!

老板终究是老板,Daley便强行命令小白去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还给给小白介绍了两位精神科医生。

其中一位医生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DeMaso。Daley可是医学院的院长——DeMaso的大领导。Daley就这样勾结“医生”一起把小白定性成精神病患者:精神科医生认为小白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联合实验室的人力资源部门发给小白三个月的病假。此时,小白对于健康问题深信不疑,甚至还有一丝感动。

但与此同时,小白的奖学金被停了,这是他的唯一收入来源。
紧接着,在美的医疗保险也随之失效,还怎么看心理医生呢?
最后,小白的工作签证失效了,只能回国成为一名无业游民……

因此,小白只能睡在大街上或者收容所,和流浪汉无异……而且,他深深相信自己有精神类疾病,痛苦不堪。在此期间,Daley还会定期发邮件给小白,关心他的健康状况,何时能返回实验室等。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

也许是精神病专家突然良心发现,某天,医生向小白坦白,其实小白并没有精神类疾病,一切都是Daley安排的,甚至利用小白原生家庭缺失来编造病例,强行按头小白有严重精神疾病!

目的,就是为了把他赶出实验室!

小白怒火中烧,给Daley和实验室的同事群发邮件,揭露了这位老板是如何一步步把他塑造成精神病,然后再以健康状况为由将小白驱逐出实验室!


但就在群发完邮件的几小时后,小白收到了HR的正式解雇通知。

但与Daley这样的学阀对抗,无异于蚍蜉撼大树。

小白不甘心被冤屈,开始在各大论坛上揭露Daley的罪行,但面对强大的学术体系,他的呼声如孤掌难鸣。至今为止,小白基本不能在干细胞圈子里混了。目前为止,他已经申请了200多次职位,但很少会得到面试邀请,偶尔还会被辱骂不懂事,没规矩。

讽刺的是,原本的虚假精神诊断反而导致了小白精神上的真实困扰。最终小白出现了莫名焦虑、抑郁等症状。但提及举报学术不端一事,他坚称不后悔,目前仍旧坚持揭露事情始末,但收效甚微……

这场闹剧最后以小白的解雇、事业受阻而告终。或许小白在一开始就直接选择离开Daley实验室,走另一条举报之路,这个故事的结局就会被改写。但如果没有如果。

这不是一篇结束的故事,而是学术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开端。学术不端无异于盗走人类进步的希望,当权力和利益侵袭,我们更需那些愿为真理而站直腰杆的人们。

假如我们面临同样的情况,又会如何选择?这不仅仅是对个人道德的拷问,更是对整个学术体系的信任考验。前段时间Retraction Watch全球招募打假猎人对于全球学术不端现状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最多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目前的科研环境中,如何更好保护举报者的安全,鼓励更多的学术净化行动,是科研制度亟待完善的一环。只有这样一个个小白的勇敢就不再是一场孤独的战役,而将成为正义的胜利之光。
基金申请国自然指导添加张老师咨询:




生物医学科研之家
医药加旗下订阅号,致力于提高中国生物医药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医药加网络课堂与视频号做技术分享,再通过实操学习班做科研培训!医药加通过20多门课程已经培训出上万学员,上百位国自然小同行评审专家,为广大学员,做一对一评审与修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