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10月是全国“敬老月”,今年的10月11日是重阳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老年人罹患慢性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一项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研究显示,近七成的受访者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其中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比高达43.6%。
多重用药是指同时服用5种及以上药物。
当药物达到或超过5种时,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会增加到54%;若同时服用8种以上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可高达100%。
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会增加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跌倒以及机体功能下降的风险,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慢性病的治疗并不像急性疾病那样经过对症及对因治疗症状好转即可停药。慢性病用药是需要长期使用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行,防止疾病进展或是预防复发。
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常会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预防血栓形成堵住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导致梗死。如果患者因为觉得“胸不闷了,头也不晕了,没必要吃了”擅自停药,会大大增加疾病复发风险。
老年患者正确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用药目的,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因不重视或错误认识而擅自停药带来的疾病复发或加重风险。
同时,也不能盲目听信街坊邻居或亲朋好友的“病友宝贵经验”擅自用药,不轻信民间偏方、秘方,不乱用保健品,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患者在多重用药的情况下,常会遇到漏服药物或重复服药的问题,比如忘记吃药以及误以为自己没吃过而再次服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荐的方法是制作一个每日用药时间表,并将其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来安排服药时间。此外,还可以采用“闹钟加药盒”的组合方式来提醒服药。家属也应该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一起规划用药时间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还应定期检查药盒,以确保老年患者能够按时且按量服药。
有的药物或因为药物本身的特性,或因为所治疗疾病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用药既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又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例如,正常情况下,一天血压波动会在早晨达到高峰,夜间达到最低,所以长效降压药通常是建议早起测量完血压后就服用,但一部分血压波动不规律的患者,则需要根据血压的峰值时间调整用药时间,以实现平稳降压。
有的特殊剂型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其优势,如被做成“肠溶片”或“肠溶胶囊”等剂型的药物通常需要在空腹时或者在饭前半小时整粒服用,以保证药物尽快到达肠道释放,减少在胃内滞留时间。服药时应该整粒吞服,嚼服会破坏药物仅在肠道溶解释放的效果,还可能会增加胃损伤的风险。
声明丨本公众号旨在分享信息、交流与学习健康知识,不用作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