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海社科院一楼咖啡厅内,中外媒体学术沙龙“机遇中国”系列第三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沙龙吸引来自复旦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围绕“机遇中国·进博会视角”主题,对进博会的机遇与挑战、绿色金融、跨境数据流动及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之路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首先围绕“面向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之路”这一主题展开了阐述。他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正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支持这一过程。李志青介绍了中国在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他强调,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之一,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立法、政策工具和市场结构创新等手段,正努力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李志青还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的对接和互认,提高中国绿色金融产品的国际认可度。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
上海航运中心建设
成绩、不足与进出口展望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婕姝随后以“上海海运中心建设的成绩、不足与进出口展望”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回顾了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包括连续14年排名全球第一的集装箱吞吐量、丰富的航运产业链和完善的航运服务业等。然而,张婕姝也指出了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如硬件资源短缺、服务业国际化程度不足、产业联动性弱等。她认为,未来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应高度重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附加值;同时,应积极应对进出口货物结构的变化,推动航运业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迈进。张婕姝还表示,进博会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遇,有助于推动航运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高标准经贸规则与跨境数据流动
推动数字贸易新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彭羽就“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与跨境数据流动”发表演讲。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国际贸易方式,跨境数据流动成为推动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彭羽介绍了当前国际上高标准经贸协定中跨境数据流动条款的情况,特别提到了中国正在申请加入的CPTPP和DEPA。他认为,自贸试验区作为对接高标准经贸协定的主要承载区,已经在跨境数据流动政策试点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场景化数据跨境一般数据清单和北京自贸试验区的数据处理负面清单模式。彭羽建议,未来应加快推动不同行业和场景的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探索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互认机制,并进一步简化数据出境的备案程序。
进博会平台效应
助力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李健最后以“发挥进博会平台效应,助力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进博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其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于促进技术交流、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李健提到,进博会通过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设立新材料专区、创新孵化专区等,进一步推动了重点产业的发展。此外,进博会还促进了全球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交流,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互动环节,媒体记者们纷纷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向专家们提问。针对特斯拉FSD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彭羽表示国家层面非常支持无人驾驶产业发展,但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仍需谨慎处理以确保数据安全;针对进博会对中国经济内需的促进作用,李健认为进博会已从关注消费升级转向生产服务升级,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其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作用;针对绿色金融标准对接问题,李志青建议通过进博会等平台加强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的沟通和互认;针对航运安全问题,张婕姝强调了提升港口韧性和多种运输方式协同的重要性。
本次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对进博会机遇、绿色金融、跨境数据流动及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等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曹博文
编辑 | 顾莹颖